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189年歷史的傳統手工麻紙坊


鄭變和,山西沁源縣中峪鄉渣灘村人。老鄭家的麻紙坊已有189年的歷史,他是這座紙坊的第五代傳人。手工麻紙作為中國傳統手工紙的傑出代表,雖然比“蔡侯紙”晚了近千年,卻與其在製造工藝上一脈相承。學藝30多年的鄭變和說:“麻紙生產工藝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流程複雜,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度要求都很高,是其他紙類生產所難以相比的,更難以被現代化技術所替代。”|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蘇航|本期攝影:張海

渣灘村及周邊村莊的村民歷來就有種植麻類植物的習慣,這種作物纖維均勻、易提煉、成漿率高,加之村旁石山中流出的清冽泉水,成為手工麻紙製作的“不二法寶”。由這兩樣原料製出來的麻紙拉力大、韌性好、紙面平整、使用時間長,在麻紙上書寫的地契、房契、買賣契等,歷經百年依舊字跡清楚,墨不褪色。如今種植麻已經不多,這是購買回來的。

剁麻,即把麻切割成小於1寸的短丁。與“皮實”的成品麻紙相比,手工麻紙的製作工藝則略顯“嬌弱”。雖然製紙技藝世代相傳,卻沒有絲毫參照標準,剁料、蒸料、上灰、洗麻、碾麻、下池淹紙、壓紙、曬貼紙,一道道工序全憑經驗和手感,練就精湛的手藝不僅要靠長期實踐,還要有悟性。


蒸料用的灶臺。麻經過切割後,要在柴灶鍋裡蒸,加強纖維韌性。當年一手創辦紙坊的鄭氏先人,均是當地赫赫有名的造紙名匠,在他們的努力下,這門造紙手藝在家族中一輩一輩地傳了下來。

蒸料過後,要在這個石槽裡充分碾磨,淺白色麻紙還要攪拌白石灰進行褪色。

碾壓過後的糊狀麻在特製池內洗去雜質。

這道工序叫做洗麻。

制好的糊狀麻加水調製成麻漿,儲備在作坊裡的小池內,就可以開始做紙了。

竹簾抄紙前須沾水溼潤。

抄紙,這是製作麻紙工序中最關鍵的一部,“抄”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成品麻紙的薄厚和均勻度。

今年62歲的鄭變和是這座紙坊的第五代傳人。據他回憶,紙坊最興盛的時期,要數他爺爺鄭繼傳經營之時,當時麻紙不僅是裱糊頂棚、門窗及社火表演中獅子頭、龍頭的最佳材料,更是學生們寫仿、練字的理想用紙。

用竹片刮齊兩側毛邊。

老鄭一邊忙活一邊告訴攝影師,這道工序叫做起竹簾。

正在摞紙的老鄭。

揭開竹簾,留下溼狀態的麻紙。

這摞溼漉漉的麻紙大約30張,積累到100張以上就可以壓水分了,鋪上木板,木板上再壓上重量適中的石頭,經過24小時的擠壓,溼麻紙的水分會擠壓掉八成以上。

擠壓過水份的麻紙就可單張揭開了。

操作人員小心的將麻紙揭開。

將揭開的麻紙一張一張貼到室外的石灰面的牆上。晾乾後,麻紙就算是成品了。

老鄭查看成品麻紙纖維的緊密度。立石碾、洗麻料池、淹紙池、淹紙架、淹紙簾、曬紙架、曬紙刷、蒸料鍋、垛麻斧,鄭變和紙坊中,被漫漫歲月鐫刻出一道道斑駁印記的麻紙生產工具,無言地訴說著手工麻紙彼時的輝煌與現如今的落寞。

製作好的成品麻紙。面對手工麻紙的困局,鄭變和既迷茫又無奈,但他並沒有氣餒,始終抱著一股信念,他不能讓這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為此,他不僅將這門手藝傳給了兒子,更有信心在政府的支持下把紙坊堅持辦下去,讓這門傳統技藝得以原汁原味的保存與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