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離母散 如何彌補兒童的心理創傷?

父離母散 如何彌補兒童的心理創傷?

與家人分離的經歷往往會在孩子心裡留下創傷,在多年以後對個人品行、家庭關係帶來深遠的影響。

與父母分離的孩子,往往在心理上蒙受創傷,嚴重的話,會造成永久的心理創傷,對他們的成長有著深遠影響。受訪醫生指出,要幫助孩子消除心理創傷,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藝術治療師則建議通過繪畫,讓這些孩子抒發內心的情感。

當家人無法經常陪在身邊時,孩子的心靈往往會變得非常脆弱。他們心中的恐懼和不安其實會在心裡留下創傷,一旦沒有及時接受適當的心理輔導,他們和家人之間的隔閡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消除。

王鳳英(41歲)從小就沒有感受過父母的關愛。在她3歲的時候,素未謀面的父親因私運毒品被判處死刑,而她的母親長時間在外工作,替人縫紉衣服、當服務生,根本無暇顧及她。

她的整個童年都與伯父一家人同住,但內心裡她與父母的分離已經烙下了深深的傷痕。她受訪時說:“我看到別的母女之間非常親近,但我一直到20歲的時候,才回去和母親一起住。我試圖重新建立母女關係,可到現在仍很難找到那種感覺。”

身為新加坡監獄團契(Prison Fellowship Singapore)的全職員工,王鳳英目前擔任家庭關護團隊的主任。每個星期六,那些父母正在監獄服刑而無人照料的孩子們會被召集在一起,由王鳳英和義工們組織的支援小組提供陪伴、補習和深廣課程。鑑於她的切身經歷,她發現自己更懂得這些孩子心裡的掙扎。

王鳳英說,她的父親曾是一名職業廚師,由於從馬來西亞私運138克海洛因來新加坡而被判處死刑。但對於父親的死因,母親卻哄騙她說是因為生病去世的,這讓兒時的她感到困惑,“我知道她在撒謊……我偷聽到親戚說過爸爸是入獄後去世的,但當時的我無法理解,只是感覺到爸爸的死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父親的死因和多年與母親分居致使王鳳英變得性格內向、安靜,母女二人也產生了無法跨越的心理隔閡。直到中學時期,學校開辦“單身家庭學生”輔導課,才為她慢慢打開心扉。一些擁有類似經歷的同學與她分享了他們的感受,讓她瞭解到有不少人和她一樣缺乏父母的呵護,才讓她擺脫了羞恥感。王鳳英告訴記者,此後她也因為成為基督徒而感受到愛的真諦。

父離母散 如何彌補兒童的心理創傷?

孩子需要真相而不是謊言

王鳳英相信,坦誠的溝通對孩子恢復心理健康十分重要。面對父母不在身邊的狀況,許多孩子都會有不安情緒,需要有人為他們解釋當下的處境,“與其用謊言矇蔽孩子,不如向他們解釋父母為什麼不能陪在他們身邊。提早輔導他們,讓他們明白遇到這些情況不須要逃避,也不須要感到自責或羞愧。”

此外,與父母分離的孩子尤其需要陪伴和信任。王鳳英指出,親生父母的關愛是無可替代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會一直覺得缺乏愛,同時也不懂得接受旁人的關懷。正因如此,父母一旦有看望孩子的機會,就應該與孩子多溝通、說話,一起做一些事情來創造回憶。讓孩子瞭解到自己並沒有被拋棄,父母還是愛著他們的。

在王鳳英的童年記憶裡,雖然伯父一家人都很疼惜她,但她心裡還是會覺得孤單,畢竟他們不是她的親生父母。但她的母親卻很少對她展現出溫柔的一面,“媽媽在我的印象裡只留下一個‘紀律主任’的形象……一旦聽說我的成績或者表現不好,她就會責備我、打罵我。”這導致王鳳英從小就覺得母親並不愛她,許多生活中的想法和心事也無法對母親開口。

孩子的心理傷痛也會在日常生活中有所體現。根據王鳳英的觀察,有些孩子不僅學業成績下滑,也跟朋友打架、講粗話、偷東西,在外玩耍不回家,甚至會出現攀爬公共設施的行為,“這些都是應當注意的徵兆,孩子很有可能在家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護和關注。”

與父母分散或帶來永久創傷

由於缺乏表達能力,兒童所承受的心理傷害往往無法及時發現,在多年以後對個人品行、家庭關係帶來深遠影響。目前在美國,由於特朗普政權所施行的“零容忍”移民政策,上千名兒童被滯留在鐵網四立的倉庫,無法與父母團聚。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今年7月的報道,其中一名15個月大的嬰兒被迫與父母分開五個月後,竟然在重逢時無法認出自己的父母。

這場骨肉分離的慘劇引起廣泛的輿論爭議,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正是事件對孩子帶來的心理創傷。與家人分離,是否會讓孩子形成無可挽回的心理陰影?家長又應當如何治癒孩子的心理創傷?

