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投監會:《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民貸天下CEO李海青

信息披露是對標合規備案的一項硬性指標,在行業經歷七月陣痛後,信息透明化服務也成為投資者瞭解平臺的重要窗口,各家平臺也在不斷豐富制度謀求更透明合規運營和加強用戶深度溝通。

以民貸天下為例,“走出去、引進來”作為平臺與用戶互動的戰略方針,已經取得實質性成效。自在全國六地開展線下用戶見面會後,民貸天下近期也成立了投資者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投監會”),代表投資人對平臺進行監察,幫助投資人瞭解平臺運營信息。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民貸天下CEO李海青進行了特約訪談。

Q 設立投監會的初衷和目的是什麼?

李海青:民貸天下是廣州市政府支持下,由廣州基金為首發起設立的國資系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作為廣州基金的產業試驗平臺,希望民貸天下能夠在行業中起到積極導向作用並有所建樹。這種建樹不是要有輝煌的業績或者豐厚的利潤,而是希望在行業裡面可以穩健合規經營,可以對行業有推動價值,產生更多正能量的發聲和地位。

我們設立投監會更主要的一個初衷是,從“走出去”發展到“引進來”。對企業來講,投監會篩選出來的成員代表了投資人的利益、權利的行使、投資人大部分的困惑或者問題,以及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思考一些問題的核心點更好地反饋給企業。最後,成員在整個投監會的監察過程當中可以瞭解平臺、項目情況、運營情況、團隊情況、高管理念,以及整個企業發展思路,並向其他投資者進行真實、透明的輸出。

Q 投監會成員的產生機制是什麼,成員有工資嗎?監督考察經費由誰負責?

李海青:投監會成員採用主動報名,平臺篩選報名名單產生,並於官網進行公示,投監會成員會定期更換,暫定時間為一年。此外,如果成員經常性不履行職責,也可能會提早更換。

差旅費方面,投監會經費包括交通費、住宿費,民貸天下在合理範圍內,實報實銷承擔每次檢查活動的經費,成員沒有工資。

Q 對於成員有沒有資質上的要求?

李海青:首先,成員要是平臺註冊用戶;其次,用戶待收超過5萬元、邀請人數量超過5人的用戶將優先選取;此外,成員要樂於分享,幫助其他投資者全面透明瞭解平臺運營信息及風險控制,擁有撰寫相關報告的能力;最後,需具備一定的金融、法務、風控、財務等經驗及能力,有一定的時間及精力參與監督工作,如規劃投監會的工作安排、每季度能準時參加現場監督、撰寫報告、分享說明等。

Q 投監會成員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李海青:在法律規定隱私保護的前提條件下,可以行使包括每季度一次現場檢查活動,檢查項目資料;考察資產獲得流程、風控流程,與業務及風控人員交流,考察從業務到風控、到募集的全過程;與律所、會計事務所等一起,定期瞭解合規進程,參與合規進程監督

;與團隊成員瞭解平臺發展戰略及實際經營管理情況的權利。

義務方面包括,現場對平臺的業務進行監督檢查;以監督委員會名義如實向投資人說明平臺運營、借款標的等情況,如實發布監督報告堅持客觀公正、公平、透明原則,不得惡意貶損聲譽及形象,不得接受商業賄賂;保守平臺及平臺運營主體的商業秘密,保守平臺用戶的隱私

Q 投監會目前已經開始運營了嗎?運營效果如何?

李海青:8月13日已經公示了20位投監會成員名單,後續會舉行成立儀式和證書的頒發,屆時還會進行投資者第一次全面的現場檢查,還會有一些工作報告的輸出。

Q 目前投資人對投監會的反饋如何?

李海青:首先,投資者非常支持成立投資者監督管理委員會,積極主動的去推進投資者的交流和監測。其次,投資者的熱情超出了預想,原計劃只招20名成員,但是報名人數差不多一千人了。最後,投資人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投監會的作用能夠真正落實,產出具體的、有幫助性、建議性的輸出。

Q 您覺得這個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嗎?

李海青:會。投監會是連接平臺與用戶很好的紐帶,可以加強平臺與用戶的深度溝通,也會增強用戶對平臺發展的信心。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平臺應用這一模式

暢談投監會:《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民貸天下CEO李海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