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各單元分課知識點歸納總複習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各單元分課知識點歸納總複習

生字:弄清讀音與字形

一、讀音細分類

平舌音:蓑suō醉zuì

翹舌音:棹zhào氈zhān蚱zhà澄chénɡ汁zhī遮zhē鋤chú傻shǎ痴chī

前鼻音:氈zhān啃kěn患huàn

後鼻音:嗡wēnɡ櫻yīnɡ蚌bànɡ澄chénɡ窘jiǒnɡ妨fǎnɡ

零聲母:媼ǎo襖ǎo

整體認讀:櫻yīnɡ痴chī

二、字形記得牢

澄:右上部的順是橫撇、點、再寫兩撇,捺;

卸:9畫,第7筆是“提”;

傻:右上部分裡面是“×”不是“夕”。

三、多音字分得清

jué咀嚼──jiáo嚼爛xìnɡ高興──xīnɡ興奮bànɡ蚌殼──bènɡ蚌埠

jì繫鞋帶──jì關係bāo剝蓮蓬──bō剝削huǎnɡ明晃晃──huànɡ晃動

yuè清平樂──lè快樂zuān鑽研──zuàn鑽石wú亡賴──wǎnɡ死亡

pū鋪路──pù當鋪chénɡ澄清──dènɡ澄沙

四、形近字看仔細

蓑(蓑衣)──衰(衰老)遮(遮擋)──蔗(甘蔗)醉(醉漢)──醒(覺醒)

媚(嫵媚)──眉(眉毛)鋤(鋤頭)──助(幫助)氈(氈帽)──沾(沾染)

卸(裝卸)──御(抵禦)嚼(咀嚼)──爵(爵位)妨(妨礙)──訪(訪問)

漠(沙漠)──寞(寂寞)襖(夾襖)──妖(妖嬈)袍(長袍)──泡(燈泡)

禍(禍害)──鍋(鐵鍋)淘(淘氣)──陶(陶器)絞(絞殺)──狡(狡猾)

愧(愧疚)──槐(槐樹)瓢(瓢蟲)──飄(飄動)篷(帳篷)──蓬(蓮蓬)

詞語:注意讀寫與運用

一、詞語會理解

天賦:自然具備,生來就有。

進化:生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演變。

眉目:事情的頭緒。

困窘:形容為難;感到難辦。課文指我面對老師的誤解和同學的嘲笑,不知道怎麼辦好。

情不自禁:感情激動,控制不住自己。禁:控制。

一本正經: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隨心所欲:指隨著自己的心意,想怎樣就怎樣。

絞盡腦汁:形容費盡心思。

二、詞語會運用

絞盡腦汁──這道數學題太難了,我絞盡腦汁都沒有做出來。

隨心所欲──任何人都不能隨心所欲地做事,在班規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情不自禁──看著中國隊奪得了冠軍,我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一本正經──期中成績公佈後,我問朋友:“你的成績如何?”他一本正經地說:“對不起!無可奉告!”這傢伙,居然還吊我胃口!

三、詞語巧辨析

1.近義詞是朋友。

侵犯──侵害 情趣──情調 清脆──悅耳 重臨──重來

想念──惦念 寂寞──孤寂 存心──故意 喧鬧──喧譁

閃爍──閃耀 驅逐──驅除 商量──商討 汲取──吸取

天賦──天性 輕盈──輕巧 懲罰──處罰 迷戀──痴迷

絞盡腦汁──費盡心機 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一動不動──紋絲不動

2.反義詞是對手。

侵犯──保衛 幼稚──老練 清脆──沙啞 明亮──黑暗

整齊──雜亂 輕鬆──沉重 漂亮──醜陋 承認──否認

獨立──依賴 澄澈──渾濁 淘氣──老實 輕盈──笨拙

隨心所欲──任人擺佈 一本正經──油嘴滑舌 情不自禁──無動於衷

句段:品味含義與特點

一、佳句品其味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品讀: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一個“弄”字,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寬闊無邊的草場為牧童的出場提供了場景,悠揚悅耳的笛聲,烘托出牧童勞作後輕鬆閒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人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品讀: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詩人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讚賞有加。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品讀: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裡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最小的孩子在溪邊趴著剝蓮蓬玩耍。詩人著力於“小兒”的描繪,“溪頭臥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最喜”表達了他對小兒的喜愛之情,這喜愛之情緣於小兒的可掬憨態:在溪頭趴著,悠閒地剝著蓮蓬,何等的調皮,何等的自在啊!

