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光俊:地方戲曲在天津的發展軌跡「中」

5.京劇人才在天津持續湧現

由於天津地界與北京毗鄰,又是東西南北交匯的通衢大邑,因此,當徽漢兩調在北京合流形成為京劇不久,首先便傳入天津,並很快勃興起來。

甄光俊:地方戲曲在天津的發展軌跡「中」

清朝同治年間,天津的戲園裡名角薈萃,觀者擁擠,天津成為稍遜於北京而位居全國第二的京劇集散地。自京劇誕生初始,京劇各種行當、流派的統領人物,無一不在天津的舞臺上接受群眾的檢驗。為數眾多的在天津成長、成名的京劇大家,受本地特殊地理位置、社會環境及政治、經濟、文化傳統、觀眾欣賞習慣的影響,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流派。大名鼎鼎者如內廷供奉孫菊仙、劉趕三,皆出道於津門。京劇初興時尚無武生行當,為數寥寥的武生戲則由小生兼演。後來實行皮黃、梆子同臺合演,俗稱梆黃兩下鍋,一批梆子武生演員連同武生劇目一起被吸收到京劇中來,以自己特有的表演風格兼及眾家之長,開創出開打火爆熾烈、使用真刀真槍表演的天津派武戲。此後京劇確立了武生行當,並自然形成武生的三大流派。而這三派武生中,以黃月山、李春來為創始人的黃、李兩派,均形成於天津,而且都是梆子淵源。李春來南下上海後,成為南派武生的鼻祖。黃派傳人李吉瑞、馬德成等人,也成為京劇武生的中堅。現有京劇武戲中,有許多出是黃月山、李春來改工京劇後由他們創編。

據現存史料記載,同治六年(1867),上海丹桂茶園落成,邀請佟騾子、夏奎章等京津兩地名角前去演出連臺本戲《五彩輿》,是為上海群眾觀看京戲之始。(注2)此後長年有天津藝人在上海演京戲。濟南、瀋陽、海參崴等地演京戲的藝人,也大都來自天津。

隨著京劇的興起,一批培養京劇人才的科班在天津應運而生。這些科班出身的藝徒遍及大江南北。如江南武生的一代宗師蓋叫天,當初學藝就在天津的隆慶和科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打京劇形成,天津的票房即如雨後春筍,遍及城鄉各個角落。這些票房的出現,對於京劇藝術的推廣和普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天津群眾業餘從事票戲活動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清道光年間,侯家後的群雅集票房已然出現,“同光十三絕”之一的名醜劉趕三,就是從群雅集票房出道的名票。如從這時算起,天津的票戲活動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按照上海戲劇研究家江上行先生所說,“上海最早的票房出現在光緒甲辰、乙已年(公元1904—1905年),”(注3)天津群眾票戲活動的歷史較之上海早了半個多世紀。

天津票界繼劉趕三之後,南門洞竹記票房又湧現了孫菊仙、劉永奎等一些名票,他們“下海”後成為名動京、津、滬的藝術家。進入民國年間,又有雅韻國風等一批票房競相成立,培育出袁寒雲、張伯駒、王君直、王頌臣、王竹生、王庾生、朱作舟、吳鐵庵、劉叔度、韓慎先、楊慕蘭等為數甚眾的名票,他們不光在天津聞名遐邇,在北京、上海等地也久負盛名。

甄光俊:地方戲曲在天津的發展軌跡「中」

舊時代,天津票界之所以湧現那麼多的高檔次名票,地理因素不容忽視。天津是華北地區第一大商埠,地處北京的門戶,這裡聚集著眾多的鉅商富賈、豪紳大吏,在文化娛樂活動單調、貧乏的那個歷史年代,這些既有錢又有閒的人士,出於對京劇的熱愛,將許多精力、財力投入到票戲活動中,不惜重金禮聘名角作教師,跟他們學習絕技、絕招兒 ,專業藝人也難於得到的這樣傳承方式,造就出許多有真才實學的傑出票友。此外,天津地處南北通衢要衝,是戲曲名家北上南下的薈萃之所,戲迷、票友有機會見識名家高手的演出,有效地培養了天津群眾對京劇藝術的鑑賞能力。

6.男女演員同臺始見於天津

宋、元、明及清初時的戲曲,一直實行男女合作表演,但自清康熙十年,聖祖玄燁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女演員登臺,違者嚴懲不貸。此後近兩百年間,中國戲曲舞臺上的女角只能由男藝人充任。同治時期,天津周邊發生水災,窮困農民食不果腹。寶坻一位梆子藝人毅然糾集十多歲的少女裝扮成男孩子模樣,教她們學演方興未艾的梆子腔,憑微薄收入勉強維持生活。1867年,上海戲園《滿庭芳》開業,從天津邀去的梆子戲班,演員全是女青年,由於她們唱做火熾,竟然導致先於《滿庭芳》兩年開張的另一家戲館一桂軒一厥不振。由此開端 ,天津的梆子戲臺上有了女演員。

