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譚孝生


但凡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都知道一個詞叫“格物致知”。

但是,現代大多數人,包括我們的一些教科書上,其實都誤解了“格物”的真正含義。

注意,“格物”不是研究事物外在的道理!

“格物”一詞出自《大學》,原文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齊家,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想要獲得知識,就要研究事物的原理。知道了事物的原理,你的意念才能誠實。意念誠實了,你才能心正,心正了,你才能提高自身的修養。自身修養提高了,你就能整頓好家庭,整頓好家庭你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了,你就能讓天下太平。

現在,我們很多人根據這句話加以發揮,說:“你看,我們的祖先也強調要讓我們研究事物的原理。這其實是一種科學的思想啊!”

你要是這麼認為這句話,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我們來看看“格物”究竟在歷史上是怎麼解釋的。對這一詞解釋的集大成者,對後世影響最深的人應該算是朱熹。

宋明理學的“格物”其實是磨練自己的心志

但朱熹的格物思想,其實來自於程頤。程頤曾經解釋: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矣。窮其理,然後足以致知。欲思格物,則固已近於道矣,以收其心而不放也。

格的意思是窮盡,物其實就是事物的道理。所謂“格物”其實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注意後面的話!研究事物的道理,不是說讓你研究機器是怎麼運轉的,太陽為什麼從東邊升起,而是“以收其心而不放也”。也就是說,研究的其實是如何讓自己的心不向外攀緣(借用一個佛教的詞語,宋明理學一方面反對佛老,一方面又偷用其中的概念,我們要多加註意)。

錢穆

錢穆認為,程頤的意思是要通過格物來達成“敬之功夫”。程頤後來還說,你要了解了萬物之理,你就自然有“豁然有覺處”。也就是豁然開朗的意思。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程頤的意思其實是通過格外物來磨練自己的心智。

後來,朱熹將這一思想發揚光大。

朱熹說:“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這句話其實在解釋一個困惑,就是世界上有那麼多事物,你把一個研究透徹了,你就能體會到世界上的普遍真理麼?朱熹給出的既是是,天下雖然理有很多,但是隻要你研究多了,你終有一天會發現所有事物的普遍真理。因為天下的事情,“千頭萬緒,終歸一理”。

有人於是說,這不是典型的“唯心主義”麼。沒錯,宋明理學的確是“唯心主義”。但是,這個唯心主義,可不是自我欺騙!

如何通過“格物”來讓自己孝順

宋明理學是希望通過研究外物,來改善自己的內心。其實,朱熹所謂的格物,其實是要我們瞭解人類所要遵奉的道德品行,其實朱熹的“格物”是倫理學意涵上的。

朱熹告訴我們,格物要從“本領上理會”,這個本領就是本質。

那怎麼通過格物來領會人的道德品行呢?朱熹為我們舉了例子。朱熹說(這裡不援引原文了),比如我們都知道,小輩要孝順父母,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慈愛。

可是,為什麼要孝順父母,父母為什麼要對我慈愛呢?我們大部分人其實並不知道,很多人其實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孝,因為看到別人對父母孝,自己就覺得應該也對父母孝。如果自己不對父母孝,那麼就會被別人痛罵。

其實,這樣的約束力有時候會變得非常微弱。比如,我們知道一句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前一陣子我還看到一個視頻,一個老人因為得了老年痴呆,已經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排洩。經常是排洩之後,將褲子弄髒。照顧他的兒子終於有一天大怒,不停的打他的父親。

老人被兒子打傷的新聞

後來記者採訪他,他說,你們無法體會幾年來,每天都要不停的給他換褲子。因為照顧父親,自己的工作都丟了。一家子生活得特別艱難。這個兒子,還覺得自己有理,覺得自己不是不孝,而是沒辦法再孝順下去了。這時候,其實這個兒子的孝只是一種外在的約束,而不是內心真的特別認同這個孝。

朱熹其實告訴我們,孝要從內心建立起來。

那麼怎麼建立呢?就需要格物。格什麼?我們且看:

如宣王因見牛發不忍之心,便就此擴充,直到無一物不被其澤,方定致與格,只是推致窮格到盡處。凡人各有個見識,不可謂他全不知,如孩提之童知愛其親,長知敬其兄,以至善惡是非之際,亦甚分曉。但不推致充廣,故其見識終只如此。