4.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

品讀:暑去寒來,駱駝隊來了又走了,走了又來了,童年也在這歲月的流逝中遠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這句話清晰地傳達出作者對童年的眷戀,我們彷彿能聽見她輕輕的嘆息,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嘆。

5.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

品讀:作者童年那段日子顯然永遠留在她的記憶中,讓她懷念不已,讓她回味不已。在回憶中,發現童年的一切,並沒有走遠,駱駝隊彷彿就在眼前,駝鈴聲彷彿也響在耳邊,童年的一切,又在心頭出現。

二、修辭一點通

1.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品讀:看得多細呀,看它們的臉,看它們的牙,看它們的態度;看得多入神啊,看著看著,自己的牙齒都動起來。這個排比句寫出了孩子的真實想法,活現出了孩子好奇的表情,天真的神態。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品讀:這句話巧用了雙關手法,一方面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另一方面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人相提並論,這真是能安慰自己的理由。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話語裡包含著憤慨之意。

3.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品讀:這擬人、排比句把孩子心中事物的形象活現出來了,倭瓜、黃瓜、玉米、蝴蝶都是有靈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樂的,不受約束的,由著自己的性子生長的。這樣的感受,當然與作者的自由快樂是分不開的,用自由而富有靈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會如此無拘無束!

4.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品讀:這句話採用擬人、比喻手法,突出了溪水的平靜、清澈。

三、句子加工廠

1.我們的童年難道不是一首充滿幸福和歡樂的歌嗎?

改成陳述句: 我們的童年是一首充滿幸福和歡樂的歌。

2.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改成“被”字句: 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被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

3.老師對同學們說:“夢裡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呀。”

改成轉述句:老師對同學們說,夢裡飛行,說明同學們是在長身體。

4.同學們聽說我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

改成肯定句: 同學們聽說我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一定會笑塌房頂!

5.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句子瘦身:心靈中充滿了想法。

6.童年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紅花綠草是她的衣裙,彩蝶小鳥是她的夥伴。

句子仿寫:

童年是一首動人的小曲,喜怒哀樂是她的旋律,歡聲笑語是她的音符。

童年是一個繽紛的夢境,藍天大海是她的背景,未來希望是她的足跡。

積累:豐富詞彙與句段

一、人生名言記心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傳家寶》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偶成》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公冶長》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馮夢龍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李白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二、背誦《古詩詞三首》《冬陽·童年·駱駝隊》片段

古詩詞:《牧童》 唐 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前一句意思: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全詩意思: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聲牧童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過安仁》宋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後一句意思: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全詩意思:兩個兒童坐在一隻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們在船上卻不用篙和棹。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怪生:怪不得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還包含著詩人瞭解原因後的恍然,也包含著理解了兩個童子撐傘行為而由此產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怪生”一詞看似平常,作者體味到的趣和童子行為的趣就在其中了。)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無忌。

《清平樂·村居》 宋 辛棄疾(這首詞反映了樸素、溫暖而有風趣的農村生活。)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意思:大兒子,在小溪東岸的豆地裡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最逗人喜愛是調皮可愛的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揚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日積月累】

(一)《浪淘沙》 唐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傳家寶》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偶成》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三)地滿紅花紅滿地 天連碧水碧連天 (迴文聯)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數字聯)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疊字聯)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 池邊綠樹,樹邊紅雨,雨落溪邊 (頂針聯)

(四)關於磨礪意志、艱苦奮鬥、盡職盡責、不怕困難的成語。

精衛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勞任怨 艱苦卓絕 百折不撓

千里迢迢 肝膽相照 風雨無阻 堅貞不屈 赤膽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盡瘁 扶危濟困 赴湯蹈火 衝鋒陷陣 程門立雪

(五)*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 *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徐庶(shù)進曹營——一言不發

*梁山泊的軍師——無(吳) *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七)關於描寫人物外貌、神態、行動、說話情態的詞語

