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那种旧时的磨刀记忆,不再有了,或者淡了滋味。

现在,偶尔也会看到磨刀人。他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换了骑行装备,也提升了磨刀硬件,改变了以前的那种传统形象。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蓟州区官庄镇贾各庄村的张德祥老人就是与时俱进的磨刀人,从农村的吆喝到现在各单位、饭店的预约,一直默默坚守着这门老手艺。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张德祥老人今年七十八了,身体硬朗。以前以养蜂为生,养蜂手艺传给儿子后,自己拾掇起磨刀手艺,开始了晚年的磨刀生涯。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张师傅从事磨刀手艺十多年了,凭着自己高超手艺和做事不对付的态度,受到很多人的信任,业务户达到20多家。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饭店、单位餐厅磨刀的多。”张师傅说,现在磨一把菜刀5元钱,磨一把剪子3元钱,即使每天生意不断,也干不了多少活,最多的时候,一天也不过七八十块钱。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张师傅也印制了自己的名片,上面不仅印制了自己的名字、地址及电话,还有一句响当当的服务承诺:磨的快,应剃头!可见张老的技艺有多高超!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每到一个预约地方,老人就打开他的现代化吆喝工具——扬声器小喇叭,磨菜刀,磨剪刀,买好菜刀。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有时,老人还会自己嚷两嗓子——磨剪子,戗菜刀。那种沧桑的吆喝声,让很多人找回了上个世纪的磨刀匠人的味道。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张师傅现在的坐骑是一辆电动三轮,三轮车厢放着他的家什,三个箱子,四块磨刀石,一条长板凳,还有一个比较现代化的手摇砂轮,箱子里就是其他一些用得着的小物件。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老人磨刀从不对付,一个手摇砂轮,四块磨刀石,是他磨刀的必用工具,一件需要磨的刀,往往需要手摇砂轮开刃,四道磨刀石细磨。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据张师傅讲,这个手摇砂轮相当于过去的戗子。戗子是一种磨刀工具,一般由坚硬的刚铁制作,如木匠的刨子,主要用处是去除刀剪上的铁锈,便于容易磨出锋利的刃口。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经过砂轮打磨出刃口,还需要分别用四块磨刀石细磨。糙石磨完了,再用细一些的磨,第三细的磨完了,最后用最细磨刀石打磨,用抹布擦拭后,光亮如新,刃口更加锋利。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最让人称道的是,张师傅把光亮锋利的菜刀放到了头上,眨眼功夫,那磨过的菜刀竟然真的剃下了一撮花白头发。艺高人胆大!果然名不妄说,跟名片上的承诺“磨的快,应剃头”一样!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我们不得不佩服张师傅的手艺!我们也看到了蓟州老匠人们的传承精神和高超的技艺!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无论工作和生活,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诚信无欺的蓟州匠人精神,把他们的那种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据丁连举先生的

﹋蓟县民俗录﹏

记载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磨剪子菜刀的师傅,每天要肩扛着1个板凳,板凳一头上固定有一块磨刀石,1个装有破布头、抢子的布袋,板凳上还拴有1个小水桶、水桶内装有1个沾水用的小布刷。板凳长米余,宽约15厘米,高50厘米。磨刀师傅进村后,要沿街吆喝来招揽客户磨剪子菜刀。家庭妇女听到大街上来了磨刀师傅,有的就带着剪刀或菜刀到大街上请这位师傅磨一磨。一般和磨刀师傅讲好价钱后,磨刀师傅接过剪刀或菜刀,先用抢子抢一抢刀刃上的铁锈,使刃的两侧显得明光瓦亮,这就先给顾客一个好印象。磨刀师傅用小水桶内的小刷子,把小桶内的水往磨刀石上涂抹,就开始在磨刀石上磨刀了。磨过一阵之后,如果磨的是剪刀,师傅就从布袋取出1条破布,用剪刀剪一剪看看快不快;如果是菜刀,就用手指肚往刀刃上轻轻擦拭看刀刃是否锋利。总之是达到客户满意为止。其吆喝声为: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蓟州70岁磨刀老人,应诺:磨的快,可剃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