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個件事的結果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個件事的結果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完成了國家的統一。歷史功績有目共睹,但是大家讀歷史都知道他是一個有名的暴君,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暴行就是他的‘焚書坑儒’。但歷史上真正的‘焚書坑儒’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就為大家解說下這件歷史事件。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個件事的結果

其實歷史上的‘焚書坑儒’是兩件事,‘焚書’指的是公元前213年,當時的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秦始皇提出來的‘郡縣制’,他要求根據西周禮法,施行分封制,分封子弟。而遭到了當時宰相李斯的反對,並主張禁止老百姓以古論今,在學堂上討論朝政,誹謗朝廷。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開始下令焚燒除了《秦記》以外的所有記錄歷史的書籍,老百姓家裡收藏的全部上交焚燬,如不上交一經查出,立即處死;有敢談論被禁書籍或被焚燒書籍的也處死;敢談論當今朝政的滅族;禁止民間辦學,如果你想學習律法的,可以拜當地的官員為師。這就是秦始皇時期有名的‘焚書’事件。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個件事的結果

‘焚書’事件發生之後的第二年,有兩個術士,也就後來哪些煉丹的人,如徐福就是當時有名的術士。這兩個人一個叫候生,一個叫盧生,這兩個人在私下談論秦始皇的暴行。這件事被秦始皇知道了,非常氣憤,居然在自己下令焚書之後頂風作案。隨後秦始皇派御史調查此事,最後發現涉案人員高達460多人,秦始皇下令,把這460人全部坑殺,這就是‘坑儒’事件。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個件事的結果

後來人們就把這兩件事合稱為‘焚書坑儒’。其實秦始皇的功績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後來的史官把他給抹黑了。如果沒有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現在我們各地之間交流可能都非常困難。而現在呢,如你是北方人,你可能聽不懂廣東話,但不管你是哪裡的人,你肯定能看懂中國的漢字。這其實就是秦始皇‘書同文’的功勞。也許,後世某一個朝代也會施行這種政策,但是這個確實是從秦始皇時期開始的,他的功勞是不能磨滅的。這就告訴我們,看待一件事,不能只看他的缺點,他的優點也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借鑑的。


以上僅代表個人言論,如有錯誤,希望大家能夠指正,如果喜歡的話,希望大家可以點一下關注,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一篇歷史小短文,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