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如何不失掉紅色

紅色旅遊,如何不失掉紅色

戴佳 徐日丹

紅色旅遊,如何不失掉紅色

作為一種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宗旨的旅遊產品,應該圍繞紅色主題,營造氛圍、深化體驗、寓教於遊,要警惕娛樂化,更要反對低俗化傾向

紅色,是中國的顏色,象徵革命。井岡山、延安、西柏坡……是紅色基因的發源地和成長地,也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嚮往的革命聖地。正因此,紅色基因孕育的紅色旅遊也承載著傳承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大使命。

然而,近年來,紅色旅遊在蓬勃發展中,也因少數有損革命聖地的低俗、惡俗、庸俗現象令其失色。如何突出紅色,堅守紅色,永葆紅色旅遊的底色,發揮紅色價值,是紅色旅遊發展理應正視的問題。

1.盲目經營跑偏變味兒

早在2004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紅色旅遊的定義——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誌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蹟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遊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

此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相繼出臺了兩期規劃,其中最近的一期《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將紅色旅遊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以及紅色旅遊的文化內涵作為規劃重點。

今年3月22日,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再次針對紅色旅遊明確指示,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發展紅色旅遊,積極開發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等研學旅遊產品。

《2018年全國旅遊工作報告》顯示,近三年來,全國紅色旅遊接待遊客累計達34.78億人次,綜合收入達9295億元。我國目前有121處革命舊址和紀念館被納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281處革命舊址和紀念館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眼下,紅色旅遊在各地煥發出勃勃生機,紅色旅遊蒸蒸日上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廣闊前景令人振奮。然而個別景點疏於管理、盲目經營,使紅色旅遊跑偏變味兒。

今年初,有遊客換上漢奸或是偽軍服裝在河北冉莊地道戰遺址嬉笑拍照的新聞引起軒然大波。作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青少年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道戰遺址景區此種經營狀況令人痛心,革命遺址得不到有效保護、革命精神遭到戲謔玷汙,這與紅色旅遊的發展初衷背道而馳。

不僅如此,遺址保護區道路兩邊擺滿了各種賣工藝品、玩具、紀念章和砸金蛋、兜售小吃的攤點,甚至有算命的攤位。記者瞭解到,這種過度商業化的紅色景區在全國各地也是屢見不鮮。還有一些景區為變“紅”,搶革命人物、爭歷史事蹟,甚至對領袖和革命人物作過分神話和迷信的處理,一些講解員為製造噱頭渲染野史秘聞、自編搞笑段子,對遊客尤其是青少年遊客易產生價值觀誤導。

原國家旅遊局規劃專家王興斌指出,紅色旅遊中低俗、庸俗和惡俗現象主要包括:有的“景區”移花接木虛造歷史場景、建築和器物;有的做成不倫不類的遊樂園;有的講解詞不實;有的紀念館越建越氣派,紀念碑越建越高;有的壟斷和強行兜售高價花圈、花籃牟利;有的借吃“憶苦飯”提供價實不符的飲食等。

2.不能失去紅色旅遊的底色

與過度商業化相比,紅色旅遊最令人擔憂的還是教育內容的庸俗化。值得欣慰的是,7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以中辦、國辦名義印發的專門針對革命文物的中央政策文件。《意見》明確提出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主要任務之一是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強調堅持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著力策劃打造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精品,做到見人見物見精神。

“要力戒紅色旅遊中的低俗、庸俗、惡俗現象,寓教於遊,讓遊客通過參加紅色旅遊真正感受革命歷史文化,領略革命歷史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在7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意見》出臺有關問題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饒權嚴正表示。

饒權特別指出,要提高紅色旅遊發展的質量,依託革命文物資源,推出更多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旅行、體驗旅遊、休閒旅遊項目,豐富紅色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提升紅色旅遊的服務質量。

“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這些革命文物,對於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具有重要意義。”饒權強調。

其實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將臺堡三軍會師紀念館時就曾指出,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一定不要追求高大全,搞得很洋氣、很現代化,花很多錢,那就不是革命傳統了,革命傳統就變味了。可以通過傳統教育帶動旅遊業,但不能失去紅色旅遊的底色。只有體會到革命年代的艱苦,才能使人們真正受到教育。

那麼,如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確保紅色旅遊不失去底色呢?

