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底兩萬里最暗之處,遇見「光」

避暑避到了,海底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的假日出遊變成了三類,簡稱,“上天下海,開山遁地”。

一類是“上天派”,滑翔傘,高空跳傘,蹦極,有甚者還玩起了翼裝飛行,總之就是天空的族群。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另一類是“開山派”。

去爬山,攀巖,遠足,戶外,露營等等,總之徵服一座又一座的山,深入谷穴就是他們的愛了。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還有一類是“下海派”。

一到假期,他們就一身潛水服,“噗通”跳到某片大海里,開始潛水,與海為鄰。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我自己呢,當然最喜歡“下海派”,從他們拍回來的照片,已經夠誘人。有時候看到他們在假日裡發出來的九張藍圖,忍不住就會想深吸一口。

太自由了。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據我一個有十年潛水經驗的朋友說,海底的世界,無論深淺,都充滿寶藏。

在被魚群和流動的海水包裹的時候,不僅能讓人更加樂觀、熱愛生活,認識更多朋友。還能讓你去到許多人未曾到達過的地方,與魚群共舞,看閃電貝放電,用特別的方式去欣賞這藍色星球上另一種無與倫比的美麗。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雖然說是已經立秋,但氣溫反倒是越來越高,悶得不行,前幾天看見我那位潛水的朋友發了個朋友圈,是巨大的鯊魚群與他擦身而過,我心想“這廝怎麼又跑到海底去了”,但仔細一看,location不是在北京麼!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問過他之後,拿到一個地址,原來是這場沉浸式藝術展——“尋夢海底兩萬裡”正在北京展出!

各位,試問還有大夏天比展覽和海底更好降溫和凹造型的地方嗎?當然沒有,於是週末我和閨蜜就約著一塊兒動身去了!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這場展覽的全稱叫“尋夢海底兩萬裡·深海之光 沉浸式藝術展(AQUARIUM BY NAKED)”,我和閨蜜是專門選了快要閉館的時間來的,因為這樣才人少好凹造型啊!

一進來的地方已經驚豔了,現場模擬出那種深海近乎藏藍的深色,非常到位。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只是沒想到海底世界的光效會比較暗,我自己的手機拍出來總是要麼太暗,要麼過曝,但閨蜜的手機拍就剛剛好!

大家看下圖,是原圖直出的哦!效果好炸!我索性當天所有照片都用閨蜜的HUAWEI P20拍,因為本身“深海之光”的展覽已經像是自帶深藍濾鏡一般,非常美了。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走進展覽,首先來到的是一個被稱之為“生命之波”的區域,當人們走過這個生命區域的時候,地板上的浪會隨著步伐進行不同的變化,相當於從沙灘走向深海的一個過程。

我在這裡凹了好幾個造型,大家都知道,全息投影的光斑,基本是瞬息萬變,加上室內光線很暗,我一直很擔心拍糊掉。沒想到!閨蜜用拍照模式隨便按了兩張,都是光斑成形的那種,顏色和細節抓拍得很到位!

對了,這種拍照背景一直在變化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用側臉或者側身的pose,一來即使有光斑落在側臉上也不會顯得奇怪,二來在光影的襯托下,身材也會顯得更加纖細。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接下來,就是一個巨型的水幕,也是隨便請閨蜜“咔嚓”了一下,不過這個場景的挑戰更大,閨蜜就把相機模式調成了專業模式,因為水流和光的作用,很容易會看不清人臉的細節,但效果很不錯!

而且拍剪影,仔細看是能看出水珠有滴滴分明卻又連接的狀態的~

這兩張照片的感覺我很喜歡,拍攝技巧分享一下,它們是在逆光拍攝下完成的,閨蜜用了專業模式,再稍微調整了一下曝光補償,讓亮的地方可以暗下來一點,不至於曝光過度。這樣人站在燈光的旁邊就能拍出剪影的效果,也不會讓整個人被最亮處的燈光吃掉。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因為出片率很高,而且又美又溫柔,我的拍照癮全開!

在水光波紋的瀲灩下,如同在拍雜誌封面一樣地進入了角色。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而且閨蜜手機的的細節分辨率真的很讓人滿意,大家都知道光束很容易被拍“散”,因為邊緣的部分不夠銳利,但她的手機拍出來的光束就是很sharp那種,在顏色的分層上也很細膩。

站在那裡隨便拍,猶如在海底兩萬裡的最暗之處遇到光。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接著是來到了一片充滿了海底生物的世界,我找到了朋友當時拍的,大魚遊過身邊的那個地方,來了一張“同款”。身邊腦補了“鯊魚”群遊過身邊,在現場真的有一秒晃神兒,白日夢成真。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我們嘗試了幾遍,在這種比較暗的地方,還是開夜景模式拍出來的效果最好,照片的色彩和人像的膚色表現在夜景模式下是最完美的。

而且也很喜歡照片上呈現出的,那種陽光投射到海底,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紋的感覺,照片保留了這種動感。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魚遊過之後,也會突然變成光斑散開,一小顆一小顆,我等了好幾回讓閨蜜抓拍到這一張!是不是很有動漫的感覺!成片簡直和肉眼看到的一樣,很靈動。

這種背景的拍攝就是跟前面提到的一樣,最好選擇側身側臉的pose。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現在回看這些照片依舊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特別是這些在6500米深海拍的照片,回看時會產生一種真實的在下沉的感受,這也是我覺得閨蜜這個手機最厲害的地方,每一處光影都能做到完美復現。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拍到這塊屏幕的時候,其實有點擔心會不會拍出很網格的屏幕質感,人臉上的顏色也會不好看,事實證明我多慮了,拍出的照片不僅優質了整個畫面的飽和以及對比度,讓畫面更加精緻,彷彿真的置身於海洋之中。

而且在這麼暗的環境下,景深和變焦也是一點都沒落下,連閨蜜的攝影渣技術都完全可以hold住。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展覽的尾聲還蠻妙的,從海底又回到了現實世界。我特別特別喜歡左邊這張,將人像與光影合在一起,影像變成了一首詩,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

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在海底两万里最暗之处,遇见「光」

走出來的時候,覺得在這個展上拍的一系列“深海照片”真的made my day,照片裡深海景象的真實感讓人平靜,歡迎大家抓緊時間去看,別忘了帶上“暗處之光”,因為實在太好用了。

因為這次看展優異的出片表現,我打算下次真的去浮潛的時候,也要帶上HUAWEI P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