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指著一名有口吃的小官:你跟我混!後來賺大發了!

三國時期,各類英雄豪傑,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演繹出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王朝爭霸。結果想必不用多做贅述,三國歸晉,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可是在坊間,卻有不少人堅持一個結論,司馬懿的成功,只不過是命長而已。

確實,熬死對手,同樣是本事。但是想要在三國那場大勢裡脫穎而出,沒得什麼出類拔萃的能力,誰信?

司馬懿指著一名有口吃的小官:你跟我混!後來賺大發了!

司馬懿,他的識人之術,就非常牛逼,投資了一個小官員,這個小官員後來投桃報李,直接幫司馬懿的後人,滅掉了蜀國。

猜的沒錯!小官員名叫鄧艾。

其實在提拔鄧艾的時候,司馬懿受到過一定的質疑。因為鄧艾發跡前的履歷,按理來說,司馬懿這種站在權力巔峰的大佬,見得太多了。

為什麼呢?

司馬懿指著一名有口吃的小官:你跟我混!後來賺大發了!

鄧艾出身名門望族,無奈自幼喪父,因此在動盪的年代裡,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唯一的曙光,是鄧艾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

三國亂戰,人口變成了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公元208年,曹操帶兵打到鄧艾老家,一股腦把此地的百姓,全擄了到自己的地盤,當作屯田民。

由於屯田民當中,文化人太少,所以鄧艾,搖身一變成了不入流的小官吏。

司馬懿指著一名有口吃的小官:你跟我混!後來賺大發了!

在科舉制還未興起的三國,當了官,意味著有了改換門庭的資格。不過,鄧艾有個官場致命的毛病——口吃!

說話結結巴巴的司馬懿,無異於斷了升遷的道路。他在官場摸爬滾打了二十年,總算憑藉吃苦耐勞,堪堪當上了典農功曹,幫助管理屯田。

但是,在這沉浸的二十年裡,鄧艾卻一刻也沒放鬆學習。

司馬懿指著一名有口吃的小官:你跟我混!後來賺大發了!

三國學什麼最有用?當然是軍事!

鄧艾每到一處,都會嘗試著不辭辛勞勘察地形,並規劃安置軍營的最佳選址,考慮的異常周全;遇到山川大澤,就在胸腹中排兵佈陣,怎樣才能出奇制勝。

但是,周圍的小夥伴,都當鄧艾是個傻子!他們生活在曹魏腹地,扯這些有什麼用?下邊的蜀國吳國真打過來了,難道還想憑藉屯田民,再把他們給打回去?

司馬懿指著一名有口吃的小官:你跟我混!後來賺大發了!

鄧艾不置可否,他本就結巴,就算吵架,也吵不贏那群小夥伴。但是,他始終相信,自己是一顆金子,閃閃發光的金子。

正始元年,魏國準備打東吳,於是在東南一帶進行屯田,鄧艾遂提出了兩條重大建議,司馬懿看後,找到了鄧艾:“從此以後,你跟我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