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寬板拉條子記

民勤寬板拉條子記

最近幾日迷《白鹿原》迷得厲害,每日晚上都要熬夜看到凌晨四點鐘左右方可安心睡去。每次看,都是先看原著書裡的描述,將裡面的場景在自己腦海裡浮現,然後再在手機對應著看,看那書裡的場景演繹出來的模樣!

記得電視裡演到仙草剛剛來到白鹿原,給白嘉軒一家人做了一碗麵,那可是香壞了白嘉軒一家,甚至長工鹿三都對仙草這做面技藝給震撼!

那碗麵,藍花大碗盛著,沒有多的佐料,只需要一勺油潑辣子,攪拌均勻,紅彤彤的一碗,幾下子就下肚嘞,這一碗哪個夠,再一碗,再一碗,記得那徐先生剛來原上時候就啖了三大碗哩!就是這麼,白嘉軒的前幾任老婆都沒有福氣在這白鹿原上待著,唯獨仙草。白家來人,白嘉軒兒子滿月,都是仙草做的那碗麵,熨襯了吃客們的肚呢!哼,不就是個油潑面,褲帶面,我也能行,不光你們陝西人的面liao za(陝西方言,很攢勁,很好的意思),我們民勤拉條子也很鬥勁呢!

端出來面盆子,來到倉房解開爸爸新加回來的面,挖上一碗半,我們一家三口人剛剛好,今天這頓拉麵可是要搞鬥勁,攢攢勁勁地露一手。

化了鹽水,開始和麵。面呀,還是自己家種的糧食加回來吃好,手一搭,一攥,就能感覺到這麵粉的好,不是市面上買回來的面,軟綿綿的,攥到手裡沒有份量,這家裡的麵粉,有陽光的重量,裡面還傾注了我爸爸對家人的愛哩,跟市面上的面就不是一個檔次。

和麵,和麵,和重要,更重要的是和好面以後的揉麵,醒面才是大工程,萬事俱備,這揉麵醒面的東風可不敢怠慢。一遍,把面揉起來,兩遍,靜靜擱置醒面,醒好了開始用勁揉麵,肉文,揉,揉,案板被壓得咯吱咯吱開始唱歌,胳膊,手腕子發酸,這才是用勁揉麼。一般都要揉上個五六次,才在面劑子上面抹油醒過去等著下鍋,不著急,想吃好面,揉十次也不為過。揉好的面醒著,炒好菜了才燒水下面,這個過程足夠讓面和麵上面抹的香油互相依戀,不粘,不黏,有勁道,追求的就是這呢!

一般民勤人家最愛做的就是拉麵,簡單,和麵,炒菜,就是一頓飽肚子嘛。家裡來了親戚,把青拉子菜換成了爆炒豬肉,或者是別的肉菜,主食還是拉條子。小時候就聽大人們說,看人家媳婦子能不能幹,來婆家吃上一頓拉條子就一目瞭然了。

手巧的媳婦面和的好,拉麵時候把面擀的好,刀功也好,一條一條切的可是一致,輕輕從兩頭一拽,胳膊上面再乘點勁,一條拉麵就這樣拉出來,滾水鍋裡倒點醋,丟進去,筷子一打,鍋蓋一蓋,三五分鐘即可揭了鍋蓋撈麵啦。一般農村的柴火灶也用不了五分鐘,面進鍋,鍋蓋一蓋,水再次開了,揭掉鍋蓋筷子一打,即可出鍋啦。

民勤寬板拉條子記

民勤人家一般都備著海碗(比正常碗大很多的大碗)或者盤子來撈拉麵,吃拉麵,伴菜重要,撈進自己的飯碗裡,配料搭好,筷子攪拌好才下嘴呢!春裡的打醋滷,夏裡的青辣子菜,秋天的鹹菜,冬天的豬肉燉粉條,總之,大碗吃麵,大筷子夾菜,大勺地倒紅辣子(油潑辣子),再來一瓣蒜,美極了,妙極了!這日子,給個縣長都不換,饞哭了多少達官貴人呢,我們農民,吃的就是個舒坦,吃的就是這份滋味呀。

要不,簡簡單單炒個土豆絲,或者涼拌個黃瓜,就著這一盤子拉條子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亦或者來客人時候燒湯,哨子麵湯,還有爽滑的拉條子,滿屋都是“吸溜吸溜”的拉條子聲。

各家有閤家吃拉條子的習慣,我們家裡人都好這一口,面必須拉寬,這樣嚼起來有嚼勁。也有人家喜歡拉的細細的,窄窄的,這樣吃下去對胃好,好吸收,不管是哪種吃法,都是我們民勤特色。

秋天農忙時候,回家了,一頓拉條子,解了一天的乏困,也給媽媽省了不少力氣。一頓拉條子管飽,才有力氣幹活,一頓拉條子下肚,扛上一天也不餓!

咳,說了這麼多拉條子,我的拉條子也熟了麼,寬寬的,厚厚的,一條從鍋裡撈出來,擱在我的花瓷盤裡,倒上剛剛潑的辣子,舀上後院韭菜做的蔥花,再來一大勺子的青辣子菜,澆上菜湯,拌好,就著蒜瓣兒,開吃咯!

民勤寬板拉條子記

哈哈,比起那仙草的褲帶面,我十碗也不換自己拉的這一碗!這碗裡,還有麥子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