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連續兩個月價格上漲,到底是自然災害還是大勢所趨?

近期的菜價上漲得有些離譜

近期的菜價上漲得有些離譜。”平常吃的菜基本沒有一斤兩塊錢以下的了。”近期在北京、濟南等,不少市民表示進入七八月份後,特別是近一週時間菜價上漲明顯。

濟南市民張德順說:“不少菜漲價太快、價格太高了,比如菠菜到了10元/斤,好點的芹菜也得4元/斤。”濟南歷下區棋盤菜市場一位商戶也告訴記者,自7月底以來很多蔬菜價格都在上漲,最近幾天由於颱風降雨的影響,綠葉蔬菜價格上漲得尤其厲害。

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佈的監測數據,從7月初至8月下旬,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已連續8週上漲。今年第34周(8月17日至8月23日),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3.44元/公斤,環比上升7.4%,同比上升13.9%。

作為蔬菜重要產區和“中轉站”的山東省壽光市,近期受颱風和強降雨影響,受災嚴重,當地批發市場蔬菜價格也明顯上漲。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監測數據顯示,蔬菜價格指數自7月28日的98.52,一路上漲至8月25日的161.43,其中8月20日至23日,快速上漲26.47點。

菜價連續兩個月價格上漲,到底是自然災害還是大勢所趨?

高溫及颱風等天氣因素推動菜價上漲

菜價上漲大勢所趨,但是不能光漲菜不鼓錢包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七八月份蔬菜價格普遍上漲和高溫、颱風天氣有關。但是不禁讓人擔心,現如今環境惡化的趨勢大有不可避免之勢,高溫極端天氣近年來頻繁發生。在這樣的條件下農民種地發生減產絕收的風險會逐年增加,極端天氣自然災害人能跑,地裡的莊稼可沒法跑啊。那麼農民也就只有提高農產品價格來以對沖風險。但這又勢必導致城市居民生活成本提升,CPI上行壓力極大。

從長遠角度我們必須對環境問題作出切實可行並且有長遠的規劃,而絕不能是出現問題才去解決問題,必須防範於未然。防災減災必須以警鐘長鳴的形式落實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農業保險制度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到每一戶農民。並且允許農產品彈性價格的存在,保證農民的經濟利益的同時還需要增加市民的可支配收入,減少居民負債率(具體都什麼東西?你懂得)就像李克強總理的新年願景:讓百姓的錢包鼓起來!這涉及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絕不能無所作為聽之任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