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老師怎麼說 他們怎麼看公立校和國際校

最近五六年在培訓機構工作,經歷了不少學校,可能片片斷斷,不夠系統,時間也不足以總結。但是做培訓機構的老師們還是挺不容易的,所以寫下文字來描述他們的生活。

培訓機構老師雖然不用趕清早的交通擁堵,有的機構十點,晚點的十二點,一點兩點上班的都有,到了單位都是備課開會收拾教室什麼的,等待學員們下午晚上來上課,可是晚上下班都是八點、九點有的機構到十一二點,特別網絡課程在線老師下班更晚,還有周末兩天幾乎都上班。那麼培訓機構的老師們和其他老師除了到崗時間不同,還有那些更多差別?

首先,培訓機構每個老師都要接受銷售的培訓,培訓機構可以說全員銷售,因為他們就靠學員的光顧和停留繳費才維持生存的,所以老師們經常開試聽課,就像一堂銷售會,免費試聽就是期待可以留下學員繳費組建新班,新班不成立試聽課就一直得免費上下去,而且幾次試聽課還豎不起班級,這個老師留有打包走人的危險。那麼有的機構培訓老師初期也要參加市場活動,戶外室內宣傳,活動中讓老師們展現專業水平,和孩子互動親和力,也需要應對家長們的諮詢和選課指導。培訓機構老師都需要有推銷的神經來說,還是挺不容易的,做市場活動,做展示,或者遞送宣傳單,和家長諮詢如何選課都是額外勞動啊。

其次,培訓機構老師最要能應付的就是被試聽,從新的班級組建,到一期學員升學續班,都需要家長來聽課,家長成群的坐在教室裡,這樣的課上起來本來壓力大難度也大,又要管住紀律,家長又不希望自己孩子被訓被傷面子自尊。教學中專業性公平性都是家長盯得要緊的。培訓機構老師就要經得住被試聽,甚至很多機構比如巨人,高思,學而思都鼓勵家長全員聽課。這樣培訓機構幾乎省去了安排教學督導,家長聽課更加挑剔,對老師監督是非常嚴格的,而且也容易留住家長續費,不需要再盯著去說服。更省了確保學生接送和課間安全的助教和管理人員。

再次,培訓機構老師也是最不穩定的工作,比如家長集體提意見或者學員有人討厭某個老師,這個學員就可以調整班級,換個老師,所以老師們的學員是不穩定的。那麼家長學員挑選老師,有的就有很誇張的挑剔,比如不喜歡老師長相,看著不順眼,聲音不好聽,眼睛太兇,或者老師上課邏輯不清,或者老師不夠負責,老師講太多了,老師講太少了,都是可以挑剔的毛病。所以培訓機構老師經常容易被替換掉,也有時候被調配接受很多的課,超負荷,有的時候課又被分給新老師,自己課越來越少,維持不了滿意的收入。有的機構老師還在幾個分校跑課,更別說去學生家裡的家教。而且培訓機構老師年紀大了,有些小齡段的學員就會挑剔,更喜歡年輕漂亮活潑有趣好笑的。總之,做培訓機構老師,有的時候好像被客戶挑選的角兒似的,心理滋味並不好受。管理好的機構老師感覺老闆會替自己說話,有孃家人,管理不好的機構就感覺工作起來心裡空空的,沒有依靠。經常還沒安穩,自己就要面臨和實習老師搶課程搶學員了。

還有,培訓機構家長學員都是一分錢一分學習的,所以分數提高還是看得見,也是比較有效果的,那麼培訓效果不好的學校都是開一家倒一家,也毀一批批的孩子。能夠留下來的培訓機構許多課程體系,老師資源都還可以。當然開的到處都是的很多分支機構的經濟大鱷學校因為太有實力,他們不怕學員流失,因為總有新學員來,所以有時候教學效果反而一半好一半不好。其實培訓機構的老師還是比較叫屈的,叫屈什麼呢?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被叫老師,有時候被錢支付著,好像不那麼像公立校老師那樣被尊重。學生好像大客戶,老師好像被點名的服務員。那種服務於客戶,又要教好又不能訓斥,被叫老師又沒有老師尊嚴的感覺委屈。

其次,培訓機構老師教好了孩子,錢支付給學校老闆,自己收入如何全是關起門來的管理的一套,也許滿意,也許委屈。但是到了教師節或者生日什麼,老師並不見得被學生惦記,因為他們想已經付了很高昂的學費了,不在意教師的節日什麼的,教師節有些委屈。

再次,培訓機構老師教出來的功勞被公立校國際校佔了更多。學生們在公立校國際校是全勤學員,也是主要學校,所以特別重視,公立校有個演講競賽的,家長學生都特別重視。英語演講獲獎了,數學大賽,,作文大賽,詩詞大賽,藝術大賽,體育大賽獲獎了,都算在公立校,培訓機構的老師也許付出更多,賽前輔導持續做,但是出了成績,培訓機構的老師被放在其次的位置,心裡些許委屈。

你們有培訓機構老師經歷嗎,有怎樣的經歷感受呢?歡迎留言評論。

培訓機構老師怎麼說 他們怎麼看公立校和國際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