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書法奇才

今天熟悉明代繪畫史的人,每每講到明代繪畫,總會對一些大師和畫派印象深刻。比如呂紀、林良的宮廷花鳥;除了這些職業畫家之外,董其昌和明代後期的陳洪綬一類文人大家,也是必須要提到的。可是,開山創派的大師們身後,其實還有很多極為出色的畫家。只不過,他們的光環被大師們的成就所掩蓋。而藍瑛就是其中之一。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溪閣清言圖》是藍瑛的一幅傳世名作。從這幅山水立軸中,我們很容易看出藍瑛所採用的浙派框架——山石的輪廓、樹木的造型無不如此,但是,細觀之下,卻能看到藍瑛用筆中博採眾家之長的地方。這一是因為藍瑛本人足跡遍佈祖國南北,去過很多地方,閱歷很豐富;也因為藍瑛遍臨宋元古畫,對古代的繪畫技法諳熟於心。這一點,可能也是當時畫史記載他用筆有古意的重要原因吧。《溪閣清言圖》是一幅典型的文人題材山水作品。

趙孟頫: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書法奇才

峻峭的高山,古松蒼天,茅亭幾處,是文人飲茶交流之所,山泉淙淙,鳥鳴深澗。藍瑛還別有新意地在這幅山水之中加入了青綠之色。青綠山水本是唐人山水所常見的顏色。藍瑛在這裡用了青綠,可能也正是他臨摹古畫的心得體現了。藍瑛基本算得上是晚明畫壇裡技法最全面的一個。

晚明時期的畫家,他們的繪畫宗法黃公望、倪瓚等元四家風格,但是一旦他們因襲了某種風格,就很少再去學習其他流派的繪畫。相比那時隨大流的名家們來說,藍瑛全面的筆法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顯得彌足珍貴。應該說,藍瑛的繪畫,彌補了明代繪畫在技法沿襲上的缺陷,儘管這一點並未得到當時之人足夠的重視。

趙孟頫: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書法奇才

藍瑛對於晚明繪畫的影響,還表現在追隨他學習繪畫的後學者身上。藍瑛的眾多弟子中有一位是晚明最著名的繪畫大師——陳洪綬。陳洪綬的人物畫在晚明是極出名的。陳洪綬早年追隨藍瑛學習繪畫,是藍瑛眾多弟子中最出色的一個。

書畫傳家的典故,古已有之,比如元代趙孟頫。趙孟頫和夫人管道昇是有名的書畫家,其子趙雍也是名震畫壇的名手,至於外孫王蒙則更是“元四家”之一,被倪瓚稱為“五百年來無此君”的經典人物。趙孟頫是元代文人代表,而藍瑛則是明代文人代表中,以書畫傳家的代表。

趙孟頫: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書法奇才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趙孟頫的書畫世家是基於他們做官之餘,書畫雅玩生活而言的,書畫不是職業。而藍瑛則不同,他作為文人,卻不求功名,以書畫自娛,並形成畫派,祖孫弟子門生繼承之,從而形成了一種以書畫為生存手段的文人書畫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