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深緣淺,緣起緣滅

緣深緣淺,緣起緣滅

作者 | 暗香 · 主播 |阿成

各位書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共讀林青霞的《窗裡窗外》,建議大家跟隨我讀完第五部分:緣深緣淺,緣起緣滅,第223— 258頁。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我想,這是對於緣分最好的詮釋。

那麼,林青霞又是如何詮釋緣分的?

她與不同人之間碰撞出了什麼樣的緣分火花?

接下來,請大家帶著以上問題跟我開始今天的共讀吧。

一代文豪季羨林老先生,在北京住院期間,林青霞曾經去看望過他。她還與季老有過一次“親密接觸”哦!

說是“親密接觸”,其實就是林青霞曾經握過季老的手。她認為季老的手是文人的手,她一方面想討討文氣,另一方面希望通過這雙手把季老內心的溫暖傳給自己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季老的雙手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浩劫,歷過近百年歲月的洗禮,寫過上千萬字的好文章,竟然不曾留下任何烙印和疤痕,甚至九十幾歲的雙手上沒有老人斑,林青霞相信“此手正如其人,有他赤子之心的年青和純淨”。

緣深緣淺,緣起緣滅

季老在《牛棚雜憶》一書中寫道:

“這一本小書是用血換來的,是和淚寫成的。我能夠活著把它寫下來,是我畢生的很大幸福,是我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

是的,季老敢於將文革時期自己的種種心酸、沉痛的往事寫下來,實在是令人敬佩不已。給人一種“在自己的傷口上撒鹽”的感覺。

上帝創造了這樣偉大的學問家,再創造這雙完美的手,通過這雙手,上帝把季老不老的靈魂,充沛的思想,和諧的觀念,和他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學傳授給世人。

林青霞是何其幸運,能夠與季老有過一次“親密接觸”,進行一次思想和精神的學習。

在這一章中,林青霞不僅寫了與季老的緣分,還寫了與臺中市長夫人邵曉玲、臺灣總統馬英九、《明報週刊》的記者汪曼玲的緣分,每一篇文章都真情實感,讓我們感受到緣分的奇妙。

不過,其中有一篇寫她與日本作家鐵屋彰子的緣分故事卻讓我印象深刻,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鐵屋彰子用了十年的時間,寫了一本有關“林青霞”的書。

林青霞曾坦言她很少接受採訪,可是卻對一個日本作家打開了方便之門,答應接受她的訪問。

因為林青霞被鐵屋彰子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林青霞的座右銘是“有志者事竟成”,而鐵屋彰子恰恰有著這種值得敬佩的珍貴品質。

可以說她們二人惺惺相惜,註定了一場異國異地之緣。

一個日本人,在十年當中往返於洛杉磯、香港和臺灣無數次,自己孤身作戰,只為了要完成她的夢想,寫一本有關“林青霞”的書。

林青霞的好朋友們,包括導演、攝影師、美術指導……也都被她的執著和誠意所感動,願意接受一切有關林青霞的訪問和提供資料給她。

當看到鐵屋彰子的手稿時,林青霞也很是感動。看到朋友眼中的自己,看到早已淡忘的影圈生活和舊時的點點滴滴,她恍如隔世。

如果換做是我們,大概也會如此吧。看到別人關於自己過往的記錄,聽到別人關於自己過往的討論,也會引起對於過去的種種回憶。當然,我們對這個引發我們回憶的人,也會心懷感激,感激她對於我們的重視,感激她舊事重提。

所以,林青霞對鐵屋彰子也是充滿了感激,並寄予最誠摯的祝福。她希望鐵屋彰子在往後的幾十年裡,能夠放下“林青霞”,拎起“鐵屋彰子”,為自己的人生,為明天和未來好好打拼。

人生苦短,我們有時又何嘗不曾執著過?可能是對於一個人的執著、可能是對於一件事的執著、也可能是對於一份榮譽的執著……不管為了什麼,希望此刻的你,也可以學會放下,學會向前看,畢竟前路漫漫,還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等待著我們。

好了,各位書友,今天的共讀就到這裡,感謝各位書友的陪伴。明天我們將繼續共讀《窗裡窗外》第六部分:關於美、關於自我、關於生命的感悟。

面對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境遇,林青霞產生了什麼樣的感悟?這些感悟,對我們的人生又有何幫助?

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