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長不大的「襁褓青年」們,請克制「精神啃老」

永遠長不大的“襁褓青年”們,請剋制“精神啃老”

“不是隻有經濟上的依賴才叫啃老,還有一種是精神上的啃老。”日前,南京老齡委有關人士表示,現在啃老已經不只是表現在經濟上,有的老人子女本身經濟條件很好,但是這些子女整天將“我好忙呀!我的壓力好大啊!”掛在嘴邊,帶著孩子來父母家吃現成飯,把孩子丟給老人,自己享清閒。

我們往往覺得只有在經濟上啃老才是啃老。但還有一種是被我們忽視了的“精神啃老”,子女把自己的生活壓力、精神壓力統統轉嫁到父母身上。

有的年輕人,見到父母就抱怨:如今生活真不容易,上班真是太累了,活著沒有意義。子女與父母,是需要多些交流傾吐。但是,傾吐需要把握好度,把苦水一股腦地倒給父母;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增加父母的精神壓力。他們會為子女擔心,揹負著孩子的精神負擔,老人還如何享受晚年?

據報道,“啃老族”多為80、90後。仔細分析,“精神啃老”的背後其實是一批“襁褓青年”,他們永遠長不大,這才是該關注的地方。別把自己的精神壓力轉嫁給父母的黃昏。

“襁褓青年”“青年巨嬰”是對“啃老族”的別稱,“不是隻有經濟上的依賴才叫啃老,還有一種是精神上的啃老。”優秀子女也“精神啃老”,許多子女會在溝通中將“我好忙呀!我的壓力好大啊!”掛在嘴邊,無形當中將自身的壓力轉嫁到父母身上,心安理得地綁架父母的退休時間,把孩子丟給父母,生活起居依賴父母,讓父母成為自己的“終身保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你養我長大,我護你安老”是為人子女應該有的意識,但是現在似乎變成了“你養我長大,就一直護我到老吧”心理,許多子女即使長大到為人父為人母,還是離不開父母,將孩子、生活瑣事丟給父母,自己享清閒。這種“襁褓青年”的意識及行為是不可取的。父母勞累一生,將我們撫養長大成才成家,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贍養父母,讓父母享清閒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讓父母成為我們一生的保姆。

“青年巨嬰”會造成許多不良影響,首先是不利於下一代獨立人格的培養,為人父母本身是下一代學習的榜樣,上行下效,如果父母本身獨立性差,依賴性很強,孩子有樣學樣,不利於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和健康成長。其次是不利於自身的發展,父母總有老去的一天,總有需要我們的一天,當他們老去、或者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依賴誰?沒有人,那時工作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一下子都得自己處理,只會一團糟,個人發展受羈絆。再者,消耗父母健康生命,退休父母因為照顧子女及其小孩而患上不同程度的身心疾病的例子數不勝數。也會形成“推諉、依賴成性”的不良社會風氣,“巨嬰青年”依賴性強,從依賴父母到依賴親朋好友再到同事,他們無法擔當大任,遇事就找人,見事就推脫,會形成沒擔當、無責任的社會風氣。

獨立自主是每個人需要的人格,如何才能杜絕“襁褓青年”的再出現,

一、父母要從小培養子女獨立自主意識。“被需要很幸福”,但是孩子的一生幸福才是更大的幸福,而獨立自主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一步。有時候“離不開”的那方往往是父母而不是孩子,父母要學會“放手”從最小的自己刷牙、自己洗臉到自己上下學再到自己處理周身的事物慢慢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二、學校要注重孩子健全人格的發展培育。學校要注重孩子“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課本以外的其他方式如勞動課、手工課等培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三、子女自身要學會“長大”。受教育多年,每個人都知道獨立自主的重要性,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敢於獨立自主、都願意獨立。子女應該學會長大,學會自己做事情,應該要實踐之,而不是將獨立自主停留在認知水平上。

自身才是源動力,只有我們自己做到獨立自主,自己事情自己做,提高自己綜合能力,將來我們才能更出色從容地完成工作、生活上的事情,才能更好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