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紅樓夢索隱》的著者王夢阮是寶坻李熙的筆名

紅學史上有一個“索隱派”,索隱派有一部重要的著作《紅樓夢索隱》,作者王夢阮、沈瓶庵。關於王夢阮和沈瓶庵的生平,似無人知曉。要說《紅樓夢索隱》是民國時期出版的書,作者不應該神龍不見首尾,尤其是這樣有影響的著作,作者更不應籍籍無名,但王夢阮就這麼“神秘”。

宋健:《紅樓夢索隱》的著者王夢阮是寶坻李熙的筆名

近來蒐集寶坻鄉賢著作,竟有意外發現:據《河北通志稿》(2516頁)“文獻志藝文”轉引《寶坻縣誌》,李熙著有《紅樓夢索隱》,並介紹李熙生平經歷雲:“熙,字明甫,菡孫。王夢阮者,其著書之託名也。光緒戊戌考取經濟特科,學部參政。”這個材料太簡略了,在這裡梳理、補充一下:李熙,字明甫,出林亭口李氏,李菡之孫。以王夢阮為筆名著有《紅樓夢索隱》,曾在學部任參政。這個材料的來源為《寶坻縣誌》,是哪本、誰主持編纂的《縣誌》?據老宋同學所知,《寶坻縣誌》現存的有“康熙志”、“乾隆志”,以及近30年來出版的“吳靜順主編”和“張殿成主編”的兩本新志。難道在民國期間曾經編纂、出版過“民國志”?這可大有追索一番的必要。一旦發現真有這樣一部志書,當隆重慶祝一下。

宋健:《紅樓夢索隱》的著者王夢阮是寶坻李熙的筆名

不管怎樣,《河北通志稿》一書,白紙黑字,記下了在不知誰著的《寶坻縣誌》裡有這樣的一條記載,這是個值得注意的線索,沿著這個線索,或許真能把“王夢阮”弄清楚呢。

所謂“經濟特科”是清朝光緒間在正常的科舉考選之外,為選拔人才,特別設立的科舉考試,故稱“特科”。這個建議,是由時任貴州學政的嚴修於“丁酉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提出的,被採納了。“戊戌年”(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下詔舉行,以備推行新政,後因“戊戌變法”失敗而中止,以後,一直拖到“辛丑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才付諸實施;光緒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又舉辦了一次,這一年,李熙,以名列第三高中,算來還是探花郎吶。據本年《欽定經濟特科考取人員名單》,說李煦,字明浦,寶坻人,則《河北通志稿》所說李熙考取“戊戌特科”是不準確的。又“字,明甫”,也不確。李明浦,後來到山東作了“候補道”,可能一直沒有正式被補為道臺,就在濟南創辦了《官話日報》,成了一名“新聞工作者”。據有關資料記載,李明浦還著有《教育史》,此書或其為“學部參政”時所著乎?

宋健:《紅樓夢索隱》的著者王夢阮是寶坻李熙的筆名

《官話日報》創辦於1906年3月,是濟南頗有影響的報紙之一,以新聞和政論為特色。這份報紙,據稱,山東省圖書館有收藏,研究山東近代史和報刊史的著作,偶爾有介紹和引用。李熙既為《官話日報》之負責人,應該在上面發表過文章。都發表過什麼文章?有沒有關於《紅樓夢》的文章?可惜老宋同學暫時沒有去山東圖書館的機會,無法核對一番。盼望有條件的網友,留心一下,或許會有讓人驚喜的發現。因為從情理上推斷,李熙具備熟讀《紅樓夢》的條件,也應該具備寫作《紅樓夢索隱》的能力。

與李熙同時在山東做官(或候補)的還有李庶、李黯,均出林亭口李氏,號稱“寶坻三李”,聞名歷下。李庶,字勤可,又作晴可,舉人,有《頯齋詩存》,近被老宋同學搞到,正在整理、研究。

宋健:《紅樓夢索隱》的著者王夢阮是寶坻李熙的筆名

1947年《中和月刊》第7期載“過隙”《明湖客影錄》一文,曾述及“寶坻三李”在濟南的行跡,略雲:“其以客久為眾客資藉,卜居湖上,遂為客中賢主人者,一時盛推李明浦。李氏多才,曰明浦李熙,曰石可李黯,曰勤可李庶,同時稱寶坻三李,而明浦尤卓出。山東官報,其所主辦。明浦多識,善談諧,新舊學家皆與之恰,既由諸生薦試經濟時特報罷,則以報館養名高,交通英俊。當光緒甲辰山東所派留日速成師範生回國組織教育會,熙實與共籌議。又設明溥書局,譯刊新籍。儼然為一時學人盟主。石可(三李之一)長於大略,富經世之計,于山東農工商業,多所規劃,山東商會,為其所創設。惟勤可(三李之一)早死,詞銘終於部員,較少表見,而文采流耀當時。”云云。所疑者,李熙明明是高中經濟特科第三名,這裡卻說“由諸生薦試經濟時特報罷”,報罷者,名落孫山也。難道此李熙非彼李熙乎?或者,報罷乃用“作罷”之意乎?意謂特科雖然高中,並未任以官職乎?

宋健:《紅樓夢索隱》的著者王夢阮是寶坻李熙的筆名

剩下的問題是:那本神秘的《寶坻縣誌》裡記載的王夢阮是寶坻李熙筆名的依據是什麼?我們總不能只靠這一條孤證,就論定王夢阮就是李熙的筆名或化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