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布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清晨,當你走進菜場,小販的一聲吆喝清亮有勁,足以喚醒還是懵懂狀態的大腦,此時抬頭便能看到五顏六色、新鮮水嫩的蔬菜瓜果,再往裡走,揮著大刀就往骨頭上砍的豬肉大叔,忙著撈魚破魚的水產阿姨,剛走過,一隻鮮蝦從盆裡掙脫,跳到了你的腳下。

或是傍晚,帶著積累一天的疲憊,路過菜場,小販們開始紛紛叫嚷“最後一塊骨頭便宜賣了啊,賣完回家了”,買菜的阿姨會問“晚上吃點什麼,絲瓜來兩根吧”,最後結算的時候還順手抓了一把蔥送給你。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有人說,如果覺得活不下去了,就去菜場逛一逛,你會感覺到溫暖,感覺到自己活著。吃是一個人活著最原始的慾望,在這個嘈雜、喧鬧的地方,能喚起飲食的慾望。

做農業雖苦,卻還有大批的農人在堅守,除了最基礎的謀生,他們又何嘗不是種下希望,把生命的幸福感送到人們口中。一顆種子破土發芽,成熟收割,再到運輸售賣,最後做成菜餚,溫暖人的心與胃,每一個環節都是鮮活的。

所以這世上的菜場是不會消失的,它會有變化、升級,但將永遠存在,在每個國家都一樣。

菜場的升級,是藝術,也是為了讓人回家吃飯

據《中國大城市白領回家吃飯情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有超過 40% 的女白領不願下廚做飯。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有超過三成的白領經常在外吃飯,其中深圳白領在外吃飯的比例最高,佔比達到 42.4% ,居四城之首。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菜場是這樣的: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但隨著人們對衛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對髒亂差進行整治,傳統菜場也有了煥然一新的模樣: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更有趣的還有菜場的升級版:

菜場+經濟學:北京·三源裡菜市場

上個月知識服務平臺「得到」將《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一書的發佈會放在了這個菜市場,幾天內便吸引了數萬人圍觀。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用食材和經濟學原理勾聯,重新命名部分攤位名。“亞當•斯密牛肉鋪”、“李嘉圖蔬菜攤”、“哈耶克漢堡屋”、“弗裡德曼早餐店”等等。在菜市場“遇見”這些經濟學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讓你發現瑣碎生活裡和經濟學有關的日常。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宣傳海報上,小販一改往日行頭,與使用的經濟學理論匹配,淺顯易懂,頗有一番趣味。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逛菜場不只是單純的逛菜場,在北京這個群英匯聚的大都市裡,白領也走進了菜場,探究其中奧妙。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港式主題超市型街市:香港·本灣市場

本灣市場2015年8月翻新,情景體驗式的商品陳列及售賣方式,徹底顛覆傳統農貿市場的設計。

色彩斑斕的地磚,港式場景的體驗,各種各樣的接地氣又高顏值的租戶組合,使傳統街市變成了超市型街市。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菜市場內設計了許多歷史傳統元素,走在其中總會有一種老香港的獨特韻味。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還有全港首創的“i-Chicken”服務,市民可通過屏幕現場選購活家禽,30分鐘左右就會將選定的家禽屠宰好送到市場交給顧客。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書店+菜場:臺灣·誠品知味MARCHE市集

“知味市集”佔地百坪(1坪合3.3057平方米)左右,約200家臺灣本土的生鮮蔬果上架,包括臺灣最大的有機農場永齡農場的有機蔬菜、吉品養生無毒蝦、十八養場的紅玉雞肉等。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這種獨家的“在書店買菜”的新運營形式,創造了“閱讀”與“食”的連接,讓“買書菜”成為日常。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書店是一個有溫度的“第三空間”。有了生鮮的加持,能讓閱讀多一份色彩。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遍佈世界的各色菜場,是藝術與溫情所在

東京·MUJI marché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這裡每一樣食材的產地、運輸人員的名字都是公開的,甚至還可以對應上耕種時的器具。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海產品更是大有來頭,都是從鳥取縣境港附近的海域捕撈的。只要是這裡捕撈的魚都會寫上“境港直送”,基本是凌晨捕撈,早上就上架了。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在這裡還能吃到美味的便當,可以看書、學做料理,在親子區提供體驗耕作的活動,當然MUJI的老本行服飾、雜貨也均有售賣。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曼哈頓·切爾西市場

切爾西市場充滿了濃重工業風,裡面的每一間店鋪都充滿了強烈的復古氣息,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最著名的是一家叫The Lobster Place的店。這家店每天清晨便會從港口運來最新鮮的龍蝦、生蠔、帝王蟹等食材,除了售賣海鮮,還供食客們隨點隨吃。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這裡有蔬菜攤、水果攤、書店、冰激凌店、服飾店等,還可以試吃醋醃魚子醬、抹茶味食鹽等特色調味品。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布達佩斯·中央大市場

這是一座由巴黎埃菲爾鐵塔的設計師設計的歐洲最大、顏值最高的哥特“百年市場”。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中央大市場有著花哨的琉璃瓦房頂,獨特的拼花圖案牆面和風格迥異的大小窗欞,雖有上百個攤位,但依然保持著環境整潔,沒有異味。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市場的一層以農副產品為主,水果、蔬菜的賣相美觀,擺放整齊。市場二層有一些匈牙利的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店,還有些類似購物中心裡“美食廣場”的快餐攤位。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巴塞羅那·聖卡特琳娜市場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在這個色彩超豐富的大屋頂上,彷彿能看到多種多樣的水果和蔬菜在陽光下閃耀著跳躍的光芒。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在這裡你不僅能買到各類新鮮蔬果、海鮮、乾貨,每個攤檔都是一家餐館。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荷蘭·鹿特丹拱形大市場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這座花了16億建成、全球顏值最高的“菜市場”,平均每年吸引800萬遊客前來參觀。市場上方的拱形由228個公寓單元組成,市場內可以容納96個農產品銷售臺,20個酒類及其他物品零售臺。市場下方的停車場共有四層,能提供1200個車位。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從各種原料、佐料、加工副食品、餐飲、廚具到荷蘭奶酪、意大利冰激凌、日本壽司,甚至中國美食,這裡試圖滿足著全世界的喜好,勝似一間吃貨的天堂。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集市不僅容納了96個農產品銷售臺,20個酒類及其他物品零售臺,還將集市上方的拱牆打造成了228間單元公寓。

這裡是城市功能與藝術展現的驚喜融合,真正實現了公共和持久的城市化建設。“菜市場”不再只是嘈雜喧鬧的,它也可以擁有層次感、流通感、互動感和藝術感。

活不下去了?有個地方遍佈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走進菜場買點菜,去感受煙火氣,感受生命;回家做一頓簡單美味的家常菜,一碗清湯下肚的那一刻,還有什麼困難值得難過。常人如此,更何況是身處農業中的人們。

土地是希望,太陽是希望,水源是希望,而農業就是最原始,也是最有希望的行業。

10月27-28日,杭州,第五屆A20精緻農業展

20位生鮮新零售大咖的分享

2018年,新農人與新零售最大規模的集合

9月前報名 免費參展

參會諮詢:139559890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