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七大舉措吹響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號角

7月5日,經過一個多月的醞釀,《貴州大學本科教學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3)》(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正式發佈。

《行動方案》有哪些亮點?能否真正成為貴州大學本科教學質量提升的“助推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副校長向淑文。

以本為本,築牢人才培養的根本

今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成都會議),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首次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期間,150所高校聯合發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本科教育。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成都會議上指出:“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但是一直以來,高校一直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這或多或少地與目前高校的評價機制有關,現有的評價體系更多體現的是科研方面的顯性指標,教師需要科研成果評職稱,學院需要科研立項加強專業建設,教學的地位在高校或多或少遭遇了“忽視”。

“貴州大學雖然也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但確切地說,教師對這兩者都還不夠重視,也就是教師對科研的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相比之下,對教學的投入就更加不足。” 向淑文如是說。在這樣的情況下,貴州大學出臺《行動方案》,不僅從獎勵措施、特聘崗位的設置等方面調動廣大教師投入教學的積極性,還從專業評估方面入手,撬動以學院為主的各教學單位,把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放在首位。除此之外,《行動方案》還特別針對貴州大學在教研室建設方面的短板,第一次把教研室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從工作量核定、經費保障支持等方面對教研室功能予以保障。

“《行動方案》的出臺,就是要讓潛心教學在貴州大學成為一種風尚,使教學優秀成為貴州大學教師的一種榮耀,也讓教書育人成為每一個貴大教師的堅守。”副校長向淑文表示,“但需要強調的是,學校高度重視抓本科教學,並不意味著要忽略科研,重教學絕不是忽略科研。沒有經過科研對學科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不可能做好教學,更不可能讓教學內容站在學科前沿。所以真正要抓好教學,是需要整個系統包括科學研究在內的全面提升來加以支撐的。”

貴州大學七大舉措吹響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號角

《行動方案》雖然在7月初才正式發佈,但在成都會議召開的一個月前就開始在全校範圍內徵求意見。而最終出臺的《行動方案》的亮點,又恰好體現出成都會議所提倡的“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迴歸”的理念。從整體上看,《行動方案》從本科教學獎勵體系、專業建設提升工程、課程建設提升工程、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工程、教風學風建設提升工程、大學生創新創業引領計劃以及保障機制建設七大舉措入手,吹響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號角。據向淑文介紹,《行動方案》除了用七大舉措對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質量進行整體部署,至少還包括兩大亮點:

首先,《方案》首次設立了優秀教學獎的系列,包括“本科教學特別貢獻獎”“本科教學突出貢獻獎”“本科教學卓越獎”和“本科教學優秀獎”四個層次,獎勵的力度最高層次達到20萬。同時,《行動方案》還把學校之前一直開展的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的獎勵力度提升了十倍。其次,《行動方案》設立了專門的教學特聘崗位。在以前,高校普遍設立的是以科學研究為主的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幹,貴州大學的情況也如此。但是這一次,《行動方案》圍繞教育教學設置了“本科教學帶頭人制度”,包括“本科教學名師”“本科教學專業帶頭人”以及“本科教學能手”三個不同的層次。教學特聘崗位的設立不僅是為了讓潛心教學的教師的價值能夠得到體現,更是要讓廣大教師獲得工作的動力、看到努力的方向。

做優做強,夯實人才培養的基礎

近年來,擴招的壓力和提升規模的需要,讓很多大學紛紛增設專業,以致專業內涵建設不被重視,培養質量令人堪憂,不少專業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更是亮起“紅牌”。為扭轉這種現象,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嚴格控制招生規模,並且對有些辦學質量不達不到要求的專業要求暫停招生或者堅決撤銷。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對校內專業進行了“瘦身”。而貴州大學的專業佈局和專業結構也亟待優化調整。

據瞭解,貴州大學目前備案的專業數140個,列全國高校首位;招生的專業數128個,排在全國第二。從數量上來說,專業過多,專業佈局和結構也存在不合理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在“5年內將我校本科招生專業數從現有的128個調減到90個左右。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嚴格實行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對不達標的專業及時調減或暫停招生。”

