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台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落地 以創新推動郵政普服業務

8月9日,中郵速遞易攜手中國郵政在北京新風南里中直社區落地智能信報箱服務,這是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在北京地區的首次落地,也是中郵速遞易繼全國上線智能快遞櫃寄件功能之後,對物流兩端的再度佈局。標誌著中郵速遞易將以科技創新力量,變革傳統信報箱,加速郵政普遍服務標準的落地。

北京首臺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落地 以創新推動郵政普服業務

圖: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在北京首次落地

國家郵政局普服司各級領導,及調研員人等進行首臺智能信報箱落地北京的參觀體驗檢查工作。中郵速遞易渠道副總、經營副總及智能信報箱事業部負責人等一行人陪同出席智能信報箱落地活動。

全面升級傳統信報箱,中郵速遞易挖掘社區交付模式

據介紹,傳統的信報箱作為社區的公共設施之一,是人們接收書信、報刊的重要載體。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生活的改變,信報箱的普遍服務功能逐漸弱化。據初步估算,傳統信報箱的平均利用率不足10%,亟需升級換代!此次落地的智能信報箱正是基於這一行業痛點,對社區傳統信報箱進行的一次全面升級。

具體來看,在功能上,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整合了智能快遞櫃產品與傳統信報箱的優良特性,改變傳統信報箱功能單一的形式,集收包裹、信件、報紙等為一體,以24小時不間斷服務,推出社區交付的全新模式。而且為滿足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中郵速遞易還在技術和投遞方式上進行了革新。其中,在技術上,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實現了與郵政報刊系統的對接,通過報刊訂閱數據,實現自動匹配。而在外部信息上,則聯合物業,核准、採集用戶基本信息,實現到件通知。這意味著,用戶手機上收到的不僅僅是快遞短信,也有可能是收取信件、報紙的信息。

另外,智能信包箱還能夠實時記錄、回傳投件及取件信息,進行可視化跟蹤監控。更有逾期件超期提醒、信報格口靈活匹配等智能化功能。如果多天沒有取出信件報紙,有可能將會被轉移到較大的共享信報箱格口中……這將使得智能信報箱的資源得到合理分配以及最大化利用。更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傳統信報箱在交付上依賴於箱鎖開關,智能信報箱作為智能終端,用戶在交付上更簡單,大數據的應用還將有一定的防盜功能。

北京首臺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落地 以創新推動郵政普服業務

圖: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全新變革社區交付模式

在投遞方式上,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則推出了按地址投遞和按報刊種類投遞兩種投遞方式。按地址投遞是指投遞員可以按實際地址門牌投遞到相應的格口。這意味著,投遞員可以一次性選擇多個門牌地址,批量投遞,大幅度提升投遞效率。與此同時,當某一個門牌有未取走記錄,再次投遞時會投遞在原格口,保證用戶只打開一次。如果原來的用戶信報格口容量飽和,系統就會自動匹配至包裹副櫃的大、中、小格口內,並自動展示上一次投遞記錄,讓格口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設計也更加人性化。

按報刊種類投遞則是針對定期訂閱的報刊類投遞,智能信報箱的系統與報刊訂閱數據進行對接,並通過算法與信報箱三級地址自動匹配到戶。而且,投遞員還能根據系統數據選擇報紙、期刊種類,進行批量投遞,大幅度提升投遞效率。

總得來看,在眾多優勢與創新的基礎上,中郵速遞易將對社區交付模式和社區經濟帶來的改變。也因此,中郵速遞易的智能信報箱一經落地,就受到不少用戶的青睞,有市民表示:“以前對信報箱用得少,這一以改造升級後,智能信報箱的用處就大了,以後水電費單、快遞包裹等等都可以投放進去了,而且還不用鑰匙,只用取件碼就能打開,很人性化!”

背靠中國郵政獨家優勢,中郵速遞易進一步落實郵政普服標準

新《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對郵政普遍服務的業務範圍、郵政設施、服務時限、服務環節、用戶投訴和申訴賠償等內容作了明確規定,部分關鍵指標較原有標準有大幅度提升。而智能信報箱的落地實施,將物流末端的最後一公里變成最後10米,離用戶更近,為用戶帶來了距離更近的服務,讓郵政踐行普服標準有了一大落腳點,在物流最先和最後10米的配送難題上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因此,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的佈局也得到了中國郵政集團的大力支持,作為國內最大、網絡服務最廣的郵政服務集團,大力推進物流末端服務,落實郵政普服標準始終都是中國郵政集團的便民策略。在中國郵政集團優勢資源的推動下,中郵速遞易不僅將進一步擴大業務佈局範圍,還將成為推進郵政普服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2018年的國辦一號文明確指出,政府將大力支持推廣智能投遞設施,支持傳統信報箱改造。這意味著,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作為社區基礎設施在政策上得到了國家的支持,智能信報箱在落地佈局等方面自然將進一步加速,這也是中郵速遞易提升郵政新普服業務的一大助力。

在此背景下,智能信報箱的前景也更加值得期待。中郵速遞易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郵速遞易智能信報箱還將進一步整合中國郵政資源,通過與郵政、EMS聯合,進一步發揮中郵速遞易邁入國家隊後的獨特優勢,發力廣告整合、寄件、派件、郵樂購、農村電商等業務,為業務向全國推進,深挖各項業務城市特色落地運營積累經驗。

有業內人士曾暢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智能信報箱會承擔起更多的社區功能:“未來,當你走到小區裡面,智能信包箱會被頻繁使用,他不僅侷限於收寄信函文件、報刊的功能;或許能擁有冷熱鏈的加工處理能力,也可能成了一個新零售小貨櫃,各種生活用品都可以寄存在此處。而在社區服務上,還或許能反饋家庭住戶用水用電情況,更有可能像是立體停車場一樣,可以擴展、反轉,甚至也能縮小和變大……總之,智能信報箱的未來絕對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社區基礎設施,甚至比傳統信報箱曾經所扮演的角色還要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