文質彬彬 儀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強力壯 神采奕奕 滿面春風

垂頭喪氣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飛 活蹦亂跳 大搖大擺 點頭哈腰

低聲細語 巧舌如簧 娓娓動聽 語重心長

(八)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德國)歌德

讓預言的號角奏鳴!哦,西風啊,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英國)雪萊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獻身的陰影裡做葉的事業吧。——(印度)泰戈爾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煩惱,陰鬱的日子裡要心平氣和,相信吧,那快樂的日子就會來到。——(俄國)普希金

【詞語積累】

1.寫人物外貌的:眉清目秀 文質彬彬 儀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強力壯 骨瘦如柴

2.描寫人物神態的:愁眉苦臉 目瞪口呆 神采奕奕 滿面春風 擠眉弄眼 垂頭喪氣

3.描寫人物行動的:健步如飛 活蹦亂跳 大搖大擺 點頭哈腰

4.描寫人物說話情態的:低聲細語 巧舌如簧 娓娓動聽 語重心長

5.描寫人物心理的: 心曠神怡 迫不及待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心驚肉跳 心驚膽戰

6.描寫高尚品質的:拾金不昧 見義勇為 光明磊落 捨生取義 視死如歸 大義凜然

7.表現機智勇敢的: 神機妙算 足智多謀 奮不顧生 奮勇當先

8.含有人體器官名稱的: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有成竹 頭重腳輕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9.含有動物的: 指鹿為馬 虎頭蛇尾 狐朋狗友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鶴立雞群

10.互為反義的:a.表裡如一:黑白不分 黑白分明 是非曲直

b.先禮後兵:大驚小怪 有氣無力 南腔北調 明爭暗鬥 裡應外合 苦盡甘來 前俯後仰

c.無獨有偶:弄假成真 弄巧成拙 口是心非 顧此失彼 瞻前顧後 三長兩短 爭先恐後

d.喜新厭舊:此起彼伏 前因後果 優勝劣汰

11.互為近義的:

a.驚濤駭浪 :爭分奪秒 瞻前顧後 同甘共苦 交頭接耳 豐衣足食 精打細算 同舟共濟

b.花言巧語 :面紅耳赤 千方百計 裡應外合 聚精會神 通宵達旦 胡思亂想

12.反映歷史故事的:三顧茅廬 精忠報國 圍魏救趙 指鹿為馬 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

13.反映口才差的:語無倫次 張口結舌 漏洞百出

【人物形象的個性特點】

《童年的發現》:費奧多羅夫是個幽默天真、單純、愛探究、善於想象的人。

《楊氏之子》:楊氏之子個聰明、機智、幽默的人。

《晏子使楚》:晏子是個機智過人、臨危不懼、愛國、能言善辯的人。

《金色的魚鉤》:讚揚了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橋》:讚揚了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夢想的力量》: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將相和》:藺相如個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臨危不懼、對友人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人。

廉頗是個知錯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草船借箭》: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寬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的人。

周瑜是個智謀過人、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人。

魯肅是個忠厚守信的人。

曹操是個謹慎多疑的人。

《景陽岡》:武松是個豪放、倔強、機智勇敢的人。

《猴王出世》:孫悟空是個自由自在、快活逍遙、親和友善、頑皮可愛的人。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小嘎子是個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人。

胖墩兒是個豪爽、隨和的人。

《臨死前的嚴監生》:嚴監生是個愛財如命的守財奴。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王熙鳳是個潑辣張狂、口齒伶俐、善於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個技藝高超、自信、心細如髮的人。

《金錢的魔力》:反映了老闆等小市民以錢取人、金錢至尚的醜態。

人教版五年下學期課文複習內容提綱

第一單元

《草原》:A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描繪了三幅動人的畫面: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讀了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內蒙古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線索:草原美景、喜迎遠客、親切相見、熱情款待、聯歡話別

(草原美景、迎客、待客、話別)(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

B說說對“蒙漢情深何任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答:蒙漢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怎麼忍心馬上分別呢,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這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互相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作為全篇的結尾,點明瞭蒙漢兩族團結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並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讚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2《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友誼之路)

