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怎樣靜心

生活中怎樣靜心

生活中怎樣靜心

史飛翔

早期禪宗有這樣一樁公案:達摩面壁。二祖立雪斷臂雲:“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摩雲:“將心來,與汝安。”祖雲:“覓心了不可得。”摩雲:“為汝安心竟!”達摩安心意在告訴我們,煩惱本空,罪業本無自性,識心寂滅,沒有妄想動念處,就是正覺,就是佛道。一個人如果能夠保持一顆平靜不亂的真心,佛性當下就會開顯。

何謂“靜心”?靜心就是將心安靜下來。老子曰,“清靜為天下正”、“致虛極、守靜篤”、“清靜無為”、“致虛守靜”;莊子言,“恬以養志”;諸葛孔明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澹泊無以明志”。靜心,靜氣,靜觀、靜坐,靜思;“靜夜悟道”、“靜中觀心”、“靜顯本體”。靜者,思通千載,心遊萬仞也。心靜則無慾,無慾則平和,平和則順達。

人最難得就是靜心。人一旦入了靜,即可無妄無慾,無怨無悔,跳出名韁利鎖,任憑一生淡泊。靜不僅是一種心理的狀態,更是一種精神的境界,是一種崇高,是一種理想,是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大徹大悟之後的一種清醒和智慧。

遺憾的是,今人對靜心大多置若罔聞。不是不知理,而是無暇顧。現代社會的最大特徵就是忙。——忙,盲,茫,成了今天的眾生相。但是憑心而論,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無不是嚮往寧靜。所謂幸福,無非是靈魂的安寧。生活的本質就是平靜。“心地平靜,青山綠水”。平靜即淡泊,淡泊即不妄,不妄就能幸福。

那麼,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靜心呢?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做起。

一、要有形而上的思考

《易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要靜心首先要從思想層面上解決那些困擾人生的根本問題。如: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為人生找到一個支點和方向。哲學家康德曾說,“有兩種東西,我們對它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所喚起的那種越來越大的驚奇和敬畏就會充溢我們的心靈,這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確如此,一個人只有做到驚宇宙之神奇,思蒼穹之奧妙,探人生之本真,感生世之哀樂,方能意識到自身的渺小,從而對世界保持一種敬畏之心。

二、要有哲學的眼光和頭腦

黑格爾說過,一個國家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宇沒有佛像。對於個人同樣如此,“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意義”。哲學是智慧的學問。哲學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人生的真諦。要靜心就要多少懂一點哲學。

三、要有宗教的情懷

宗教作為人類叩問世界的一種形式它對於人自身的存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曾說過:“宇宙的宗教感是科學研究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在我看來,宗教是目前人類所能觸及到的最高智慧。人要認識世界僅靠理性與邏輯是遠遠不夠的。宗教的強大生命力源於它對世界和人生執著的探求。宗教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解釋世界、解釋人生。宗教的力量來自它對人自身的關懷,一種終極的關懷。宗教關注的是整個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宗教能夠給人以科學的眼光、哲學的頭腦以及一顆博大的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之心。宗教的本質就是教人如何在繽紛陸離、變幻莫測的塵世,在驚濤駭浪、漂泊不定的人生中,尋找一個信念的支撐,建立起一個“精神的家園”。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是大海上的一次航行的話,那麼宗教信仰就如同一座燈塔,指引著人衝破迷霧,饒過暗礁,安全的抵達人生的彼岸。

四、要接觸文學藝術

就本質而言,文學藝術與宗教一樣是一種壓根就不存在的“真實”。但它卻是人類的一種有意識的自我欺騙、是人類用以拯救自己的一種自救行為。文學藝術是逃避現實的一種理想場所。文學藝術可以軟化人的心靈。文學藝術可以喚起人的同情、悲憫與人道主義精神。文學藝術可以使人建立起一種崇高感、使命感。生命中有了文學藝術的感染薰陶,生活就不至於那麼枯燥無味,人就不至於無所事事、不知所從。