朱熹引用了《孟子》裡面的一個故事,齊宣王見到一個傭人牽著牛要去屠殺,齊宣王就動了惻隱之心,覺得這太殘忍了。朱熹告訴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不忍之心。我們要通過這一點,去不斷的擴大。你看到一頭牛,不忍他被殺,那麼你就應該意識到,你連一頭牛都捨不得,那是因為它也是一條生命。那麼,每個生命的成長,其實都要被別的生命呵護。就如同一個孩子,他之所以能夠長大,都是父母的愛,或者兄長的照顧所促成的。所以,你要愛自己的父母,要對他們孝。

這其實就是朱熹所說的,“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所以,朱熹的“格物”其實就是明此心,讓自己的心獲得倫理上刻骨的真知。用西方哲學家康德的話說,就是出現一種“道德律”,讓它內在的約束你。

至於我們現在很多人曲解的格物其實是科學的研究器物的道理,根本就沒有出現。按照馮友蘭的說法,我們中國哲學壓根就沒有出現認識論。


兮兮說事兒


“格物”一詞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完整的說法是“格物致知”。

《大學》並沒有解釋什麼是“格物致知”。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們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的思想。比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兩人對“格物”的解釋完全不同。


首先我們看朱熹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理。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觀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理就是倫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人必須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認識具體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

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所以朱熹“格物”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


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陽明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王陽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終於明白:“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對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過程中,你內心的塵埃會被慢慢擦去,良知會達到極致,就像明鏡一般明亮,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達到極致。


所以王陽明的“格物”就是指用良知去規範事物。



夢露居士


我對格物的認識,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經典名言,和重要思想|,大家對格物的看法說了很多但是,還有一點不盡人意,我想補充一下,一,格物,首先要認識什麼叫格,什麼叫做物,我首來講一下什麼叫做物?物有三種,第一種叫一 第二種物叫二 ,第三種物1+2為3。換言之三就是物,三就是形勢,所以世界上所有的物,都必須有形,但是有些形我們能看得見,摸得著,體會的出來,是思維的出來有些行,看不見摸不著,體會不出來,思維不出來。為什麼,因為,要言物必須有界。換句話說,不,一定要有個界定,這個界定的,就是數字,而且是四個數字。

我們,現在的宇宙和世界叫做有,它是物另一面,叫做無。不就是遺物有就是二和三的物,就像雞和蛋,蛋就是一物,雞就是二和三的兩物。

另外還要知道古人為什麼提出格物 ,而不提出界物。格不事一條邊,也不是一條錢,而是一個門,一個四條邊,四個頂點,四個角的一個格子,門經就是格物之經。我們中國字就是格物的典範方方正正,有稜有角。格物的目的,是要讓人家知道,是要讓人家認識,是要讓人家懂得,但是,因為物既有形,但不是完全能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出,所以就難在這裡,所以我們要用四它格如來在四中,物就逃不出去了,可以讓我們,認識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這就是說。物,去除了三以外,他還跟一個格子發生了關係,這個格子,就四。就是物的勢,也就是事情的事。這樣外面的四和內面的三合在一起產生了事物。得到了七數合和十二數極。告訴我們是五和七,有關和12有關。可見光為七,聲音為七,十二生肖就是事物,十二地支,就是地理,他們全部由格物而產生,這裡面還有十個天干和八卦,因為時間的問題,篇幅較大內容較多,我就不提了。格物致知還告訴我們,格子裡的三,代表三爻八卦,格子,代表爻門卦。所以認識八卦,不僅要從陰陽上去認識,更重要的,要從物上去認識,從數字上去認識。因為光從陰陽上去認識八卦,是永遠不夠的。同時也是片面的。只有從數上,才能把八卦的本質揭示出來,有人說,量子糾纏速度比光速還快1萬倍,就這個說法是不準確,是不正確的,為什麼因為量子本身就有一、二、三,它們不需要速度,也無需位移,更不要時間,它就是桌上的兩張紙,這張紙翻起來,就等於那張紙翻起來了。許多人總認為,這兩張紙,是兩個事物,不是一個事物不顧慮,不管你是兩個事物還是一個事物,它都是物的一物和三物.原來的三維電腦不會出現,它會完全顛覆我們帶著認知和認識。知就是知道 知就是認識,就是知識,所以,知道,認識、知識。收穫得只有唯一的方法,格物。三爻的易經為物,需要四爻的門經來進行格定,所以我創立了門經就是一個完善的補充,它可以定格代表萬事萬物的易經。





今古堂868


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詞。只是我們今天的人不掌握古漢語,就有了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格的意思就是施以作用,規格、格律。格物的最直白意思就是對事物施以作用。引申意思則是研究、認知、試驗,

