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學!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前清後蒙的相片,特別常見於人像相片,這些相片會被稱為擁有「淺景深」(小景深)的效果,那麼對於新手來說,要拍出這種吸引人的相片有什麼辦法呢?手頭上的器材又是否足夠呢?讓愛攝君由這篇文章一一為大家解答吧!

問題:我只有一支18-55mm的套機鏡頭,能拍出漂亮的淺景深效果嗎?

當然可以啦!就算只是擁有一部入門的機身和套機鏡頭,新手也絕對可以拍出漂亮淺景深!只是瞭解3大「拍出淺景深」的方法便可以了!

3大「拍出淺景深」的方法

1.加大光圈

2.使用長焦端

3.相機、主體和背景的距離比例

以上便是3個拍出淺景深的元素了,是否很簡單呢?我們開始學習吧!

1.加大光圈

使用大光圈便可以輕易製作淺景深,大光圈的意思不是一定要擁有f/1.4、f/1.8等光圈的鏡頭,就算是最大光圈值f/3.5的鏡頭配合其他2個元素一樣可以做到,試試把光圈調到最大便可。

一同來看看這張相片,就會明白光圈大小的影響了:

新手必學!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光圈開到F2.8的時候前面的公仔呈現虛化的效果,當光圈開到F16時,前景與主體清晰度基本一致。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小),要想拍出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照片就把鏡頭光圈開大吧!

2.使用長焦端

假設同一光圈值,使用長焦能令景深更淺,例如:

鏡頭A:光圈f/4,使用18mm焦距

鏡頭B:光圈f/4,使用200mm焦距

此時使用鏡頭B的景深會比鏡頭A的景深更淺,背景會更蒙。

看看以下的比較圖:

新手必學!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相同的光圈使用50mm的焦段拍攝,景深不太淺

新手必學!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相同光圈200mm焦段拍攝的照片景深淺

3.相機、主體和背景的距離比例

這個於文字上比較難理解,實際應用時意思就是是:

「相機儘量靠近主體,而主體跟背景又儘量離遠」

這樣即使使用同一光圈值和焦距,有利用這條技巧的相片會擁有更蒙的背景。

新手必學!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總結技巧

那麼來個總結,例如我在使用原廠的套機鏡頭18-55mm f/3.5-5.6,要拍出漂亮淺景深,我們可以有以下操作:

1.把光圈調到f/3.5,使用18mm焦距或把光圈調到f/5.6,使用55mm焦距

2.按構圖儘量靠近主體

3.尋找一個角度,令主體跟它背景的距離很遠

4.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