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戰場上的主力軍是士兵,但一個軍隊的主心骨必定是帶領軍隊的將軍。如果將士兵比作肉,將軍比作骨,那麼將軍這塊骨頭若不能堅硬到足夠撐起整支隊伍,士兵再多也只能是贅肉,若將軍足夠強,士兵少點也沒什麼,多點則更好。這一點規則從古至今尚未有人打破。

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歷史當中所謂的以少勝多,不過是將士兵訓練成將軍的肌肉,以計謀為筋,該發力的就發力,指哪打哪,沒有一絲多餘的力氣,徹底發揮出士兵的能量,甚至配合恰當可以出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情況。

鉅鹿之戰就是一次經典的以少勝多的仗。

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在戰爭開始前,秦將章邯、王離率領四十萬軍隊幾乎屢戰屢勝。在打到鉅鹿的時候,他們終於遇到了對手。

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首先,趙王歇一路人逃進了鉅鹿,向諸侯發出求救。陳澤曾帶五千軍過去試探秦軍,結果全軍覆沒。各路起義軍都很怕他們,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打不過秦軍。

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然後,楚懷王開始下手,分兵兩路,一路上將軍宋義帶著項羽范增北上解困,一路劉邦進攻關中。

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宋義想等秦趙兩敗俱傷再來漁翁得利,但是項羽等不及了,殺了宋義開始走向人生巔峰。

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項羽到達黃河邊的時候,命令全軍破釜沉舟,只帶三天的糧食,三天打不敗秦軍就直接死了算了。項羽帶著他的軍隊飛速接近鉅鹿,秦軍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楚軍包圍了。這種攻勢下,秦軍士氣低沉,反而楚軍士氣振奮,越戰越勇。最終活捉王離,逼退章邯,殺了蘇角,瓦解了圍困鉅鹿的秦軍。

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這個時候諸侯國的軍隊只敢築起壁壘,在一旁觀戰。看見楚軍這麼勇猛,各個都被嚇得五體投地,據說他們進城時沒有不是跪著前行的,誰也不敢仰視。

3天的糧食,5萬對40萬,他哪來的信心打這場仗

這種以少勝多的戰爭靠的就是速度和策略,拋下累贅,以敵人反應不過來的速度,精準把握敵人弱點,一擊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