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的學者,扒一扒郭沬若的那些不光彩的陳年往事

近現代文人中,郭沫若最具爭議論,一方面肯定他文學上的造詣,另一方面他的卑劣人格又惹人反感。林語堂對郭的評價是——“集古今肉麻之大成”,胡適對郭沫若的評價:“郭沫若這個人反覆善變,我是一向不佩服的。"魯迅罵他是“才加流氓”、“遠看是條狗;近看是一條東洋狗;仔細一看,原來是沫若先生”。

爭議的學者,扒一扒郭沬若的那些不光彩的陳年往事

郭沫若

1、拋棄妻子

1916年,已為人夫的郭沫若在東京聖路加病院偶遇美麗的護士佐藤富子,不顧家裡已有結髮妻子,瘋狂追求並與之同居,佐藤富子為此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郭沫若為其取名“安娜”。佐藤富子為其生了四兒一女。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共產黨員的郭沫若為了表面自己的階級立場,狠心拋棄安娜以及5個兒女,不辭而別離開日本,與安娜斷絕了聯繫。

爭議的學者,扒一扒郭沬若的那些不光彩的陳年往事

佐藤富子

2、學術造假、汙衊同行

1923年秋,蘇州的一位中學教師錢穆,歷四、五載,共寫成《先秦諸子系年》,後因此書,進入大學,當了教授。後來郭沫若抄襲此書取名《十批判書》。1928年郭沫若化名杜荃,寫下《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攻擊魯迅,卻矢口否認。1948年,郭沫若發表檄文《斥反動文藝》,把沈從文界定為“桃紅色”作家,朱光潛界定為“藍色”作家,蕭幹則是“黑色”作家‘。

爭議的學者,扒一扒郭沬若的那些不光彩的陳年往事

郭沫若化名罵魯迅的文章,看於創造社官方刊物《創造月刊》第二卷第一期

3、沽名釣譽,強行挖掘定陵給考古界造成極大破壞

1958年,不顧當年科技條件還不成熟,郭沫若提議發掘明神宗定陵,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雖然為史學界對研究明朝提供了實在的器物,但大量的文物在接觸空氣後立即被氧化、破壞,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頃刻之間灰飛煙滅,讓人心痛。定陵發掘也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頭號悲劇事件。定陵文物損壞的消息傳到北京,文化部文物局領導們大吃一驚,就在眾人痛心疾首時,從外地傳來消息,有的省份正在組織人力,要打開當地的皇陵。周總理得知後,立即通令全國,禁止挖掘任何帝陵,這才避免了一場更大的劫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