格物致知是王陽明的思維,意思簡單明瞭,就是研究一個事物要達到通曉的程度。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按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有匠人精神,研究、製造都要一個很高的境界和程度。廣義上說就是求道精神,無論是思想上的、科學上的,還是具體事物上的,都要研究達到通透。

日本人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到位,影視裡常常出現一群日本人圍著一個東西盯著看,轉著圈的看。按中國人的思維一定是嘲笑的。然而,中國人可能比日本人聰明,但卻沒有日本人用心和認真。日本人在格物問題上就比我們做得到位太多。我們基本都是經濟利益推動,如果有利益可圖,中國人能做得很好,但經濟利益不足時就沒有日本人那種對事物求索的精神了。

今天為什麼會提出匠人精神,就是因為我們欠缺了這一塊。雖然經濟發展了,但明顯可以看到這方面的不足。這是共同感受,所以匠人精神才會被提出。今天的年輕人已經很難有機會了,尤其沒有了第一代創業者的那種機會了。經濟地位固化已經是很明顯了。所以年輕人需要走一條新路,做匠人、做唯我不行的技術流可能是不錯選擇。普通技術都可以複製,但匠人獨道的那些東西是複製不了的。今天依然更多是賺窮人錢的經濟模式,甚至是搶窮人錢。然而富人的奢侈品消費並不低,富人甚至支撐起了一個直播行業。所以做匠人還有一個明確目標就是做出鬼哭狼嚎、欲罷不能的奢侈品去賺富人錢。這是一個不錯選擇。格物致知這句話對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尤為重要。


國病


格物是一個動賓短語,“格"是一個動詞,可以理解為觀察、瞭解、研究,“物"是動詞"格"渉及的對象,指生活環境中的客觀事物。

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具有無窮無盡的智慧,有待我們去發現、學習、運用。"格物"強調的就是向自然學習,向生活學習,向實踐學習。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學問,都不能完全沉迷於書本不能自拔,而要到生活中去尋求啟發和靈感,就是古人說的“道法自然"。

"格物"只是手段和過程,其目的是“求知"。


老韓閒聊


“格物”的準確含義就是對事物進行觀察與分類


“格物”的“格”是一個動詞,不屬於常規用法,在“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這兩種特殊用法中,不難得知必屬“使動用法”,因此應解作“使……物格”。

“格物”和“物格”在《大學》本文中是同時成立的,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之句。相應地,“物格”應當解釋為“使物得以被格”之意。

準確理解“格物”或“物格”的含義,應再進一步考慮“格”的名詞本義。“格”的名詞含義就是“格子”,這是用以將事物分門別類安置的工具;引申為動詞使用時,就不難理解有“分類”之義。因此“格物”,“使……物格”的意思就是“使事物被分類放置”;“物格”就是“事物被分類”。這種解釋顯然不僅符合古文的語法,也符合我們人的正確認識規律。

此外,比如說像“格調”之所以是“格調”,正因為其“調”是被從庸常中被區別出來的,也就是說有“格”。而我們平常說的“品格”之“格”,也與“品”是同義的,也是在指分類。這兩個詞的用法,顯然也能佐證將“格”解釋為分類的含義是沒有問題的。

朱熹與王陽明都將“格物”差不多解釋成“推究事物之理”的含義,事實上這是將“致知”與“格物”的含義混淆了,這兩人的解釋都是不可取的。“格物”與“致知”是兩回事,前者是後者的基礎。“致知”是思考推究事物之理,“格物”則是其前提,也即先要去觀察,去分門別類。因此“格物”若引申解釋,也是應當解釋為“觀察”為妥當,對事物進行觀察與分類之後才能“致知”。

正因為王陽明不懂什麼叫“格物”,所以他才去“格竹子“,格來格去格不出個結果,這是比較迂腐可笑的。這種行為屬於孔子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因為,“學”屬於自我觀察與向人求教的階段,而“思”屬於進一步的歸納、分析認識。因此“學”與“格物”對應,而“思”與“致知”對應。我們如果知道“學”與“思”的含義有這種區別,就會認識到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超乎我們一般想象的深刻的,這與後世西哲培根開始倡導的關於“觀察與歸納”的科學方法論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建章看世界


“格物”一詞的本意是深刻研究某一物或事物,而後從中有所得,總結出的規律可以形而上,也可以形而下。

王陽明格物,以竹子為研究對象,在竹林中與竹對話,格竹七日累到吐血,但始終不得要領,直到後來龍場悟道,把平生所學全部用在了現實的實踐中,從而得出了陽明心學的精髓——“心外無物”,


