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建築行業有一份通知,每年只出一期,卻往往能言中建築業大勢!如果你是搞工程的,一定記得細讀,它會幫你瞭解政府對全國建築市場管理的思路,或許還能幫你看清建築業的政策趨勢與未來方向!

回頭看2017年出臺的政策,對比之後不難發現,除了“修訂《建築法》”一項未落地之外,其他內容都有相應的政策出臺、落地。2016年的情況也是一樣,由此可見這份文件的重要性和權威性!

對比2017&2018

3月27日,《建築市場監管司2018年工作要點》正式公佈。《要點》的具體內容,小編已擇要整理,供大家參考,不再贅述。

今天以一個新的視角,重新解讀下這份《要點》。

2018年

2017年

一、推進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深化建築業重點環節改革

1、深化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

1、完善工程招投標和工程擔保制度

2、推動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變革(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諮詢、建築師負責制)

2、加快推進工程總承包

3、培育現代化建築產業工人隊伍

3、推進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

4、提升建築設計水平

5、積極推進建築用工制度改革(取消勞務資質)

二、完善建築市場監管體制機制

二、加強建築市場監管

4、優化企業營商環境

6、推進法律法規制度建設

5、推進誠信體系建設

7、優化建築市場環境

6、加強建築市場監管(資質、質量安全責任事故、轉包、違法分包、資質動態監管)

8、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9、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違法違規行為、質量安全責任事故、資質動態核查)

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三、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7、簡化企業資質管理

10、簡化企業資質標準

8、完善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制度

11、完善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制度

9、創新行政審批工作機制

12、創新行政審批管理

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

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10、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13、嚴格落實“兩個責任”

11、持續改進幹部作風

14、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

12、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

15、加強幹部作風建設

通過對比2018年、2017年的《工作要點》,有何發現?

1從“標準”到“管理”

關於資質,2017年提法是“簡化企業資質標準”,2018年換成了“簡化企業資質管理”。雖是一詞之差,毫無疑問,“管理”的範疇更廣,包括了資質標準、市場準入限制的改革。

也可以說,是從“概念化”到“實操化”的轉變,更接地氣了。從成文內容看,也可以感受到,像減少資質等級、合併部分專業承包資質的提法,較以往更為細化、明確。

2強化“四庫一平臺”監管

《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依託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資質動態監管。

目前,全國建築市場“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而資質動態監管的內容,不外乎資產、主要註冊人員、工程業績等內容。這些信息大體都能在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俗稱“四庫一平臺”)上查到。

我們試舉一例,做簡要說明:

1)輸入“公司名稱”,點擊查詢: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2)公司資質信息: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3)人員信息:(註冊專業、人數均有詳細記錄)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4)工程項目信息: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5)信用記錄: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前段時間,住建部專門下文,要求強化“四庫一平臺”在建築市場監管中的應用,要求省級平臺要覆蓋所有市縣的建築市場日常監管業務。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可以預見,2018年資質動態核查的頻次會適當加大,查處力度也恐會加大不少。

3強化建築市場清出

這一內容,在2017年、2018年連續提及。近兩年來,住建部已撤銷了十數家已取得資質的特級、一級資質企業,原因基本都是“弄虛作假,騙取資質”。

《2017年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公佈,截至2017年6月,全國有7967家特、一級資質建築業企業。到現在,這個數字肯定已超過8000家。

至於其中到底有多少家是“名副其實”的?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更多精彩內容請微信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建築業那點事兒。

只有強化市場清出,掃除“殭屍企業”和皮包公司,實現優勝劣汰,才能正本清源,廓清長期籠罩在建築市場的霧霾。

4從減少資質類別

2018年,首次明確提出“減少專業類別”、“合併部分專業承包資質”。其實,早在去年10月,住建部在答網友問時就曾提到“擬簡化資質標準條件和專業類別”。

此次以正式的條文通知公佈,意義自然不同。目前的“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分為兩大序列:

  • 施工總承包序列,包含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12個專業類別;
  • 專業承包序列,包含地基基礎工程等36個類別。

2018年《工作要點》中將此明確列出,說明此事已正式提上日程,也可能已形成相關草案。具體12個專業類別會縮減為幾個?哪些專業承包資質將合併?可能年內就會有文件或徵求意見稿出來,請大家拭目以待!

5從實地核查工程業績

2017年11月,住建部在《關於開展建築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審批試點的通知》中明確:

對涉及的企業業績全部實地核查。

因此,2018年將研究制定“企業業績實地核查工作管理辦法”,對現場核查行為進一步規範。

6資質證書電子化

2017年建管司提出,推進資質申報、審查電子化;2018年則提出,推進資質證書電子化。

目前,浙江省已開展相關試點。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總之一句話,“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的改革逐漸落地,接下來是真刀真槍的改革,也會是觸及利益的改革。

近年來,一直在提“淡化企業資質”、簡化企業資質標準。資質,作為建築業企業的“金字招牌”,任何一點修訂或變動都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各項政策的出臺,需認真綜合各方意見,不可謂不慎重。

對於有部分企業呼籲取消全部資質,從目前看來,不太現實。如果直接取消,同時又沒有一個過渡的替代監管體系,那麼整個建築市場恐怕會亂象叢生,更得不償失。

先來看看,近年來住建部門對資質做了哪些重要調整: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2017年10月,住建部在答網友問時,明確: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很顯然,“專業類別”將是接下來的資質改革重點之一,特別是36項專業承包資質,估計會進一步合併、簡化。會全部取消嗎?