3《白楊》作者託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A中心思想: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B線索:望白楊——說白楊(爸爸介紹白楊,同時也借白楊表露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希望孩子成為白楊(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出神——微笑——嚴肅——沉思——微笑。

C含義深刻的句子:

①“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是爸爸介紹白楊樹的話,這段話寫出了白楊樹三個特點,分別是:直;適應力強;堅強不動搖。表現了白楊樹兩種精神:一是忠誠無私,盡職盡責;二是不怕困難,堅強執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借白楊樹表達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高大的白楊樹”暗喻老一輩的新疆建設者;“幾棵小樹”暗喻邊疆建設者的後代。【理解體會:爸爸自己已經紮根邊疆獻身邊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樹一樣經受鍛鍊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樑之材。】

爸爸微笑是因為他相信兒女們在老一輩的教育下,一定會經受考驗,成長為新的邊疆建設者。

D造句:“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中心思想:文章記敘了西部建設者修建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的經過。讚揚了建設者的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和吃苦奉獻的精神。

第二單元

5《古詩詞三首》A背誦、默寫。

B詩句解釋 C《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在內容上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寫古代兒童無憂無慮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不同的是《牧童》描繪了牧童晚歸休息圖,《舟過安仁》描繪的兩小兒船頭以傘使風的場景,而《清平樂·村居》則營造了一個五口之家的溫馨幸福的農家生活畫面。

6《冬陽·童年·駱駝隊》是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作者中國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A本文是作者對童年的魂牽夢縈,對早以走遠的童年的依依流連。

B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寫”了童年這樣幾個畫面:看駱駝咀嚼、想象駱駝系鈴鐺、想為駱駝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問媽媽夏天駱駝到哪兒去了四件事,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這些場景是按季節推移順序寫的。

7《祖父的園子》

A作選自蕭紅《呼蘭河傳》

B課文描寫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園子裡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8《童年的發現》A作者:俄國 費奧多羅夫

B課文講敘了作者童年時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經過,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表現了作者童年時代的求知慾望、探究精神和大膽的想象。

C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D請你說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並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由於人們不瞭解,不習慣,被認為荒謬或違前人的結論等,而被鄙視甚至迫害,這是存在的現象。【例子: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結果怕遭到教會的處罰而不公佈真相,布魯諾堅持了日心說,結果被教會處死;哈唯發現血液循環,結果被燒死。】

9《兒童詩兩首》

A《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土地上,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嚮往。

B《童年的水墨畫》,攝取了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表現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

第三單元

10《楊氏之子》A《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

B背誦、默寫。

C古文翻譯: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D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裡?

答:我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兩點: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二是楊氏之子並沒有直接反駁孔君平(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顯得幽默有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前面說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E楊氏子的特點: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11《晏子使楚》寫出了晏子的正氣凜然,沉著應對,機智反擊,故事讚揚了晏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他高超的語言藝術。

A課文主要內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

B《晏子使楚》這篇文章的開頭、中間、結尾有什麼聯繫

答:《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開頭寫了事情的起因(齊國大夫晏子出世出國,楚王想乘機侮辱晏子),中間寫了事情的過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機智對答,可以用小標題概括為(進城門,見楚王,赴宴席)或是(狗洞與狗國,下等人與下等國強盜與強盜國)】,結尾寫了事情的結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C晏子:機智、勇敢、愛國

12《半截蠟燭》本篇課文是一個短小的劇本,劇本:主要通過人物對話或唱詞來推進情節。

13《打電話》

A本文是一段相聲,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

B這段相聲採用誇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囉裡囉唆、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第四單元

14《再見了,親人》

B課文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後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現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讚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C大娘:洗補衣服,三天沒閤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傷員,失去唯一的親人。

小金花:為救偵察員老王,失去媽媽。

大嫂:為志願軍挖野菜,失去雙腿。

志願軍:浴血奮戰,幫助朝鮮人民趕起侵略者。

D反問句

E這篇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在表達上有什麼共同點?