但是做“加法”易,做“減法”難,如何來評判哪些專業應該退出呢?《行動方案》從兩個方面入手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從整體佈局上來說,結合學校學科專業建設規劃和專業辦學基礎,建立包括專業預警與退出機制在內的《貴州大學本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著力調整優化專業結構與佈局。主要是通過專業評估對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考核評價,將評估結果作為專業調整的主要依據,專業評估的評價指標體系將包括生源質量、教學資源、學科支撐、培養效果、就業率、就業質量、國際交流、教學改革、教學成果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的考核內容,目的是推動全校上下重視專業建設,引導從關注“專業多”向注重“專業強”轉變。對於考核不合格的專業,減少招生計劃、暫停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另一方面,從專業內涵建設出發,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專業。如:開展“一流專業”建設、繼續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和“工程教育認證”、啟動校內“新工科”建設項目立項。

目前,貴州大學已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採礦工程等專業入選貴州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另外,學校還有“新技術背景下信息安全專業的建設”“面向創新人才培養的機械開源平臺研究”和“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與實踐”3個項目入選國家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向淑文表示,下一步學校將結合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與學校自身實際,在進一步修訂完善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制定學校的專業標準,並通過立項等各種形式來支持學校‘一流專業’建設。《行動方案》還提出,到2022年力爭10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專業評估,顯著提升專業競爭力,發揮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專業評估的引領示範作用,提升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和行業認可度,帶動輻射學校專業建設質量整體提升。

貴州大學七大舉措吹響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號角

學生在工程實訓中心鍛鍊動手能力

從“教得好”到“學得好”,一小步引發大動作

《行動方案》的發佈,在貴州大學全校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尤其是教學獎勵體系的設置,使全校教師感到深受鼓舞,但同時也產生了如何進行教學評價的疑惑。在《行動方案》發佈之前,貴州大學就開展過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對獲獎的教師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但在教學方面,學校以前更多的是以“上好一堂課”來衡量教學的好壞,《方案》則體現出要以“教好一門課”作為今後衡量教學質量的評價基準。

據向淑文介紹,今後對教學質量的評價會更多結合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教學研究、教學改革以及教學成果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評價內容包括教學工作量、課堂教學效果、教改立項、教材編寫、教學成果、師生評價、教學督導評價以及指導學生開展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活動的成績等等。同時,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業績也會納入評價範圍,但教學業績將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體系一定會把握好教學與科研兩者之間的權重,無疑要以教學業績的評價為主,要以完成一定的本科教學任務為前提,但也要體現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另外,根據《行動方案》要求,今後“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不僅是‘教師教得好’,更重要的是‘學生學得好’。”為此,學校將落實“以學習效果為標準的教學思想”,深入推進課程考核改革方式和教學方法改革。針對教學效果的考核,要以突出學習效果為先導。這是《行動方案》推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對此,向淑文強調:“大學的教學要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以學習效果為標準。要以學習效果來評價教學的好壞。教師講得再好,如果不能調動學生去主動學習,不一定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要將教師教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智慧,一定要自己去消化,自己去思考。” 從“教得好”到“學得好”,貴州大學將邁出關鍵的一小步。

至於針對學習效果的具體評價標準,向淑文表示目前還正在制定當中,同時他也指出,“衡量學生學得有多好,要建立一個絕對的標準是不可能的,因為有的要素很難簡單地量化。但是學習效果也能夠從有些指標中得到反映。比如說考試的掛科率、外語過級率、考研率、學科競賽以及創新創業活動獲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習效果。為了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學校將對各類學科競賽進行分類指導,將把大學生學科競賽分成幾個層次,比如全國性的、省級的、校級的競賽等等,將有針對性地對各級競賽進行支持,並分類加以評價。”

貴州大學七大舉措吹響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號角

學生在圖書館學習

一直以來,貴州大學都高度重視本科教育質量。特別是今年5月,校黨委書記李建軍、校長宋寶安一上任就把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工作的首要任務。在不久前學校召開的傳達落實成都會議精神暨教學工作例會上,李建軍表示,“大學教育就應該以本科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做到人才強校、科研興校。”宋寶安也強調:“一流大學以一流的人才培養為基礎,本科階段培養質量不高,也直接關係到研究生培養的質量。”這體現出新一屆學校領導班子對本科教學前所未有的重視,也體現了學校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牢人才培養根本的信心和決心。

《行動方案》的出臺,可以說為貴州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明確了目標、凝聚了共識。但要真正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關鍵還在於落實。“要讓《行動方案》真正起到引領作用,還需要學校從資源配置機制、考核評價機制以及收入分配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革,以改革為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向淑文說,“希望通過《行動方案》的實施,推動全校上下回歸人才培養的使命和職責,迴歸教書育人的初心。”


運營:李柏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