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祖宗的智慧抨擊所謂成功學,孰強孰弱?一試便知

01.

之前十分火爆的“成功學”,記得那時候我還在上學,周圍的同學都在看著成功學,許多人看了幾本成功學,秒變道貌岸然的“成功人士”,對著周圍的人指指點點,這個沒前途,那個沒志氣。看了成功學後,他們只和喜歡成功學雞湯的人士做朋友。

當時的風氣極大,不成功,便成仁。彷彿目標已經高於了一切,超越了生活,這也是我和好友KING笑了很久的事,那些喜歡看成功學的人,每天都在心裡加強自我暗示:越努力,越幸福。朝著目標前進。目標、目標、還是目標。據觀察,那些喜歡看成功學雞湯的人,越看越上癮,越看越害怕,因為自卑和放不下。

用老祖宗的智慧抨擊所謂成功學,孰強孰弱?一試便知

02.

步入社會已經8年了,身邊也接觸了許多不同的朋友,印象深刻的是幾個生意人,他們原來生意做得不算風生水起,但小康生活卻是沒問題的,有車子、房子,但在接觸了某些成功學的書籍,某些成功學的講座還有影視後,他們的變化很大。

平常坐下來,大家會聊一下生活,各種點點滴滴,但看完後,坐在一起的時間少了,他們紛紛開始“做大”,有的甚至改行,為了成為一名“成功人士”而奮鬥,筆者說的不是故事,是現實。

那幾位追求成功的人士,紛紛失敗了,其中一個印象最深刻,叫他L吧,他把自己的積蓄投進了新的事業中,每天起早貪黑,完全是事與願違,他把房子和車子抵押給銀行,還跟親戚朋友一共借了300萬左右,再投進去,血本無歸,房車都沒了,一下回到解放前。

前段時間見到他,整個人都不好了,白天晚上都在酗酒,對待每個人都是冷冷淡淡的,可想而知,他現今的家庭完全跟幸福快樂扯不上任何關係了。

用老祖宗的智慧抨擊所謂成功學,孰強孰弱?一試便知

03.

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沒有深切體會過,這只是一句話而已。成功學,真的善於發掘人內心的貪慾,這是一個無底洞,無論你成就如何,始終不會把它填滿,它只會想要更多。

而老祖宗的智慧:知足者常樂。早在這個物質社會中,不知被拋到哪個角落裡。知足者常樂為什麼是智慧?貪婪永遠填不滿,許多人卻趨之若附,窮其一生,也填不滿這無底洞。而知足與感恩,很容易做到,這就是智慧,但許多人卻認為它是“腐朽”的產物。

用老祖宗的智慧抨擊所謂成功學,孰強孰弱?一試便知

04.

蘇格拉底說過:目標固然重要,但沿途的風光不是更重要嗎?我們去爬山,山頂是我們的目標,許多人把爬山的意義弄丟了,完全為了登頂而爬山,筆者來個假設。

兩個人一起爬山,其中一個人只為了目標前進,爬山的過程,又一股衝勁,很快登頂了,覺得不過如此,然後走了。

另一個人,也是為了登頂,但更注重沿途的過程,中途他在小溪裡感受了泉水的清涼,在途中摘到了幾種清甜可口無毒的野果子,還找到了幾顆形狀不一的小石頭,登頂後,他讚歎大自然的宏偉,他感覺不虛此行。

用老祖宗的智慧抨擊所謂成功學,孰強孰弱?一試便知

05.

人生,不止成功、事業一件事,有的人受到許多成功學的暗示後,變成了一部機器,完全不懂的享受生活,每天就是工作、目標、奮鬥、努力,光看字眼就覺得累了,還有字裡面流露出現實的辛酸呢?

許多人害怕失敗,就妄想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反之,成功亦是失敗之母。沒有不滅的王朝,就是這句話最好的代言,不懂可以看一下莊子的相對論,就知道了。

用老祖宗的智慧抨擊所謂成功學,孰強孰弱?一試便知

06.

由於害怕失敗,不斷鞭撻自己,向前進、再向前進。有的人甚至渴望成功放棄了生活中其它美好的事情,包括親情、愛情、友情,把成功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最終得到的竟然不是快樂,而是不安,害怕自己辛苦走到這一步,而崩塌,拿得起,放不下。就是這類人最好的寫照,可以說,他們根本沒獲得成功。

END

注:圖片與本文無關,僅供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