父離母散 如何彌補兒童的心理創傷?

鷹閣專科醫療中心精神專科醫生林汶龍受訪時說,父母與孩子分開會對孩子帶來長遠的心理傷害,嚴重的話,甚至造成永久的心理創傷。在分離的最初階段,孩子會經歷嚴重的焦慮情緒,可能會經常做噩夢,甚至對家中的看護人表現得過於依賴。但隨著孩子逐漸失去希望,以為再也看不到父母,他會逐漸陷入沮喪、抑鬱的情緒,形成心理上的負擔。

林汶龍醫生指出,在幫助兒童消除心理創傷時,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他認為家中至少需要一個固定的看護人,確保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精神寄託的對象。這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因為當家庭成為一個安全的港灣,他在面對外在世界時才能勇敢起來。

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和時間。孩子心中的創傷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淡化,這一方面也有賴於孩子思維的成熟,幫助他逐漸理解並消化掉負面的記憶和情緒。若有需要的話,林汶龍醫生也建議家長讓孩子接受針對心理創傷的認知行為治療法、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簡稱“EMDR”)等等的心理治療。

除了與父母的分離,造成生命威脅的交通意外、家庭暴力或性暴力,也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甚至引發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TSD)。林汶龍醫生認為,在這些情況下,家長鬚第一時間將孩子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確保孩子不會再次經受創傷,然後再作相關的輔導。

藝術治療師陳穎穎受訪說,兒童較難用語言與他人交流,也不善於在認知上梳理自身的情感創傷,但往往能在畫作裡做最真實的表達。因此家長也可以選擇讓孩子接受藝術治療,在放鬆無壓力的自然紓解形式下,幫助孩子安全地抒發內心的情感。

陳穎穎指出,與父母分離後,孩子的第一反應是自己被拋棄了,這會導致他在外人,甚至是親人面前都無法訴說自己的感受,形成情感上的障礙。而通過藝術治療,孩子可以將自己的情感和內在想法表達在繪畫中。藝術治療師則會和孩子一起欣賞畫作,其中的顏色、線條和構圖都有助於理解孩子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下,所想表達的情緒。

父離母散 如何彌補兒童的心理創傷?

藝術治療可階段性地彌補兒童的心理創傷。從治療的角度來看,藝術創作最後呈現的是一種心理狀態。陳穎穎解釋說,最開始,孩子的創作只是一種情感的抒發,如大哭一場一樣,讓孩子打破情感的壁壘。但隨著治療的進展,治療師會鼓勵孩子分享他創作的想法,孩子的繪畫也會慢慢呈現出美感。

陳穎穎透露,有一名接受藝術治療的孩子,父母在車禍中雙亡。他被善心人士領養,養父養母都對他特別關心,但他心中還是留有創傷,尤其體現在情緒表達困難和社交障礙上。

在藝術治療的後期,孩子畫出了一對母子鳥,小鳥站在羽翼豐厚的母親鳥肩膀上,眺望遠方。整幅畫色彩鮮明濃厚,透露出一種護養與希望的感覺。陳穎穎說:“孩子從一開始的茫然不知要畫什麼,到最後很滿意地和治療師分享自己的畫作,從中看到了孩子的轉變,內心找到依靠及安全感,言行舉止中也體現出滿足感及自信。”

繪畫因此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重構”自我心理狀態的過程,陳穎穎說:“繪畫中可以看到孩子從自我否定的狀態,慢慢走向相信、被愛、被接納的狀態。”而當孩子最後有了滿意的作品,把它裝裱起來,並且想要分享給別人看的時候,這就是一個關鍵的轉捩點。

陳穎穎也強調,許多新加坡的兒童其實在經歷“隱形的分離”。家長可能在家裡陪伴孩子,但卻缺乏交流、互動,只是關心工作或娛樂自己,這會讓孩子感覺到一種情感的隔閡。陳穎穎說:“有些孩子告訴我,他們跟父母最珍貴的記憶是爸爸在校門口接他,又或者是和爸爸一起打球、吃夜宵……有很多都是和父親有關,可見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中至關重要。”

在缺乏父母關懷的情況下,孩子也更容易出現行為上的偏差,在學校裡做出不合群、無紀律的表現。但陳穎穎建議家長在管教孩子時,要特別注意自己本身的情緒管理,不要對孩子們宣洩自己的情緒,例如對孩子大喊大叫。“無論發生了什麼,家長都應該珍惜、守護與孩子的感情,將與孩子的關係視為首要。不僅給孩子一個家,更是一個安全穩定的情感港灣。”

“與其用謊言矇蔽孩子,不如向他們解釋父母為什麼不能陪在他們身邊。提早輔導他們,讓他們明白遇到這些情況不須要逃避,也不須要感到自責或羞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