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爲企業所得稅太高發愁?稅籌方案這樣做,節稅可達50%以上!

合理的稅務籌劃有助於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和投資方向。企業根據稅收的各項優惠政策進行投資決策、企業制度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等,儘管在主觀上是為了減輕稅收負擔,但在客觀上卻是在國家稅收經濟拉桿的作用下,逐步走上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合理佈局的道路。

還在為企業所得稅太高發愁?稅籌方案這樣做,節稅可達50%以上!

稅收籌劃的現實意義

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有利於減少企業自身的“偷、逃、欠、騙、抗”稅等稅收違法行為的發生,強化納稅意識,實現誠信納稅。

2.有助於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和投資方向。

3.有助於提高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尤其是財務和會計的管理水平。

4.有利於完善稅制,增加國家稅收。稅收籌劃有利於企業降低稅務成本,也有利於貫徹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有機結合,從而增加國家稅收。

還在為企業所得稅太高發愁?稅籌方案這樣做,節稅可達50%以上!

合理避稅的方法:

一、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稅,對可以予提的費用進行予提,增加了成本。

二、對設備採取快速折舊法來,來降低當期所得。

三、採用“分灶吃飯”的方法,將業務分散。

原來一個公司名下做的業務分成2-3個公司進行處理,這樣既可以增加成本攤消,又可以降低企業所得。同時因為成本渠道有所增加,多個公司的總年利會進一步降低,很多成本已經重複攤消和予提了,其節約下來的稅收更為可觀。

還在為企業所得稅太高發愁?稅籌方案這樣做,節稅可達50%以上!

四、採用“高稅區往低稅區”走的方式。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區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園區對註冊企業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40%~50%扶持;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40%~50%給予扶持;通過入駐園區,企業節稅比例可達50%以上。個人獨資企業(營改增)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個稅稅率為2%;總稅負最高5.2%。

還在為企業所得稅太高發愁?稅籌方案這樣做,節稅可達50%以上!

案例分析:

一家以軟件研發為主要業務的科技公司,500萬高額無票成本無法解決,25%的企業所得稅+20%的股息紅利所得,企業所得稅總稅負500萬*25%=125萬,個稅(500萬-125萬)*20%=75萬,合計200萬,面對如此高的稅負,通過註冊在我市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500萬與此企業發生業務關係,合規無票成本為軟件研發費、技術服務費、技術諮詢費等,完稅合規,綜合稅負5.2%,500萬利潤,總稅負降至26萬。

還在為企業所得稅太高發愁?稅籌方案這樣做,節稅可達50%以上!

五、借用“高新技術”的名義,享受國家的稅務優惠政策:有2免3減

2008年1月1日之後完成註冊登記的國家需要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可以將公司的其他業務和產品套入“高新技術”的行列—搭順風車。

還在為企業所得稅太高發愁?稅籌方案這樣做,節稅可達50%以上!

六、借用“外資”的名義對企業進行改制,各個地區對外資企業都有稅務優惠政策。

七、使用“下崗工人”和“殘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國家的稅務優惠政策,如新三板公司金源新材。

八、和學校的校辦工廠“聯合”,校辦工廠在稅務方面國家是有特別優惠政策的。

以上都是在企業具體運轉中可以採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業避稅方法,其實中小微企業在實際操作中會選擇許多不合理的避稅,但這是建立在政府監管力度不足的前提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