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具创新力视听器材上市企业排行榜

2018最具创新力视听器材上市企业排行榜

空闲时间太多,用来上网还是看电视?最近预测机构 Zenith 公布了一项数据,他们预计2019年人们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将比看电视的时间更多。由于智能手机以及网络的快速普及,让不少发展中国家直接跳过 PC 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彩电市场低迷,视听器材市场增长依赖线上

占据视听器材大半江山的彩电市场,因为移动互联兴起的原因,市场份额正在缩水。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2251万台,同比下降10.8%,为近五年来销量最少上半年。以这样较小的规模为基数,2018年上半年仅增长0.7%,今年彩电市场的增长压力可想而知。

目前,彩电市场增长主要依赖线上,但是线上带来的增长并非是万能的。

在渠道方面,受益于线上持续不断的促销活动引流,使消费者线上购物频率增加。另一方面,一些电商平台渠道下沉,开设多类型线下门店,拓展县乡市场。在品牌方面,相较于线下市场的增长乏力,线上市场仍有一定增长空间。迫于品牌竞争和业绩压力,品牌纷纷发力线上。而在消费者方面,“互联网+”快速发展,共享经济深入人心,线上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线上的另一个传播优势来自于传播速度,相较于线下,线上的传播速度更快,促销信息消费者瞬时可得,为品牌方省去了大量宣传成本。

电商层出不穷的促销活动,大型的有6.18年中大促、双十一大促,既对拉动销量增长明显,但同时也让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持观望态度,不过是将销售集中在一个时间点,并且还是打折出售。因此,视听器材特别是彩电市场要持续增长,还需要从其他方向发力。

高端化是彩电下一个出口

彩电行业仍具有高度吸引力,电视市场的竞争却丝毫没有停止过。彩电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应成为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同时要增加品牌附加值。

目前,彩电市场是以替换需求为主,限制存量市场增长的两大诱因分别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消费者购机动力不足和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对电视的冲击。彩电市场销量的大幅增长或源于政策推动,或源于超低价对市场的刺激。受彩电面板价格下降的影响,今年彩电的整机价格已经一再刷新历史新低,却并没有带来整体市场销量的大幅增长。

通过对比线上和线下畅销的前几款机型,畅销机型中不乏高价位,消费者不完全青睐低价机型。如创维55英寸4k超高清电视55Q7售价为6000元以上,高出55英寸液晶电视均价千元之多。虽然降价获取市场远比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更迅速,但以价换量取得的市场是短时规模,甚至还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若想长期为继,后续仍需通过创新留住市场,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品质消费新时代下,如果企业之间打价格战只会是扬汤止沸,高端化才是彩电下一个出口。

产品个性化是行业远离战火的武器

视听器材产品的个性化空间很大。

以海信来说,彩电的显示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显示技术能主导整个彩电行业格局。目前,以TCL、三星为首的品牌力推量子点,创维、LG等品牌力推OLED,海信选择在自己擅长的ULED和激光领域大展拳脚。视听器材通过创新的显示技术来提高产品品质是目前的趋势,在未来三至五年,量子点、OLED、激光这些目前的创新显示技术将会像现在的LCD、4K一样,变得普及。

与此同时,视听器材企业不断发力智能化、打差异牌,也能有效拉动消费者更新换代需求。今年世界杯期间,海信智能电视日活跃用户数量、平均日点播量、平均每天视频观看时长等指标均创下优异成绩。这得益于海信在个性化上所做的努力,比如海信的VIDAA智能系统增加了对体育明星的图搜功能,用户看世界杯期间不仅可以一键搜索球员信息,还可以实现购同款等多场景搜寻服务,让智能视听设备具备更多“玩法”。

有想法,不随波逐流,才能在看似一片红海的地方挖掘到广阔蓝海地带。

2018最具创新力视听器材上市企业排行榜

家庭影院、汽车音响是视听器材的机遇

家庭影院这个应用场景会是视听器材企业能够把握的下一个活跃市场。智能电视的出现已经颠覆了我们的观影习惯,互联网内容的增多,让我们能更自由的选择喜欢的内容,被动的观影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智能电视正在变得像手机一样,在应用、内容、控制、操作等方面更加智能,新的大屏显示终端占据了我们的客厅部分。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视的应用也引入人工智能。目前,基本所有的电视产品都搭载语音控制功能,通过语音控制按钮,结合智能系统来达到分析传递语音控制的功能,便捷的操作令用户买单意愿增强。除了智能语音,还有智能数据,即通过人工智能的数据收集、挖掘,经过分析加工的数据传递给用户,让机器变得“懂”用户。随着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进一步融合,在未来的智能家居环境中,大屏(电视)和小屏(手机)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视听设备将AI技术带到人们生活中的关键,在于将需求场景化,使客户需求和使用场景紧密结合,个性化创新和人工智能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市场价值。

另一个机遇来自汽车音响。据统计,2017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174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2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8695万辆,增长12.9%。整体上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两亿,汽车音响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汽车音响从家用音响发展起来,已发展到多功能、数字化、高性能、大功率,越来越接近家用音响的效果。早些时候,国外的先锋、索尼、阿尔派、松下等诸多品牌进入国内市场,不断蚕食汽车音响这一领域份额。随着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单碟CD机、多碟CD组合、功放、低音炮等汽车音响配置,在质量、技术、功能、音响效果等卖点的支持下,将迎来了销售增长的春天。虽然中国汽车音响零售市场规模还较小,但随着车主对音响品质的追求及个性化的需求,其发展潜力巨大。

结语

行业挑战正在加剧,在品质消费的大环境下,产品升级才是未来视听器材市场增长的必然之路。未来视听行业依然面临压力,创新显示技术、人工智能、大屏、更新应用场景等方式是未来趋势,也是突破口,谁能快人一步,就能占据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