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攻略|如何讓營銷員對銷售保險「上癮」?可從這六個方面著手

营销攻略|如何让营销员对销售保险“上瘾”?可从这六个方面着手

遊戲設計者從六個方面著手,使大多數人一旦玩上就欲罷不能,它們是:誘人的目標;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毫不費力的進步;逐漸升級的挑戰;未完成的緊張感;令人痴迷的互動。如果把這六點用於保險營銷,是不是也能出現神奇的效果,讓營銷員們對銷售保險“上癮”呢?

如果說,有一種讓賣保險上癮的方法,你相信嗎?方法是這樣的:

ying

xiao

gong

lve

設定一個由無數小目標累積而成的誘人的大目標;對營銷員的進步設置一套使其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讓他們總是覺得每一次的進步都毫不費力;讓他們感受到逐漸升級的挑戰帶來的快樂;給他們製造未完成任務的緊張感;構建一個讓他們對銷售保險痴迷的社會互動環境。

近半數人至少有一種“行為上癮”:無時無刻盯著手機,不斷刷朋友圈,通宵追看電視劇集,沒日沒夜打遊戲,頻繁查看郵件,用太多時間工作……而那些生產和設計高科技產品的人,卻彷彿遵守著毒品交易的頭號規則——自己絕不能上癮。這是因為,上癮行為帶來短期的快樂,卻會破壞長期的幸福。這是亞當·奧爾特所著心理學書籍《欲罷不能》的觀點。

奧爾特認為,遊戲設計者從六個方面著手,使大多數人一旦玩上就欲罷不能,它們是:誘人的目標;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毫不費力的進步;逐漸升級的挑戰;未完成的緊張感;令人痴迷的互動。

如果把這六點用在其它領域,比如保險營銷,是不是也能出現神奇的效果,讓營銷員們對銷售保險“上癮”呢?

保險營銷極富挑戰性,培養一名優秀的營銷員或者建立一支優秀的銷售團隊十分不易,我們來探討一下將《欲罷不能》一書介紹的機理,運用到保險營銷之中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效果呢。

誘人的目標

如果你想驅使人們採取行動,就要把宏大的目標切割成便於管理的小目標,人受進步感的帶動,會去努力完成一個接一個的小目標,因為小目標更容易察覺。我們一般會認為,一群人跑馬拉松不同時間點完成全程的時間是平滑的,但是結果並非如此,在某個整點數時的完成人數最多,比如3:00、3:30、4:00,然後是斷涯般的減少。這是因為有經驗的選手都帶著計時器,他們的目標就是卡著這些點完成比賽,同時他們會把全程分為很多的小段,確定每一段應該花多少時間,而且他們通常都能成功。

一個明確的目標會喚起人們的夢想,對目標的追求是人類的一種本能,為了目標往往會忘記了自己的實力。保險營銷工作中,在營銷員入職進入新人班的時候,就要把目標的建立作為課程的重要內容,不斷強化他們的目標。建立大目標之後,要將它分解成無數的小目標,比如每月收入達到多少、什麼時候轉正、什麼時候當主管、每年為多少個家庭送去保障……目標要一步一步去實現,只要在前進,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保險營銷團隊一定不能低估了目標的力量,相反要把夢想這粒種子根植在營銷員心中,不斷澆水培育,讓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

奧爾特說,一篇沒有“贊”的帖子,讓人暗暗難受,要麼你沒有足夠的好友,要麼好友對你的帖子不以為然。點贊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為主宰文化的第一代數字毒品。遊戲設計者會悄悄地讓你產生錯覺:“輸了卻認為是贏了”“對虛擬比現實更加入迷”“這不是輸,差一點就贏了”。人們對於一些積極的反饋,根本無法抗拒。

當你簽了單、當你晉升、當你受到表彰、當你達成目標等等,團隊成員要給予正面積極的“點贊”——意思是我看到你的成長,我很佩服你,你是我學習的榜樣。當事人會從大家的反饋中感受到倍受關注,他的行動是團隊共同認可的,他覺得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推動他前行,不可抗拒。營銷團隊要搭建這類接受信息反饋的平臺,比如早夕會、表彰會、總結會、微信群等等,把團隊成員的點點滴滴進步都“召告天下”,讓他們在正面的反饋信息中欲罷不能。

毫不費力的進步

奧爾特和他的兩位同事一起做了一個實驗。他們邀請一群成年人到實驗室裡玩飛鏢。這些人此前從未玩過。告訴他們我們會計分,但為了公平起見,你們可以先練習練習。有一半人站得離鏢盤很近,可以說是保證成功;另一伴站得遠,投上鏢盤的也很少。後來我們問他們喜不喜歡玩飛鏢,還想不想再玩,“運氣好”的都滿懷憧憬地想繼續玩,“不走運”的情緒低落,覺得可有可無。

對於初入職場的保險營銷員,我們一定要讓他們快速獲得一種毫不費力的進步感——“新手運”。這種感覺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是能力提升。首先,我們要不斷地肯定他已經獲得了進步,這是運用心理學“正向檢驗”的結果,這個原理告訴我們,只要你說他進步了,他就會在你的先發影響力的引導下在大腦中檢索自己“我取得了哪些進步?”用自己認為進步的地方去證明別人說的話——哦,我真的進步了。當然,如果你說他倒退了,他也會找出事例來映證。其次,在一些容易進步的項目上讓他進步,比如演講水平的提高,不少人不會演講的原因是沒有上臺的機會,只要上臺就非常緊張,如果給他經常上臺的機會,消除上臺的緊張感,那他的演講水平馬上就會提高,他會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成長。這種成長他並沒有付出多少,只要讓他多上臺就行。

