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興」事件有感而發:半導體成爲關鍵,國產化差強人意!

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半導體!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每個領域都有著日新月異的改變。自然地,各種各樣的高新技術快速的融入到我們的工作中甚至是生活當中。半導體材料、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及自動化等等,這些專業的名詞也變得膾炙人口。這就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國高新產業的快速發展。

從“中興”事件有感而發:半導體成為關鍵,國產化差強人意!

高新產業園

​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今日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如計算機、移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

對於所有的高新產業,基本都無法避免利用半導體。半導體與高新技術,就像高樓離不開堅實的地基,半導體材料是基礎,卻也是重難點。半導體產業被稱為國家工業的明珠,是國家實力的象徵。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如計算機、手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而前一陣子的“中興事件”,則引發了國民對芯片國產化的熱烈討論。

從“中興”事件有感而發:半導體成為關鍵,國產化差強人意!

半導體

各國你爭我趕,美日韓實力強勁

既然半導體如此重要,各國必定是對其分外重視,事實也是如此。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半導體這個東西並非是你想研究就能研製的。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會極大地受限於綜合國力與經濟實力,這是國家實力層面上的差距,絕非其他因素所能輕易改變,因此,我國從一個較低的起點出發,必然困難重重!

從“中興”事件有感而發:半導體成為關鍵,國產化差強人意!

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以2015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市佔份額來看,歐美日韓分別佔9%、50%、11%、17%,中國大陸僅佔4%。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18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中指出,32%的關鍵材料在我國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絕大多數計算機和服務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芯片,70%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芯片依賴進口。

從“中興”事件有感而發:半導體成為關鍵,國產化差強人意!

半導體

美日韓有著這種發展規模也是不足為奇。因特爾、蘋果、三星、松下等品牌都是無可爭議的大牌,技術成熟,口碑良好。他們的產量銷量在世界稱霸;本國的產量是完全可以滿足需求量的,自產自銷的同時資源不輕易外流,也不易受人掌控,一句話概括就是美日韓硬實力絕對佔優。

從“中興事件”討論我國半導體發展現狀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7月11日,美國與中興公司簽署協議,取消近三個月來禁止美國供應商與中興進行商業往來的禁令,中興公司將能夠恢復運營,禁令將在中興向美國支付4億美元保證金之後解除。

從“中興”事件有感而發:半導體成為關鍵,國產化差強人意!

中興事件

可以看出,中興作為中國5G戰略的核心代表,在技術、標準、市場和產業等多個領域處於引領地位,但在核心技術上依然受制於人。比方說,光刻機是半導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現的依據,但如今的光刻技術卻依舊沒有能夠取得非常大的突破,集成電路也是遠遠未達到較高的水準,至於芯片材料的問題,單晶硅的純度要求越來越高,仍然有待進一步的突破。

從“中興”事件有感而發:半導體成為關鍵,國產化差強人意!

半導體

但在總體來說,我國半導體的發展規模其實有了很大的突破。201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佔全球份額由2000年的7%,提升至2016年45%,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市場,中國大陸成為全球第三大半導體設備市場,市場規模為82.3億美元,佔比為14.54%,同比增長27%。

從“中興”事件有感而發:半導體成為關鍵,國產化差強人意!

國產芯片

小編認為,這些數據很讓人眼花,也成為許多人盲目吹噓的資本,目中無人的說“中國半導體第一”,但我們要看到本質,我們在全球市場份額佔得多,我們國家總體的需求更大(何況數據中其中還包括了臺灣),我們國家在半導體發展的這條路上說任重道遠都是輕的,我們的發展快一定程度上源於起點低,好高騖遠終究會失敗!

但重要的是!如今的中國已經覺醒,對半導體企業的重要性看的一清二楚,一條條鼓勵高新技術創業發展的政策也是下達的毫不含糊,我們國家的半導體產業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前文雖然說了中國半導體有許多不足,但是小編絕對相信,再過幾年,世界半導體強國中一定有中國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