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生於耕讀世家,7歲起在村中書塾上學,熟讀四書五經及其它一些古籍。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都在童生試中的廣州院試失敗落選,第三次在廣州落選後已經是25歲了,受此打擊回家以後重病一場,一度昏迷。病中幻覺有一老人對他說: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間來斬妖除魔。從此,洪秀全言語沉默,舉止怪異。此時,洪秀全並不甘心於考試的失敗,在6年後的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春天,再次參加了廣州院試,結果還是以落選告終。

創教起義

天王洪秀全

金田起義

1851年1月11日(咸豐元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1853年(咸豐三年)定都南京,稱天京。頒佈《天朝田畝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咸豐六年,因掌握軍政實權的東王楊秀清“威權逼己”,遂密詔(一說無密詔)北王韋昌輝率軍返京誅楊。韋又擴大事態,濫殺無辜。洪秀全迫於眾怨,只好殺韋,以翼王石達開主政。

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馮雲山、蕭朝貴已死,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定都天京後,洪秀全主張把四書五經列為禁書,楊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讓步,後者只好同意四書五經在修改後可以刊印流傳,然而,直至太平天國滅亡仍未曾刊行。

在當時的清朝許多國民由於抽鴉片而體質虛弱,難於戒除煙癮,導致白銀大量外流,國庫虛空,民生困苦。洪秀全通過制定嚴厲的刑罰來禁止鴉片的買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主權原則上,洪秀全對清朝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概不認可。

天京事變

天王洪秀全

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繡像

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玉璽

1856年(咸豐六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向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向榮在8月9日死後,其死訊不久便傳入天京,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另有圖謀,以“天父下凡”為由迫天王封他為“萬歲”。

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的矛盾日漸加深。北王韋昌輝在這時請求天王誅殺東王,天王偽作不忍。洪秀全知道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及頂天燕秦日綱對東王不滿,後來東王有弒君篡位之企圖。

天王密詔北王、翼王及頂天燕秦日綱剷除東王。韋昌輝在9月1日到天京,與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凌晨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人被誅,史稱“天京事變”。翼王石達開抵達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逃出城外,韋昌輝其後盡殺翼王府中石達開的家屬。石達開從安慶起兵,聲討韋昌輝,此時在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石達開。東王、北王與燕王先後被誅。翼王石達開在天京主政一段時間,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以牽制石達開,引起石達開不滿。

1857年(咸豐七年)石達開受猜忌帶領大軍負氣出走,脫離天王指揮。自天京事變及翼王出走後,洪秀全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太平天國卻開始走下坡。

洪秀全重用陳玉成、李秀成諸後起良將,自兼軍師,又採取減賦和加強宗教宣傳等措施,渡過難關。

天王洪秀全

天王府

天京淪陷

清軍開始進迫天京,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撐下,太平軍在數年間阻止了清軍的很多攻勢。1859年(咸豐九年),族弟洪仁玕抵達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為軍師、幹王,總理天國朝政。由於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異姓為王。後來洪秀全分散諸王權力,開始濫封王爵。

1861年(咸豐十一年)間,英國海軍提督何伯與參贊巴夏禮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以事成後平分中國為條件,協助太平天國打敗清朝。洪秀全態度堅決,斷然拒絕英國人的建議,在維護國土完整和主權方面,態度明確和堅定。英國人見無法從太平天國那裡獲得利益便轉而支持清朝。清朝為鎮壓太平軍於是勾結洋人,出賣國家利益。

1862年(咸豐十二年),陳玉成英勇就義後,曾國荃率湘軍又進逼雨花臺圍困南京城,形勢急轉直下,天京附近據點逐一陷落。洪秀全晚年,思想保守,陷入了宗教迷信。李秀成知道天京難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議放棄天京,轉戰中原,被洪秀全拒絕。面對困境,洪秀全沒有采取適當的對策,卻向將士宣稱將有天兵下凡,驅走清兵。

其後太平天國的蘇、浙基地均被湘軍和淮軍攻克,南京城外營壘亦盡陷敵手。洪秀全其時已患重病,他拒絕了李秀成的棄城出走建議,期望上帝降奇蹟賜福於太平天國從而戰勝清軍。但隨著天京的防務日漸危急,洪秀全的幻想終告破滅。

去世

1864年6月(同治三年四月)洪秀全病卒(一說自殺)於天京,其子洪天貴福繼承其位。其臣屬用錦繡綢緞包裹他的屍體,藏在宮內,秘不發喪,十餘日後方宣之於眾。

7月19日(六月十六日),南京陷於清軍,太平天國首都被攻入,太平天國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