第二是收入提升。入職之前要對他們過去的收入做個瞭解,入職以後從緣故客戶著手,主管陪訪或產品說明會進行促成,連續幾個月的高收入讓他們覺得銷售保單太容易了。毫不費力的成長,會增加大家對行業的信心。

給予逐漸升級的挑戰

心理學家做了一個電擊試驗,證明人們寧肯忍受電擊帶來的不快,也不願意靜靜地坐著想些愉快的事,寧可用適度的艱辛來打破溫和的愉悅。所有人都需要損失、困苦和挑戰,因為沒法有了它們,每一輪新勝利帶來的戰慄感會逐漸消失。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會把寶貴的空閒時間拿來做困難的填字遊戲、攀登危險山峰的原因——因為挑戰事業的艱辛遠比知道自己鐵定會成功更吸引人。這種艱辛感是許多上癮體驗的必要成分。

前面講過,要給保險營銷人員先設定一個十分誘人的大目標,再逐步分解為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在這裡,短期目標尤其重要,每一個短期目標就像一個臺階,臺階與臺階之間彼此連接,不斷向上。每登上一個臺階,讓營銷員隨時感受到升級的快感。短期目標設置不能太高也不可太低,需在“心流”這個適度的區域內。匈牙利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認為,如果挑戰太難人會感到焦慮,如果太簡單又會覺得無聊,如果處於二者之間的“心流”區,人就會沉浸於深切的喜悅或興奮之中,這種罕見的持久幸福感,似乎只有在人的能力恰好夠克服挑戰的時候才能可靠地出現。

營造未完成帶來的緊張感

1927年,心理學家蔡加尼克做了一系列有關記憶的實驗:他給參加實驗的每個人佈置了20個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比如做手工造箱子、將一些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珠子按一定模式用線串起來、完成拼板、演算數學題,等等。完成這些任務所需的時間是大致相等的。其中一半的任務能順利地完成,而另一半任務在進行的中途會被打斷,要求被試者停下來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實驗結束的時候,要求他們每個人回憶所做過的事情。結果十分有趣,在被回憶起來的任務中,有68%是被中止而未完成的任務,而已完成的任務只佔32%。這種對未完成工作的記憶優於對已完成工作的記憶現象,被稱為“蔡加尼克效應”。他總結認為,受試者著手執行任務要求的操作時,內心發出了完成該任務的準需求。這類似出現了一套傾向於實現解決的緊張系統,完成任務即緊張解除,否則內心焦慮不得安寧。

如果給保險營銷員製造這樣的焦慮,讓他們跟著我們幫他們設定的目標永遠追求,沒有止境,那麼他們便會在這樣的“緊張感”中,追求一個又一個的新目標。比如,之前筆者供職過的一家公司的“星級俱樂部制度”就是這樣的:營銷人員任何一個月達到6000元業績,就成為星級俱樂部成員,授予“一星級營銷員”稱號,連續第二個月達成授予“二星級營銷員”……依此類推,且中間不能間斷,否則全部歸零,達到一定的級別給予物質獎勵或榮譽表彰。這個方案的優點是起點不高,任何一個月達到即可授予稱號,但當連續了幾個月之後就不容易停止,因為只要任意一個月沒有達到,前面累積的成果將毀於一旦,所以他們會為在這樣的緊張感下不斷連續自己的星級。

如果想驅使人們行動,要把宏大的目標切割成便於管理的具體小目標。人會受進步感的帶動,看到自己不斷地進步而得到心靈的愉悅。

人們對目標還有一個社會比較原則,他們會不斷地比較自己和他人擁有些什麼,得出的好與差的結論取決於與對方的比較,而不是絕對值的大小。當你是五星級會員時,你的夥伴們大多隻有兩三級時,就覺得自己很棒;可如果你的朋友大多超過了你,那麼你就會失望。

令人痴迷的社會互動

安迪.多恩是位神經學家,他說讓人上癮的遊戲具備三個關鍵組成部分:一是沉浸式體驗,即置身遊戲當中的感覺。二是成就,即大展宏圖的感覺。三是最重要的一點,有社交元素。我們看看保險營銷體系可否設計來滿足這三點要求?首先,保險銷售本身就是親身實踐,不存在遊戲那種虛擬空間,不需要再刻意設計。其次,對營銷員取得的任何成就和進步,及時給予“點贊”,讓他感到團隊對他的認可,可以是微信群、早夕會、表彰會、單獨溝通等等。再次,銷售行為本身就包含了社交元素,而且它社交的範圍、時間、頻率均高於大多數行業。

保險營銷是一份職業,行為科學的發展必然帶動保險營銷的進步。銷售保險怎麼能上癮呢?這些心理學的觀點,著實能給保險營銷管理者帶來一些啟示,幫助優化和完善營銷管理體系。讓更多的人關心保險營銷,在價值轉型時代讓保險營銷升級。

作者 代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