答:首先都是用滿含懇求意願的祈使句開頭,然後把現實的情景和往事結合起來,寫得情真意切,最後從具有充分肯定語意的反問句結尾。

15《金色的魚鉤》A寫出了老班長關心同志、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閃爍著金子般的思想光輝。

B課文地敘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蹟,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C“金色的魚鉤” 象徵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16《橋》:文中的老漢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捨己為人的精神保護了村民,老漢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就是密切聯繫群眾的“橋”。他在人們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A這篇課文的句子和段落與我們平常讀的文章有什麼不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這篇課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較簡短,這樣寫的好處是渲染緊張氣氛。

B老漢: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

C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

17《夢想的力量》

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裡傑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第五單元

18《將相和》:“將”是指廉頗,“相”是指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A本篇課文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

B司馬遷,漢代;《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C中心思想:課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經過,讚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和政治遠見,也讚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

D從結構上看,全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繫,第2個故事是第1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3個故事的起因。

E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識大體的可貴品質和政治遠見

廉頗:勇於改過,以國家利益為重。

F《史記》作者是漢代的司馬遷,其中有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偉大的詩人屈原,西楚霸王項羽。《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9《草船借箭》

A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作者:羅貫中。

B中心思想:故事以“借”為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讚揚了諸葛亮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

C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

周瑜:智謀過人、妒賢忌能 魯肅:忠厚老實 曹操:生性多疑

D《三國演義》中的故事還有“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空城記” 等

20《井陽岡》

A《景陽岡》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選編的,作者:施耐庵

B中心思想: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穀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敢、倔強、機敏的英雄性格。

C註釋 D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寫了喝酒、上岡、打虎、下岡。

E《水滸傳》中還有很多個性人物: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浪裡白條張順。

21《猴王出世》

A這篇略讀課文節選自我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第一回。作者吳承恩

B中心思想:課文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隻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因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表現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的特點。

第六單元

A從古至今信息傳遞形式的主要發展經歷:1、古代,驛差長途跋涉。2、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3、現代,電報、電話。4、當代,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絡。

B古人傳遞信息的方式:烽火、人傳信、漂流瓶等。

C調查研究問題:1、確定研究的問題。2、定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3、通過各種途徑獲取資料。4、形成自己的觀點。5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信息獲取的途徑:閱讀書籍報刊、上網瀏覽、調查訪問、觀看影視節目、收聽廣播……

研究報告的寫法:1、問題的提出2、調查方法3、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4、結論

第七單元

22《人物描寫一組》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選自徐光耀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本文主要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有智謀、富有心計,胖墩兒忠厚老實的個性特點。【描寫方法: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

《臨死前的嚴監生》選自清代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本文主要通過動作描寫及細節描寫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嚴監生愛財勝過生命,極其吝嗇的守財奴的形象。【動作描寫及細節描寫】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選自清代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本文從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個方面展示了王熙鳳的性格特徵,並主要通過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及動作描寫展示了一個潑辣張狂、口齒伶俐、善於阿諛奉承、見風使舵、喜歡使權弄勢、炫耀特權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描寫方法: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23《刷子李》

A本文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B刷子李:技藝高超

C作者抓住細節描寫寫出了師傅的超凡技藝和他的藝高膽大、自信、豪氣千丈。文章最後一句話意思有:1、“刷子李”確實有絕活,這一絕活,要不是親眼看見,怎麼也不敢相信是真的,說明“刷子李”技藝高超。2、“刷子李”的絕活是他自我挑戰、不斷磨練的結果。3、“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讓他感觸很深,獲益頗多。

24《金錢的魔力》:節選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本文刻畫了小市民以錢取人、金錢至上的醜態(文中人物:託德),也刻畫出了老闆的唯利是圖、世故圓滑、阿諛奉承、獻媚討好的醜態。

25《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A作者季羨林,表達了自己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讚美之情。“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其中“我為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為大眾著想,為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這樣做就必然會換來“人人為我”的結果。

B“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為什麼說這種境界“耐人尋味的?

答:因為德國人愛花,他們將花栽種在臨街窗戶外面,將最美的花給別人看,而自己走到街上有享受別人為自己創造的美,這種民族風情的境界是高尚的、無私的、實實在在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因此,耐人尋味。

26、《威尼斯的小艇》介紹了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和小艇的重要作用。本文抓住了事物的特點並把人的活動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景、物、人相互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