甄光俊:地方戲曲在天津的發展軌跡「中」

彼時,梆子腔紅遍大江南北 , 直隸省 ( 即後來的河北省 ) 首府天津是這個劇種的主要發祥地。梆子女伶的崛起 ,滿足了有錢、有閒階層精神生活的需要 , 市井百姓的審美標準也在發生變化,看了大半輩子男人演女人 , 誰不想看看女人唱戲是個什麼樣子 ! 同治皇帝對於女人登臺演戲已經不像他先人那樣嚴厲 , 除北京外 ,各地的官府對女演員的禁忌只是睜一眼閉一眼。就演藝界來說,天津有全國鮮見的女伶演戲寬鬆環境。有努力想演的,有積極想看的,而衙門又睜一眼閉一眼,於是天津舞臺上的女演員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

1870 年以後 , 天津出現了“寧家班”、“寶來班”等兩家專門培養女演員的科班 , 在全國首開女子戲曲科班先河。後來京劇有女演員 ,初始是由這些出道於天津的梆子演員轉工、或借鑑而來。京劇舞臺上第一位丑角女演員宋鳳雲,第一位老生女演員恩小峰,第一位花臉女演員周玉娥 , 等等 , 無一不是在天津的舞臺上成長起來的。寧小樓、小蘭英等當年的女性名演員 , 均出自“寧家班”。

自女伶興起之後 ,女藝人經常成批地被邀請到外省各地獻藝 , 尤以上海、漢口、濟南、蘇州、奉天、張家口等地最為盛行。光緒末年 , 奉天所有戲園 ,幾乎都被梆子女藝人佔據。1914 年,天津女伶金鋼鑽領銜演出於上海十六鋪新舞臺 , 連演 20 餘日 , 看客始終擁擠不動。同年 , 女伶小香水應邀到滬 , 主演於天聲園 , 適值京劇名家梅蘭芳也在上海 , 出演于丹桂戲園 , 京劇、梆子兩個劇種的兩位代表性名角爭強對峙 , 各獲褒獎 , 時人稱做“梆黃競雄” 。一時間,天津女藝人的影響遍及大江南北。

女藝人在津登臺,遭到封建勢力的限制和輿論的歧視,1896年5月19日《直報》載文稱:“地方當局已令津埠各茶園禁止女角登臺演出。因闔郡會館犯禁,天津縣令率兵役到館查拿女演員,未獲,遂令3日內將女角盡數解遞歸案。”但是,官府禁歸禁,老闆和藝人皆不以為然,女角照演不誤。而且越演聲勢越大,前來學戲的女孩兒越多,以至於多到不得不走出津城,另闢市場。據1912年成書的《瀋陽菊史》記載,清光緒末年,在奉天(今瀋陽)作藝的近百名河北梆子女演員,十之八九源出天津。1920年9月12日上海《申報》所刊“女伶之發達”一文也說:“女伶繁衍,盛於津沽。始有男女合演,莫不由津沽輸入之文明耳。”

天津有了梆子女演員上臺的先例,為後來京劇女演員出現奠定了基礎。天津培養女藝人,藝徒不分行當 , 梆子、皮黃兼學。這些科班出身的女角大都生旦兼演、文武皆能。她們的興起 , 對於天津戲曲的繁榮起了推波助瀾作用。並且促成女伶在北京、上海、奉天等地的大興。

甄光俊:地方戲曲在天津的發展軌跡「中」

女演員初興時,懾於社會輿論的壓力,禁止男女同同臺。女藝人只能單獨組織坤班演出。破除這道禁令出現男女同臺合演,仍始於天津。從所存清末、民初的數百張戲單考知 ,1902年, 聚興茶園的雙盛和班,1904年萬福茶園的會元班,1911 年天仙茶園的吉升班,1913 年東天仙茶園的鴻慶班,以及民國初年的四喜班、東鳳班,等等 , 都是男女合演的班社。當年的茶園即戲園,在東天仙、下天仙、第一臺、協盛園等天津的一流戲園,與男演員同臺合演的金月梅、薑桂喜、劉喜奎等名噪一時的女演員數不勝數。如寧家坤班出身的小蘭英,1890 年前後即在天津挑班 , 曾與京劇武生一代宗師楊小樓合演《連環套》,與兼任天津正樂育化會會長的名角李吉瑞合演《巴駱合》 , 與南派武生宗師蓋叫天合演《八蜡廟》;從師金福仙學演梆子、並因此改隨金姓的金月梅 , 後隨王琴儂學演京戲 ,1904 年隸萬福茶園之會元班 , 曾與呂月樵(影劇名家呂玉坤之父)同臺合演 , 享有很高聲譽。她的女兒金少梅也是著名京劇演員;1906 年在天津應工老生的恩曉峰 ,雅號“女叫天” ,民國以後在會芳園常演《刀劈三關》《馬前潑水》《黨人碑》等汪(笑儂)派劇目 , 聲名遠播。

