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爲歷久彌新!

2012年,浙江衛視用《中國好聲音》打開了中國綜藝選秀節目的一個新的大門,之後的音樂選秀都或多或少有著《中國好聲音》的影子,可以說《中國好聲音》是帶領中國音樂綜藝走向繁榮的“領軍人物”。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從2012年到2015年,《中國好聲音》用四年時間、四季節目坐穩了王牌綜藝的位置,不論是收視率點擊量還是口碑產業鏈條都無可撼動。2016年《中國好聲音》由於版權糾紛更名為《中國新歌聲》亦是走過了兩年的改版和創新。今年《中國好聲音2018》堅持原本的音樂初心,玩轉全新的原創模式,在現如今風起雲湧的音樂綜藝市場中強勢迴歸,讓人們看到了這檔老牌綜藝的活力與能量。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中國好聲音2018》不再引進海外的模式,選擇自主研發創新的節目模式,邀請了周杰倫、謝霆鋒、李健、庾澄慶擔任導師。導師陣容的大換血節目模式的新升級盲選環節的全新改版學員battle的刺激場面無一不讓人眼前一亮。這些看點讓《中國好聲音2018》展現了它歷久彌新的魅力。

“175Club”天團上線,新導師碰撞新火花

音樂選秀類的節目除了選手備受關注之外,最吸引觀眾目光的就是導師陣容。《中國好聲音》每一季都會對導師陣容進行微調,除了那英、劉歡、汪峰等歌壇巨匠之外,也綜合了年輕人的喜好邀請過周杰倫、陳奕迅等音樂唱將的加盟。

《中國好聲音2018》的導師陣容變化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換血。沒有了“常青樹”那英,也沒有其他女導師,周杰倫、謝霆鋒、庾澄慶、李健組成了新的導師男團,不僅符合當下女性觀眾居多的受眾群的口味,還創造了“叔圈F4”、“175Club”等頗有網感的標籤,讓人眼前一亮。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周杰倫、庾澄慶本就在多季擔綱導師,對於《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頗為熟悉,在節奏的把握上、環節的推進上都是駕輕就熟,十分有經驗。觀眾也對這兩位導師不陌生,這種熟悉的感覺會自然而然的帶動觀眾找回觀看節目的節奏。而新加盟的謝霆鋒和李健,簡直就是節目組的神來之筆。尤其是李健這位“寶藏男孩”,堪稱“175Club”的“C位”擔當,兩位新導師的加盟打破了原來的狀態,四個人碰撞出新的火花。

民謠詩人李健、搖滾廚神謝霆鋒、流行天王周杰倫、放克靈魂庾澄慶,這四位導師在音樂類型上就各有各的不同,避開了原本導師陣容差異性不大的問題。雖然擅長類型各有不同,但專業領域絕對過硬,不說是佔據華語樂壇半壁江山,在音樂的專業性上是極具說服力的。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從個性上說,四位導師又各有各的有趣之處。哈林是音樂頑童,綜藝感極強,控場力超棒,在音樂上實力驚人堪稱華語樂壇開山祖師的他,在綜藝感上也不甘示弱。憑藉對《中國好聲音》元老級的熟悉程度,本季基本擔任了“第二主持人”的角色,推進流程,拋梗接梗都十分恰到好處,行雲流水。

周董的樂壇地位自是不必說的,多少學員慕名而來直選周杰倫當導師,又有多少人站在舞臺上說是因為受了周杰倫的影響才走上了音樂道路的。不論是R&B還是嘻哈、不論是流行樂還是中國風,周杰倫都信手拈來。至於綜藝感,經過了幾季節目的洗禮,周董也越來越放的開,從原來的接梗人變成了現在的拋梗人,跟庾澄慶兩個人一唱一和,跟學員和新導師之間不斷引發新的內容,讓節目變得更加好看。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謝霆鋒自己在節目中坦言,90後的人認為他是個演員,00後的人認為他是個廚師,但其實他是個歌手。現在人們對謝霆鋒的印象彷彿在“鋒味”上,可回想起來當初那首《謝謝你的愛1999》難道不是紅遍大街小巷人人傳唱嗎?此次,謝霆鋒以歌手身份迴歸好聲音的舞臺,導師開場秀中展現了自己對於樂器的掌控,憑藉“謝霆鋒 帥”的關鍵詞登上微博熱搜,搶人環節更是讓觀眾看到了他對於音樂的堅持和熱愛。