五、要學會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做人的養分

儒釋道三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精髓。儒釋道作為一種文化命脈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和血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寶庫。儒家剛健有為,積極入世,以天下為己任,提倡“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佛家萬事看空,消極出世,慈悲為懷,普渡眾生;道家清靜無為,返璞歸真,以柔克剛,安時處順。“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是中國古代士人的修行處世之道;而“入於儒,出於道,逃於佛”則是中國古代士人的精神生活藝術。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有這樣一個基本的認識:“以易生智,以道養命,以佛開悟,以儒修身”,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世用,以老子思想來謀身,以莊禪思想來修心(娛樂)。對此,南懷瑾先生有一個精彩的比喻,說:“儒家是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沒有精神食糧;佛家是百貨店,像大都市的百貨公司,各式各樣的日用品俱備,隨時可以去逛逛,有錢就選購一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一番,無人阻攔,但裡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東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這裡,我想強調一下佛教。佛教雖說產至印度,屬外來文化,但佛教從它踏上東土的第一天起,無時不在尋求著“中國化”、“本土化”。禪宗的創立即是最好的證明。佛教的傳入對儒家和道家影響很大,它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沒有佛教,中國的傳統文化就不會保留的如此完整。然而,世人對佛教多有誤解,認為佛教是迷信。豈不知,佛教本身是無神教,對宇宙人生有著獨到的解釋。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稱讚佛教徒處在人類辯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愛因斯坦認為佛教的“知覺了知”是“一切真正科學的原動力”——“如果說有哪一個宗教可以應對於現代科學要求的話,那一定是佛教了。”孫中山先生也說:“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

六、要學會使生活藝術化

現代作家周作人在文章中這樣說:“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 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同樣,林語堂先生一生都在倡導一種“人生的藝術”。他說,中國人最懂得生活的藝術。他們常常是白天工作、晚上看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朱光潛先生說:“我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裡,我把自己擺在前臺,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塊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裡,我把自己擺在後臺,袖手旁觀在那兒裝腔作勢。”有道是:“上場應念下場白;看戲無非做戲人”。既然天下事無非是戲,世上人又何須認真?我們姑且“白天工作、晚上看戲”,靜靜享受那人生的盛宴。

七、要學會樂天知命

同樣是人,有人既蠢且愚卻官居王侯,有人才大如海卻終生落魄;有人碌碌無為卻飛黃騰達,有人孜孜以求卻窮困潦倒。你可以不信命,但卻無法否認命的客觀存在。《論語》裡有一句話:“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孔子也說,“五十而知天命”。作家賈平凹說:“如果上帝註定你是一隻勺的的話,無論你多麼勤快,都是舀不過桶的。”的確是這樣,任憑我們多麼努力,人生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無法企及、無法超越的。所以,在一些時候,特別是當我們求而不得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樂天知命。“知命”是要我們對宇宙自然抱有一種敬畏之心;要面對現實,識事務;要學會“順生”。“強漢不能與天爭。”知道命,就不會怨命,知道限制,就不會逞能。

八、要學會練習死亡

中國人向來是忌諱死。這從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就能看出。但是事實上,一個人在任何年齡、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死去。對於個體人而言,生命都充滿著變數。生固然可貴,死也並非完全沒有意義。如果沒有死,生便徹底失去了意義。生之所以珍貴就在於死與它永遠是形影相隨。假如沒有死的催促、提示,我們定會活的疲疲沓沓、沒有胃口、沒有興趣。生與死是一對孿生姐妹。生是死的結束,死是生的開始。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將自己想象成是“一個行將離去的人”,並能以“一個行將離去的人”的心態去理解和對待人生,我們還會深陷於爭名奪利、爾虞我詐而執迷不悟嗎?“天下事無非是戲,世上人何須認真”。倘若我們把每一天都當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傾宇宙之全力活於當下一瞬,那樣我們就能體會到“春有鮮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自然之趣、就能擁有“閒愛孤雲淨愛僧”的悠閒從容,就能夠在此生,活的既智慧又灑脫。”

九、要學會反省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的認識體系通常是由三部分組成:對以往知識的傳承、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以及對自我心靈的深刻反省。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反省。為此,我們要儘可能養成獨處和散步的習慣。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記日記、寫博客等方式來促使自己反省自己。

十、要有自己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哲學

“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到中庸”,一個人要想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自己的人生觀,要形成自己對人生的根本看法,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哲學。

靜心的方法遠不止以上這些,但無論是哪種歸根到底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定力、靠自己的悟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