甄光俊:地方戲曲在天津的發展軌跡「中」

上世紀初,天津的女藝人經常成批地被邀請到外省各地獻藝,尤以上海、漢口、濟南、蘇州、奉天、張家口、北京等地最為盛行。1912年,北京文明茶園股東俞振庭,破例邀約天津的河北梆子女伶進京獻藝,從此,一批又—批的天津女伶登上北京的舞臺,不僅衝擊了稱雄於京華的皮黃,同時也衝擊了與京劇對峙的老派梆子。當年北京《十日戲劇》《半月戲劇》等報刊對天津女伶有很高評價。1918年,《順天時報》主持選舉伶界大王,劉喜奎所得票數超出京劇名家梅蘭芳5741票。

甄光俊:地方戲曲在天津的發展軌跡「中」

光緒三十年 (1904) 在聚興茶園演出的雙盛合班 , 有一位專演花臉的女演員周玉娥,嗓音渾厚 , 唱腔幾乎聽不出一點兒雌音。她的表演粗獷大方,中規中矩,常演《牧虎關》《雙包案》等劇目。當年有一出花臉戲《御果園》,尉遲敬德洗馬時,演員都是脫去上衣,赤裸上身表演。周玉娥雖然學過這出戏,但因需赤裸上身之故,她拒演這出戏。可是卻常有觀眾花重金點她演《御果園》,並要求與男演員同樣演法。周玉娥說服不了戲園老闆,只好硬著頭皮扮演。登臺時,只見她上身穿貼身肉色汗衫,用所戴長髯口遮擋前胸,頭頂所披長髮散於後背,名曰赤裸,實則僅露兩臂,既不破壞原先慣例,又不傷大雅。觀眾說周玉娥聰明過人,實際是女藝人為謀生計出於無奈。

1910年 ,14歲的女武生於紫雲 (名醜於豹之女, 非男旦餘紫雲)常在東天仙演《惡虎村》裡的黃天霸、《狀元印》裡的常遇春、《白水灘》裡的莫遇奇。當時 , 劇壇上童伶十分討俏 , 但觀眾對 14 歲演員的要求卻與成年人一樣。於紫雲表演矯健勇猛 ,刀劈手提、拳打腳踏 、撲跌翻竄無所不能 , 觀眾對她無可挑剔 。所以她出場時 , 常有老年觀眾往臺上送大洋,讓她買好吃的補養身體。於紫雲後被北京三慶園挖走 , 成為該園主角。可惜她英年早逝 , 終年只有29歲。(待續)

注3:江上行著《京劇票友》,前言第2頁,古吳軒出版社1994年出版。

甄光俊:地方戲曲在天津的發展軌跡「中」

作者簡介:甄光俊:當代著名戲曲史論學者,筆名童稚、嶽安,原籍寧河縣蘆臺鎮,1941年生人,1958年從天津市戲曲學校畢業後,保送河北大學中文系進修。歷任天津河北梆子劇院輔導員,小百花劇團琴師、編劇,天津市戲劇研究室主任、《藝術研究》編輯部主任,天津市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曾經擔任天津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天津大學兼職教授、天津唱片研究會秘書長,《藝術研究叢書》《天津近代名人叢書》《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天津卷》《中國梆子戲劇目大詞典》《中國地方戲改革紀實》等編委,1998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聘為文史研究館館員,至今。現任天津市非遺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天津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天津市藝術史學會顧問,天津戲劇家協會榮譽理事、天津市南開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天津文史》編委,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早年改編、創作現代戲《槐樹莊》《一塊銀元》《春滿草原》《同心樹下》等劇本;出版《河北梆子在天津史述》《中華戲曲·河北梆子》《甄光俊戲劇文匯》《甄光俊與津沽文化》《滿園桃李競芳菲》《臺前幕後的悲淚歡歌》《河北梆子女伶志》《戲外有戲》《袁寒雲簡傳》《韓俊卿傳》《孫菊仙傳》等專著;主編《天津近代十大戲曲家》《河北梆子聲腔音樂論文集》;上世紀80年代擔任《中國戲曲志天津卷》主要撰稿人,獲文化部、中國文聯、國家民委聯合頒發“全國集成史志編纂成果個人獎一等獎”。為《中國梆子戲劇目大詞典》《中國音樂詞典》《京劇大百科全書》撰稿人;在《戲曲藝術》《中國戲劇》《中國京劇》《文史精華》《縱橫》等20餘種中文核心期刊及省市級期刊或文史類期刊以及各類叢書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分別獲全國或省部級獎:在人民日報、天津日報、今晚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檔案報等種報紙發表戲劇評論、藝術研究、文史考異、人物評傳等數百篇,總計500餘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