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這個易扶點 有個農家小私塾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早起疊被抹布擦,衣物用品別亂搭……”

8月15日,塔山社區聚福新苑又響起孩子們唱童謠的聲音,這裡是六枝特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牂牁大道安置點,從6月19日開始,來自六枝特區的13個鄉鎮的搬遷戶已經陸續入住,目前已有935戶,4623人。

隨大人搬遷而來的很多孩子在9棟2層,一個簡陋的半開放空間,上了半個多月的小課堂,開開心心度過他們的暑假生活。

這也是六枝特區團委聯合六技特區安監局在小區分棟樓打造的聚福新苑“青創匯”活動陣地。“涼都青創匯”是由共青團六盤水市委員會提出的,通過“互聯網+團組織”的方式,採取線上發力,線下聚合的運營模式,打造集工作網、聯繫網、服務網“三網合一”的涼都網上共青團。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為了讓搬遷群眾更好、更快適應小區環境,“青創匯”藉助層樓空間的空地,建立了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據介紹,從7月30日開始,“青創匯”針對小區內的孩子,免費開展每週三天的輔導課,早上2個小時的課堂時間,上語文、數學、英語的知識,穿插安全知識競答的小環節;下午帶著孩子學習一些文體類課程,進行有關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高空拋物等方面知識的教育。

“從附近學校淘來的不用的桌椅,每次開課至少有50多個孩子來這裡學習。因為場地和資源有限,我們用印有斑馬線條紋的塑料紙鋪在地面上,模擬過斑馬線,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共青團六枝特區委員青農工作負責人楊正秋說。

只見孩子排成小隊伍,在志願者老師“紅燈停,綠燈行”的提示中,齊齊走過“斑馬線”,“乘坐車輛要注意,手頭不能往外伸。”一條五顏六色的“彩虹路”,上鋪展著一些安全提示宣傳語,在老師的講解下,孩子們口唸一句,腳邁一步,興致勃勃地挪動。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 ■■■■

在一個圖書角,“圖書漂流公約”幾個大字十分醒目,“青創匯”將捐獻的圖書放置在圖書角,不設借閱登記,小區內的居民只要需要均可借閱。圖書漂流記錄表上,歪歪斜斜的寫著書名和借書人的名字、居住樓層、借閱日期和歸還日期,整齊的書本,稚嫩的筆記流露出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覺、自律性。

“一開課就讓女兒過來了,我們沒有文化,老師能教她做暑假作業,在這點多學點知識我們家長放心又開心。”36歲的張小坤說,在今年7月他們一家7口從新場鄉白果村搬來新家,對他來說新生活剛剛開啟。

張小坤告訴記者,現在他在附近的建築工地上班,孩子有老師輔導讓他很安心,他的妻子還通過“青創匯”收集的就業崗位信息,找到了一份工作手套加工廠的工作,並被告知近期將接受技能培訓,每天還有60元的補助。“我們對未來是充滿信心的。”張小坤語氣篤定。

值得一提的是,居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安置點8月底將完成全部入住工作,目前,社區正在引入六枝特區啟航紡織有限公司和恆威電子廠,為入住搬遷戶提供就業崗位,讓搬遷群眾享受安居樂業的新生活。

六枝这个易扶点 有个农家小私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