李健“段子手”、“反差萌”的特質早在參加《我是歌手》的時候就被觀眾知曉了,這一次參加《中國好聲音》不再在幽默的路上孤軍奮戰,跟其他三位導師碰撞出了獨特的新火花。李健老師總是出口成章,面對成語還有自己獨特的解釋,不是刻意的綜藝搞笑,而是總能在溫文爾雅的狀態中用自己獨特的冷幽默讓人開懷一笑。與其他三位導師總是一頭霧水而後又恍然大悟的化學反應組成了本季好聲音最驚喜的寶藏。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轉椅變魔鏡,導師點歌增加不確定性

提起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導師的盲選,盲選環節打破了原有音樂類選秀的模式,先聽聲音而後看人,將聲音、音樂放在第一位,這樣的模式讓音樂類選秀的音樂特性更加突出。伴隨著盲選環節,那四把紅色的轉椅也意外走紅,按下按鈕轉過椅子,喊著I want you,成為了很多人極愛模仿的橋段。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而新一季的好聲音在盲選環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革新,首先就是那把導師轉椅的迴歸。從原本的轉椅變成戰車,到如今的“魔鏡轉椅”,《中國好聲音》可謂是在舞美裝置上下了功夫。原本的盲選,導師看不到學員,學員也看不到導師,而本季增加的魔鏡裝置,學員可以通過LED的“魔鏡”觀察每個導師的微表情,注意他們的反應。當學員選擇的意向導師和其他導師之間的情緒與選手預期產生差異時,這一化學反應就會通過“魔鏡”裝置凸現出來,為觀眾帶去新鮮感,也增加了學員情緒的變化。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原本學員上場的順序是由節目組決定的,而這一季的創新點十分有看頭。節目組給四位導師每人一份歌單,學員的出場順序由導師輪流決定,導師會根據歌曲名稱、自己的感覺、喜好來隨機挑選。學員沒有準備、無法預知、臨時上場,一切都是未知的、無法預設的。不僅增加了導師的作用,加大了學員的壓力,也讓整個盲選過程更刺激,激發了觀眾的觀看慾望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與此同時,全新的盲選規則上線,沒有獲得任何一位導師轉身的學員,沒有聊天的環節,直接走下舞臺,直面淘汰。前幾季沒有被導師轉身的學員還會在演唱完畢之後,與四位導師閒話一番,聊聊人生談談理想。而新規則的設定讓節目更具有比賽的感覺,更刺激更“殘酷”,節奏也更快,這樣乾淨利落的表達和節奏更符合當下綜藝市場的需求。

滾動搶位有看點,網感十足具戲劇張力

《中國好聲音2018》最刺激的環節當屬battle滾動搶位的設定。我們熟悉的好聲音或者說一般的音樂類選秀,每個導師戰隊都設置一定的名額限制,導師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進行選擇和搶人,選擇加入自己戰隊的成員不會再有改變直到額滿為止,這樣導師們在是否轉身的選擇上會有主動的考量和被動的限制。而這一季的好聲音打破了這一限制,導師們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可以無限制的為喜愛的學員轉身。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導師戰隊的人數依然有限制,但當導師戰隊滿員的時候,該導師依然可以轉身選擇,後被選擇的學員可以挑選已經加入戰隊的學員進行battle,兩人分別演唱第二首歌,演唱完畢後導師進行選擇,一人進組成為正式學員,另一人淘汰。也就是說再也不是原來的“一曲定終身”了,導師的每一次轉身、學員間的每一次battle都會讓原本的局面產生變化。誰都沒有免死金牌,這樣的變化大大增強了節目的戲劇張力。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同時,節目在剪輯上、敘事上也更貼近真人秀和網綜的手法,不再只專注於音樂競技,而是在關注音樂的基礎上用鏡頭講故事、立人設。通過鏡頭的穿插,背採的填充,候場區的展現,battle環境的設立等手法,讓學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導師之間的人物關係更加緊密,學員與導師的標籤更加鮮明,故事線索更加清晰。觀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亦會被故事線所帶入,沉浸式的享受這場音樂盛宴。

《中國好聲音》回來了!老牌綜藝用初心和創新展現何為歷久彌新!

身為一檔帶領中國音樂綜藝開疆闢土的老牌綜藝,《中國好聲音2018》用“敢創新”、“勇挑戰”來展現了它的不忘初心和不斷進取。並不是所有的“綜N代”都難逃魔咒,老牌綜藝有經驗有積累,帶領觀眾在熟悉的感覺中找尋新鮮感,《中國好聲音2018》用創新來穩住自己的綜藝品牌,向所有人展示了老牌綜藝蘊藏的能力,這個夏天的好聲音,不僅歷久彌新,更是煥發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