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少錢 我加300元!"公寓收房都這樣玩?

規模是一劑強心劑,運營便是日久天長的營養針。

(來源:邁點網-邁點空間租賃訊 Janet)

長租公寓房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目前房企鍾愛的集中式整體建築,另一類則是散佈在各個小區裡面的分散式房源。發生在集中式公寓中的規模之戰,分散式中同樣存在。近日,便有房東在一網絡社區中將自己所經歷的“房源被提價”這一事件寫了出來。不禁讓人疑惑,如果較大的品牌公寓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競爭房源,那麼小型公寓運營商難道就真的“坐著等死”了嗎?

反正比你多300元

7月中旬,北京市的一位陳先生(化名)將自己目前閒置在天通苑西二區的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掛在58同城上面,打算出租。

而接下來的“中介搶房大戰”,令陳先生更是哭笑不得。陳先生表示,自己心理預期價格在7500元每月,而在經過兩家品牌公寓收房人員的三輪抬價之後,每月成功漲價3300元,達到10800元每月,房租每年漲2%。陳先生還說道,競爭非常激烈。其中一家收房人員為了確保收到房源,放下狠話“不管對方出多少,(自己)都多加300元”。

在陳先生將這件事情以帖子的形式發佈在一個社區之後,引起熱議,一位網友回覆道:我家周圍,正常7500元到7800元一個月,中介現在9500×11個月大規模收。還有一位網友則表示:2年前自己就發現是這個套路,去年過年鄰居的2居出租市場價5k—5.5k開始自己談可能都願意出5k左右,結果中介直接給8k租3年,鄰居心動了租給這位中介。一個星期之後這位網友就在中介的朋友圈看到他家房子:客廳做了隔斷當3居分租,整租9.5k。

價格戰之下,最先退場的人是誰?

這樣的價格戰,直接影響的是長租公寓的租客,房租不知道怎麼就漲價了。這個鍋,房價不背,最終只有選擇價格競爭的品牌方來背。

面對日益上漲的收房價格,對於以分散式房源為主的品牌公寓而言,有可能是最大的傷害。對此,蘑菇公寓聯合創始人龍東平分析道:“長租公寓的盈利模式其實很簡單,房租差價和管理費,屬於傳統的重資產模式,其最重要的在於成本的管控,例如收房成本、裝修成本和管理成本。”對於運營商而言,無論是成本的哪一環,都是最最關鍵的一環,即便在目前,第一環節就有一點失控的表現。

隨著長租公寓走上風口,資本、政策的紅利接踵而至。對於那些備受資本青睞,同時又能積極跟上政策的腳步的幸運兒而言,不過是一場綻放資本光芒的比賽。但是,對於那些以區域型“小而美”的地方長租公寓運營商而言,是該拼死拼活試圖“蚍蜉撼大樹”呢?還是乖乖經營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但無論如何這幾類公寓運營商都將面臨先行退場的局面。

過分迷戀資本的力量

首先小型公寓運營商沒有大品牌那麼強的負債能力,所以要降低負債率,不要過於迷信於資本的力量。2017長租公寓陣亡名單中的好熙家公寓便是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而對於其租賃的房源房東,也有部分的底租和物業費未結清,甚至未完成交接,公司就已經人去樓空。

試圖抱上巨頭的大腿

對於部分小型分散式公寓運營商而言,做好自己所在社區的運營。在自己已有的小區努力收房,把在那個小區的份額做大,賣給巨頭。有一個成功的案例,2017年 8月行業龍頭魔方公寓入股收購了 V客,作為主打中低端市場的V客,這與魔方公寓以中高端白領為主要目標人群的定位恰好形成補充。而這一收購也代表著公寓行業未來的一大趨勢,行業集中度會逐漸提高,而行業龍頭通過收購小品牌擴展房源,補充產品線,從而進一步鞏固其領先的行業地位。

做好“小而美”成就自我

轉型走精品路線,行業巨頭走的路線多為走規模,做好產品標準化。選擇另闢蹊徑,做小而美的細分領域。有一個被收購的青年公寓,正是因為其做好了細分領域的運營而被行業看中。成立於2015年的FUNX 青年社區,開發了成都首家集中式青年公寓,為同性戀群體提供高品質的居住空間、租後服務及公共休閒娛樂等附加價值,順應了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時代旋律,FUNX青年社區迫於市場壓力和幸福居合併。

分散式公寓的競爭只到這一步?

那麼規模便是分散式公寓的最終生死門檻了嗎?

在接受記者採訪中,陳先生道出了另一個隱情。其中一位公寓人員對他說,他們融了一筆錢可以高價代理和運營租房,已經掌握的多少套房源數據,以後可以拿著這些數據再去講故事融資。

拿到資本,高價代理房源,再次獲得資本,最後以更高的價獲得市場。一旦失去了資本在底部的支撐,在這一基底之上的長租公寓城市還將繼續存在嗎?畢竟還有不少長租公寓是在有資本的情況下,戛然而止的。

同樣是以青年白領為主要受眾的GO窩公寓,在2016年年底在獲得300萬天使輪融資後,提出將繼續走 A輪融資的程序。但在2017年年底,其官方網站已經停用,通過電話也無法聯繫到負責人,其官方微信也在 2016年12月底停止更新。令人惋惜的是,截止到2016年8月,這家公寓曾已被認為是目前國內行業內發展最快的品牌公寓之一。

對於更多小型公寓運營商而言,其實公寓的競爭怎麼可能會只有規模這一層?例如最令公寓人頭疼的運營,以及各類相關政策的適應等等,如果說規模是一劑強心劑,那麼運營便是日久天長的營養針。如果打好了強心劑,日常缺乏營養,會有一個健全的體格嗎?長租公寓的運營也就是這麼一個道理了。如果你對於小型分散式公寓的存活方式還有什麼其他的觀點,不妨在留言中與我們一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