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人類多久可以飛出太陽系?

超級宇宙大英雄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別說飛出太陽系,即便只是太陽系,人類目前還無法進行載人探索。所以要飛出太陽系,首先要走進太陽系。

那麼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太陽系的半徑,這個在科學上有不同的看法,姑且都列出來:

①以冥王星的軌道為邊界,大約是40天文單位。

②以太陽風層頂為邊界,大約是100-160天文單位。

③以太陽引力為邊界,那麼大約是15萬-23萬天文單位。

(一個天文單位大約是1.496億公里)

從上面這組數據中,我們挑一個最容易實現的好了,選第①種,那麼太陽系的半徑是40天文單位,大約是59.84億公里。

如果要走出太陽系,最低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16.7km/秒。如果以第三宇宙速度飛行,達到太陽系邊界需要大約11.4年,這是一個漫長而單調的旅程。同時,非常遺憾的是,以目前人類的科技,還沒有任何一個載人航天器能達到這個速度。

如果想到達太陽系的邊界,那麼只能寄希望於人類科技的大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源和引擎技術。

首先說能源,傳統的化石燃料肯定不行,現在最好的航空燃料是液態氫,但由於體積以及儲存條件高等原因,仍不足以支持長時間的太空旅行。目前來說最理想的燃料是核能,現在的核能技術雖然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其安全性仍無法滿足用於太空探索的要求。現在全球主要的科技大國,包括美國、歐盟、中國等,都在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一旦實現了可控核聚變,就能為太空探索提供源源不斷的安全清潔能源。

但是,人類對於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目前還只是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距離應用還遙遙無期。

然後是引擎技術,引擎是航天器的心臟,人類也投入了孜孜不倦的巨大投入。想在太空中旅行,依靠現在的速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大提高航天器的速度。目前使用的航天發動機,主要分為液體發動機、固體發動機和固液混合發動機,都是滿足不了這個要求的。

所以,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腦洞大開的未來引擎種類,比如反物質引擎、曲率引擎、微波動力引擎、激光引擎等等,甚至提出空間折躍或者利用蟲洞進行空間旅行,但是這些目前來說還都還只是理論或者設想。

綜上看來,人類能否飛出太陽系,其實就是取決於科技的發展水平,就目前來看,還遙遙無期。但是也許在有生之年科技瓶頸得到一朝突破,迎來又一輪的科技飛躍,希望可以看到人類盡情遨遊太陽系甚至銀河系的一天。


熊1嘰


載人航天飛出太陽系,這還是個短時間內無法完成的任務。目前世界各國未見公佈有確切的計劃時間表。載人飛出太陽系的計劃,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基本上是個耗資巨大,風險極高,並且對於宇航員可以說是必死的項目。就無人航天而言,2012年8月25日美國“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系,進入星際的無人宇宙飛船。截至2018年1月,旅行者1號已經遠離太陽211億公里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