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楊光:父母要不要「富養」女孩?

“富養女孩”一直是為人父母者長期探討的話題,到底什麼是富養,為何要富養,如何富養是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

不得不承認,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所以才有那麼一句罵人的話叫做“沒家教”。可見,家庭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那麼,養育女孩,到底要怎麼養?

不如,就選擇“富養”,但請允許我重新解讀富養,即我們要從心理層面讓孩子從小就“富足”。

心理專家楊光:父母要不要“富養”女孩?

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積累心理事實的過程,她所有長大的經歷就像是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然後在故事裡她得到了怎樣的結論,這些結論印刻在潛意識裡,成為她的心理和她的認知。

案例一,曾經有一個特別漂亮的女孩走進我的諮詢室,但她來做個體諮詢的原因恰恰是她覺得自己太醜,因為她覺得自己太醜所以自卑到沒有正常的人際關係。

她走進來的時候低著頭,我看到她輪廓分明的臉上,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高挺的鼻子還有一張很性感的嘴,皮膚是小麥色的,所以很有異域風情,頭髮似乎是自來卷,所以更加的洋氣,簡直就是數一數二的大美女。

她說她特別不喜歡照鏡子,因為每次照鏡子都覺得自己太醜,看不下去。

一個大美人,卻認定了自己“太醜”,原因在哪?

這還要追溯到她6歲的時候,有一天,她聽到鄰居在閒聊的時候說:“這一家孩子也是差很多,你看二孩子不如大孩子好看,大孩子皮膚白,二孩子黑黑的像個小男孩!”

鄰居說的大孩子,是她的姐姐,二孩子就是她。從那以後,她就一直活在“姐姐漂亮,自己丑”的陰影裡。

每當父母對她發脾氣,寵溺姐姐的時候,她都會歸結於“因為姐姐漂亮,自己丑。”

“醜”,就是這個案例中的她的“心理事實”,心理事實並非等於真實和客觀,但對每一個人都極其重要,因為我們從來都是依據自己的心理事實思考和行為的。

心理專家楊光:父母要不要“富養”女孩?

案例二,一個“購鞋成癮”的女孩子。她總是無法控制自己購買各種鞋子的衝動,所以,她的家裡面堆滿了各種品牌和各種款式、顏色的鞋子。

她因購鞋花光了所有積蓄,甚至同時辦了幾張信用卡,後來因為同事的一句提醒“你這麼喜歡買鞋,是不是有點不正常?”而來到我們的諮詢室。

這個女孩從小家境貧寒,在她的成長過程裡,曾長期撿穿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舊衣服和舊鞋子,因為有一年過年想要一雙新鞋子被媽媽打罵,並數落她“家裡這麼窮,你除了給父母添亂一無是處!”

年幼的她心理太窮了,鞋子作為一種媒介讓她實實在在地感覺自己得不到滋養和愛,因此,她長大後每次買鞋子都能獲取短暫的滿足感和愉悅感,但很快又會消失,所以她會不斷通過買鞋尋求心理的快慰。最後,形成一種循環,並且越來越難以滿足。

心理專家楊光:父母要不要“富養”女孩?

案例三,一個20歲的大學三年級女生,因為失戀而兩次割腕。她說,她並不是放不下前男友,而是不再相信活著的意義。

她從小經常目睹父母“互毆”,用她的話來說他們打起架來就像無比痛恨對方一樣,她小時候特別希望父母能離婚,但他們卻糾纏了一輩子。

後來不打架了是因為她的離家出走,可從那以後他們卻開始分居,就像兩個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她自己從小就不相信愛,直到這次跟男友分手再次證明了她的觀點:人與人之間哪有什麼真愛!

她從小在父母的身上並沒有看到“相親相愛”是怎樣的,所以,她不相信愛,也很正常。

以上三位女孩都是從小未能得到“富養”的案例。

第一個女孩“窮”在在其成長的過程裡缺乏父母細膩的心理撫育。

她的父母甚至從不知道她內心是如何害怕別人說她像男孩子、說她皮膚黑,甚至也不懂得欣賞她的美,還經常開玩笑叫她“黑妮兒”,有多少孩子是在父母的“粗心養育”裡受傷的,父母從不知道。

心理專家楊光:父母要不要“富養”女孩?

因此,對於孩子的第一個“富養”,是給足孩子言語上的肯定。

讓孩子從小就確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是珍貴的,是無需跟別人對別的。

聽上去貌似不難,卻是對父母的一大挑戰,因為有些父母的眼睛是看不到別人太多優點的,甚至專門喜歡看人缺點,這樣的父母又如何能給到孩子言語的肯定呢?

因此,在言語上“富養”女兒,就變得有些困難了。

第二個女孩“窮”在物質匱乏導致的精神匱乏。

因為家裡孩子多,父母在物質上不能“公平”對待每個孩子,比如衣服鞋子類,小一點的孩子需要撿著大孩子剩下的來用,這本身是很好解釋和理解的,但父母卻並沒有能力注意到在精神層面安撫孩子。

甚至在孩子想要滿足自己小小的新年願望時,以大人的思維和壞情緒來判定孩子“不懂事,給父母添亂”,這就給孩子帶來了心理創傷,不但心願不被滿足,還要被父母指責、抱怨甚至嫌棄。

因此,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的第二個“富養”是精神層面的富養。

無論怎樣的物質條件都不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精神發育,除非父母本身就是精神匱乏的,不懂得去關照孩子的精神層面。

心理專家楊光:父母要不要“富養”女孩?

第三女孩“窮”在缺乏愛的樣板。

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讓她從小就得出了一個“人與人不能相互關愛”的結論,她小的時候甚至覺得“結婚等於吵架和冷漠”。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天然渴求愛的,每一個人都是需要在關係裡得到愛的印證的。可是她的父母並沒有提供給她好的“樣板”,讓她從小目睹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憎惡”和“冷漠”,我們可想而知,在親密關係裡如此的父母,又能給到她怎樣的“親子之愛”呢,恐怕也是非常匱乏的。

我們要給孩子的第三個“富養”,是愛的滋養。

沒有愛的滋養,哪怕家住大別墅也只能是冰冷的墳墓,自然感受不到生命有何意義。

最好的愛,當然是父母彼此相愛,讓孩子看到愛是怎樣在她最愛的兩個人之前流動的。

退而求其次的愛,是父母彼此不愛就分開,然後各自活在愛裡,各自安好,各自給予孩子不變的愛。

讓孩子看到原來不合適的兩個人可以各自過得更好,每個人在每個階段裡都有機會活得更好,生命的美好就在於我們可以有機會活得更好。

假如我們尚且未能“富養”我們的女孩,請不要急,這一刻開始來得及。

況且,我認為一個女人的一生,或許有兩次“富養”的機會,第一次是出生,生在怎樣的家庭;第二次是心靈的成長,我們自己也可以把自己富養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