對外境事物的判斷,都來自自己的內心,如何可以透過事物的表象,解讀出內在的本質,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由格物而致知,只有良知才是鑰匙,否則智巧就容易走向了歧途。

牛頓“格”蘋果而知“萬有引力定律”,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全息性,透過千變萬化的外表外形,內在的規律只有一個,老子把它稱為“道”,萬物都是由道而生出來。

《黃帝陰符經》中說:“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也是再說人體小宇宙與外界大宇宙之間的相互關係,兩者相互融通相互影響。

說到根本是心念與外界客觀事物的關係,一群人的集約性意識,會集聚形成一股合力,“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集體的意識是合於天道的善良,那麼此地也會海晏河清,多平安吉祥。

乾隆曾經訓誡官吏:有的人到哪兒上任哪有災害,可見是人出了問題。


佛家的空性智慧談到,五蘊皆空,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心念所化現,一念一世界。

格物便是當下所遇的一切事物皆是最好的遇見,或許在啟發,或許再告知,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事兒,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決定什麼樣的遇見。


漢字在人間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格物致知,通過研究事物,獲取知識。通俗的講,格物致知就是研究與學習的過程。

在古代,格物致知就是一個人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的基礎學習過程。

怎麼這樣講?我們來看:

儒家經典“大學”裡面,一個人的發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致知,為第一個階段,即完成基礎的學習階段,也就是說,一個人考取功名之前的修學業階段。學習內容為史地經典,以及諸子百家,五經四書等等。

誠意,正心,為第二個過程。這個過程注重自己的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忠、孝、誠、敬、正、和之心。

一般而言,每個人的前兩個階段是並行發展的,這兩個階段也可以稱之為一個人“從文”的階段。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正是修身養性的過程。因為知識當中包含這些東西。

修身為第三個階段。這是我們所說的體育階段,也是“為武”階段。古人的學習生活很單一,要麼習文,要麼學武。他們不發微信,不聊q,不上微博,也不看報紙新聞。所以古人只做這兩件事兒。而且僅通過這兩件事,達到一個目的:入仕從政。

古人入仕從政的兩個途徑是,一個是科舉入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是這樣子的。另一個是習武入仕,成為武將,跟隨皇帝南征北戰,最後封爵封侯。

齊家,是第四個階段。也就是說,在家中的孝和悌的階段。孝為孝敬父母,悌為尊重兄長,友愛四鄰。

治國、平天下,為最高階段。當封爵封侯之後,就有治理一城一國一個地區的能力,也有護佑天下的施展餘地,治國安邦。

上述,是一個人在儒家思想統帥下的成長過程。格物致知,那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就是完成基礎學習的過程。

至於說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已經是後來的事兒了。孔孟之道是儒家正統思想,王陽明是儒家思想的繼承,但是雜入了更多的唯心論,唯心主義思想,不能說儒家思想的正統。


高考元學力嶽峰


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法論的重要問題,三綱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健康一線


從斷句就進入兩個不同世界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我們通常認為可道的道,非常道,那老子為什麼留下五千言?儒家之師為何將【傳道授業解惑】作為使命,也證明:道,可道。

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個統,是一套系統,沒有統一教材,後世留下來的也是被歷朝歷代利益集團破壞和千年滄海桑田衝濁不易辨識的碎片。要想掌握要得其法。

許多前輩認為儒釋道就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但老子在周朝圖書館鑽研的時候,已經有上古文明留下的正版著作,比如《易經》、《黃帝內經》、《山海經》、《詩經》,包括各種神話傳說等等。

莊子說: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要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覓知探理尋根悟道,沒有一個入門方法是不行的。【格物】就相當於入門心法,格有兩層含義,先認識後分類,再昇華為格調和意境,有時候格和革是有相通之處的,舉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蘊含格物含義,梅蘭竹菊,其實本身就是四種植物而已,但是,儒家把其格物為四君子。石頭就是石頭,但是我們把它雕成石像。竹子就是竹子,我們把它格成簫和笛,大木頭,我們把它格成亭臺樓閣,船舶。在格物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了,這些事物本身的形狀紋理形態特徵甚至多種用途。從而感悟到第二個階段,比如詩人詠青松挺且直,石灰吟,給物品賦予一定的含義。那麼這個物體才真正的完美。比如石頭就是石頭,連猴子都會用石頭敲擊,曹衝可以用石頭稱象,司馬光可以用石頭砸缸,而還有一類人可以用石頭做硯臺,做手串。

所以在下認為,格物是一個認知周圍世界萬事萬物,探尋世界萬物本身的過程,也是豐富和完善從而獲得知識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