這個問題,住建部們並沒有明確答覆過。但從目前來看,近期可能性不大!

建築業仍然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根據住建部和中建協公佈的《2016年中國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目前全國有83017家建築企業,建築業從業人數超過 5000萬人,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總數的 6.68%。

而資質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影響到大部分企業的生存狀況。如果搞“一刀切”,可能直接開啟建築市場的“紅海時代”,遺患無窮。

近日,國稅總局在答覆《關於解決建築裝飾業“營改增”後的困境的提案》中,回答“關於不再設預徵率建議”時,講到: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因此,對取消建築業在勞務發生地預徵稅款的建議,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統籌研究。

看似一個簡單的繳稅程序調整,就能影響到方方面面。而對於建築企業,一直以來都有地方政府強行要求在當地設立分公司,多是出於同樣的考慮。

更何況,對建築業資質標準中一個數字或指標的調整,都可能引發一次震動整個行業的小“地震”。因此,在新的以“信用”為核心的行業監管體系成型之前,資質改革恐怕還是逐漸推進的,“一刀切”全面取消的可能性非常低。怎麼改?

接下來怎麼改?方向如何?

1重點考核企業信譽和業績

國務院在《“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中提到,要“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住建部建築市場監管司在《2017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簡化資質考核條件,重點考核企業信譽和業績。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2超資質承接工程

山東、江蘇、河南三省已發文,允許“信用好”的企業超資質承接工程。

山東:放寬承攬業務範圍,允許承接上一資質等級的工程。專業技術能力強、能提供足額擔保、信用良好的房建、市政企業,允許其承接資質類別內上一等級資質範圍的工程。

江蘇:擴大承接業務範圍,對信譽良好、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能夠提供足額擔保的企業,允許其在資質類別內承接高一等級資質相應的業務;

河南:信用等級為AAA(最高)級且能夠提供足額擔保的企業,可在現有資質類別內承接高一等級資質相應的工程。

3試點“資質告知承諾審批”

2018年1月,在北京、上海、浙江3省(市)開展建築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審批試點。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雖然看不到“信用”兩個字,“承諾”背後其實就是企業的信用和自律。

4信用成為招投標重要參考依據

取消園林綠化資質後,“信用”成為施工企業參與招投標的重要參考依據。

2017年12月25日,住建部官網發佈《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管理規定》: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無獨有偶,在取消工程諮詢資質後,國家發改委發文明確,建立行業自律性質的工程諮詢單位資信評價制度,資信評價結果作為工程諮詢服務需求方擇優選擇工程諮詢單位的參考。

可以看到,政府一方面在弱化資質的作用,逐漸放開市場準入門檻,將事前監管轉移到事中事後;另一方面,不斷強化信用監管,完善跨部門的政務信息共享,為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懲戒做準備。

可以預見,沒有良好信用企業,以後可能根本承接不到工程項目!

5業績和實力

目前來看,針對企業工程業績,主要有兩大變化:

1、提高“業績”考核指標

以“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為例: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同時提出,“對申請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一級資質的企業,未進入全國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佈平臺的企業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

對於企業來講,申請資質升級的難度無疑是大大增加了。

2、嚴查“業績”造假

根據數據統計,2017年1—9月份全部資質申請總數為2547,同意數量為947,通過率僅37.18%。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簡化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的幾項“人員”指標後,除了對企業資產和技術負責人的要求,就僅剩“業績”了。資質申請不通過,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業業績不達標。

此外,住建部也明顯加大了對工程業績弄虛作假的查處力度。更多精彩內容請微信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建築業那點事兒。近期已有77家建企因“資質申報材料弄虛作假”被公開通報。被駁回資質申請不說,這些公司的信用也會留下“汙點”記錄,並且未來1年內不得再申請該項資質。

通報中的大部分企業,是在對申報業績進行現場核查時發現,少部分是省級主管部門對群眾舉報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建築業企業資質申報業績進行核實時發現,被通報企業1年內不準再申報。

通過以上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政策,關於企業資質未來發展趨勢有幾點判斷,僅供參考!

第一、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逐漸簡化、弱化,是必然的方向;

第二、資質會不會全部取消?

全部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哪些資質會被取消?

認為市場化程度高、施工安全質量風險低、不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資質或將被取消!例如:已經取消的園林綠化資質、正在研究建築施工勞務資質,專業承包資質,將是取消的重點;

第四、哪些資質不會被取消?

認為涉及國計民生、安全質量風險高、技術難度大的資質,短時間內被取消的可能性低,例如:各類施工總承包資質;

第五、沒有取消的資質,未來的改革趨勢?

住建部明確提出要修訂資質標準,簡化資質考核條件,重點考核企業信譽和業績等指標。試點開展對信用良好、能夠提供全額擔保的企業,取消承攬業務範圍資質限制。

企業經營的核心是信譽與業績,這是資質將引導的方向,也是趨勢。


今日推薦

什麼叫工作到位?8張圖明明白白告訴你!

在工程圈,什麼樣的領導值得追隨?

再見保證金,你好保函!住建部正式發文:最低價中標工程需高額擔保

土方計算注意點居然這麼多,難怪每次對量都爭執不下

圖紙會審內容全攻略,最實用的技巧奉上!

【樓梯專輯】教你搞定AT型樓梯鋼筋計算,圖文詳解一看就會!

投標人才懂的9種絕望,你經歷過嗎?

建築業資質取消已是大勢所趨,改革之路又何去何從?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頭條號:帕克白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