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擬實施新政:小學、初中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教育部擬實施新政:小學、初中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18年8月21日。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通過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自動傳真(010-66096150)、郵遞信件(北京100816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體育與衛生教育處)等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率居世界首位,小學生近視比例為45.7%,初中生近視比例為74.4%,高中生近視比例為83.3%,大學生近視比例則高達87.7%。除了先天因素外,近視低齡化且高發,主要是日常用眼不良習慣導致的,比較突出的就是電子產品的過早大量使用等。

《意見》指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意見》針對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學生以及有關部門等不同主體,給出辦法和行動措施,並提出要加強考核,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嚴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意見》還提出,建立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制度,評議考核辦法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總局制訂,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核實各地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的基礎上,從2019年起,每年開展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結果向社會公佈。

家庭層面,0—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應當重視孩子早期視力保護。增加戶外活動和鍛鍊,使其每天接觸自然光的時間達60分鐘以上,鼓勵支持孩子參加體育冬夏令營等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成終身鍛鍊習慣;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

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避免孩子學習和娛樂活動過多使用電子產品;配合學校切實減輕孩子負擔,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課外培訓,杜絕盲目參加培訓;避免不良用眼行為,不讓孩子在走路時、吃飯時、床上、晃動的車廂內、光線闇弱或陽光直射下看書或電子產品;保障孩子睡眠時間,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讓孩子多吃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有益於視力健康的營養膳食;注意關注孩子視力異常的跡象,及時帶其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

教育部擬實施新政:小學、初中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教育部擬實施新政:小學、初中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學校層面,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加強考試管理,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加快消除“大班額”現象;堅持眼保健操等護眼措施;強化戶外體育鍛煉;控制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得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定期開展視力監測;加強視力健康管理;重視生活和遊戲對3—6歲兒童成長的價值,嚴禁“小學化”教學。

《意見》還指出,教育部要加快修訂《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成立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要全面加強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監測網絡、數據收集與信息化建設;體育總局要積極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開展各類兒童青少年體育活動,持續推動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向兒童青少年開放。

據瞭解,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還發布了《近視防治指南》,倡導從幼兒園開始,每天戶外活動最好為兩小時,不能低於一小時。建議幼兒園定期檢查視力,建立兒童眼屈光發育檔案,分檔管理並制定相應干預措施。今年,我國將擴大兒童青少年近視監測範圍,開展專項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