王興斌認為,作為一種以愛國主義與革命傳統教育為宗旨的旅遊產品,紅色旅遊應該圍繞紅色主題,營造氛圍、深化體驗、寓教於遊,切不可隨意用“產業化”“市場化”削弱了文化主題和公益性質。如果把紅色旅遊市場化、產業化了,它就變了味、變了質,背離了開展紅色旅遊的“初心”,失去了開展紅色旅遊的意義。

3.增強體驗感讓紅色直指內心

目前,我國的紅色旅遊已成為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團工會組織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那麼,如何讓紅色旅遊自身涉及到的歷史故事以及革命先烈的事蹟深入到每個遊客的內心,真正實現紅色旅遊發展的初衷呢?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紅色旅遊產品要注重加強遊客的現場體驗感和時代感。但如何用遊客聽得懂的語言來講述革命故事,這方面做得還不夠。

在年輕人、移動互聯網和文化創意日漸成為社會生活主流的今天,“紅色旅遊+影視+鄉村旅遊”“研學旅遊”模式帶動了紅色文化傳播。戴斌指出,要用年輕人聽得懂也願意聽的語言,在新時期講述好紅色故事,通過細緻、真實、鮮活的言行去打動人心,強化歷史文化的認同,讓廣大青少年有獲得感,形成民眾價值共識和情感認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中國旅遊改革發展諮詢委員會副秘書長厲新建則表示,紅色精神的傳承與教育必須藉由紅色經典來實現。但面向消費者,如果依然停留在“看”和“講”的層面,依託在紅色建築前駐足觀光、聽導遊講解的方式顯然是不夠的。紅色旅遊需要警惕娛樂化的傾向,更要反對低俗化的現象。但紅色旅遊的藝術化則是應該大力提倡的,規模適度的紅色旅遊演藝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國家記憶一定要轉換成老百姓的感受,這樣,先烈們高貴的靈魂才有融入老百姓生活的可能。”厲新建認為,應該用當代方式創新性地闡釋歷史、表達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比如把VR、AR等現代科技融入到對紅色故事的講解中,讓遊客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革命先烈的艱難困苦與英勇無畏,讓紅色歷史成為“可以穿越的歷史”與“可以透視的故事”。只有這樣,普通遊客才能真正融入紅色經典中去,實現有現代感的紅色旅遊。

饒權也強調,要加強革命文物創意產品的開發,將革命文物展示開發利用納入“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的支持範圍,鼓勵支持文化文物單位和社會力量參與革命文物創意產品的開發。要讓這些創意產品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4.讓監測體系為紅色旅遊護航

英雄烈士陵園、紀念館也是各地紅色旅遊的重要景區。今年5月1日生效的《英雄烈士保護法》,其中特別強調對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和管理,各地也出臺了相應的條令條例來加強紅色文化遺存的保護。

《英雄烈士保護法》第27條指出,在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範圍內從事有損紀念英雄烈士環境和氛圍的活動的,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應當及時勸阻;不聽勸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英雄烈士保護工作的部門、文物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規定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第28條特別提出,被侵佔、破壞、汙損的紀念設施屬於文物保護單位的,依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處罰。

《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3個多月來,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和司法機關迅速行動起來,嚴格貫徹落實法律。

海南省萬寧市革命烈士陵園由於管理不力,園區內長期存在賭博等違法行為,還存在噪音擾民、從事與瞻仰烈士無關的廣場舞等娛樂活動,有損烈士陵園內莊嚴、肅穆的氛圍,萬寧市檢察機關分別向當地民政局、文體局和公安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三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進行整改。萬寧市公安局對園區內非法賭博行為進行了打擊,對一名非法賭博人員進行了行政拘留處罰。

6月,重慶市秀山縣檢察院發現當地英雄烈士保護設施“紅軍洞”附近雜草叢生,已不能正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遂向當地文化委員會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進行修繕維護,保護英雄烈士紀念設施莊嚴肅穆。

記者發現,不僅在重慶,湖北宜城市、貴州遵義匯川區、河北安平縣等地檢察機關也針對烈士陵園的不規範管理,紛紛發出了英烈設施保護檢察建議。然而,目前法律的貫徹落實僅僅停留在英烈設施的保護上還遠遠不夠。

如何監督各地大小景區真正發揮紅色旅遊應有之義?受訪專家一致表示,要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和行業標準等手段,完善紅色旅遊行業管理。要通過實施國家旅遊質量等級標準和制定出臺紅色旅遊示範景區標準,完善紅色旅遊景區功能。要加強對博物館、紀念館解說詞、導遊詞的審核把關。要加強紅色旅遊市場監管,通過明察暗訪、聯合執法等手段,規範紅色旅遊發展秩序。

厲新建提出,要建設好紅色旅遊的監測網絡體系。比如三期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中涉及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的動態發展情況如何?有哪些紅色旅遊發展的先進典型、創新發展模式值得關注、可供借鑑?在紅色旅遊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哪些突出的問題和現象需要重視?這些都需要通過紅色旅遊的監測網絡建設來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及時總結、及時推廣。

文字:本報全媒體記者戴佳 徐日丹

圖片製作:陳思理

轉自:檢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