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唯一死後墓地爲帝王規格「陵墓」的公主,離世時年僅16歲

前面我們講了唐朝“第一美人”安樂公主李裹兒,今天來說說她的同胞姊妹:永泰公主李仙蕙,歷史上唯一一個死後墓地為帝王規格“陵墓”的公主。古代的墓葬,只有皇帝的墓才能稱之為“陵”。而這位逝世時年僅17週歲的小公主,何德何能以帝王陵葬之?

歷史上唯一死後墓地為帝王規格“陵墓”的公主,離世時年僅16歲

李仙蕙(685年—701年10月9日),字穠(nóng)輝, 唐中宗第七女。韋皇后所生之女中排行第三,初封永泰郡主。永泰公主端莊美麗,聰慧過人,有“使桃李之花為之遜色”的容貌,極受中宗寵愛。15歲時,以郡主的身份下嫁武承嗣的兒子武廷基。但是,沒過多久,年僅17歲的她就夭亡了。永泰公主生前並不是公主,而是郡主,待到中宗復位,才追封為公主,並將其墓從洛陽遷至“乾陵”,號墓為陵。公主的墳墓被稱為“陵”,規格與帝王持平,這在我國曆史上是僅有的。

歷史上唯一死後墓地為帝王規格“陵墓”的公主,離世時年僅16歲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的死因,很多人認為是被其祖母武則天所殺,此說法《舊唐書》、《新唐書》以及《資治通鑑》等史料中均有記載。

在永泰公主的墓中,出土了永泰公主墓誌銘以及公主的一些盆骨碎片。於是就有人據永泰公主墓誌銘中所寫的“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瓊萼凋春,忿雙童之秘藥。女娥篪曲,乘碧煙而忽去;弄玉簫聲,入彩雲而不返。嗚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認為永泰公主死因並非歷史記載的死於武則天杖下,同時有人有專家根據永泰公主墓出土十一塊骨盆碎片,復原了永泰公主之骨盆,經科學測量與鑑定,認為“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較之同齡女性骨盆都顯得狹小,並結合墓誌銘“珠胎毀月”句,斷定“永泰公主死於難產”,而非其祖母武則天所殺害。

歷史上唯一死後墓地為帝王規格“陵墓”的公主,離世時年僅16歲

永泰公主陵

但大足元年(701年)九月三日,永泰公主其兄長懿德太子李重潤和夫君魏王武延基私議二張兄弟與武則天內幃之事,被武則天杖殺。根據出土的永泰公主墓誌銘所記公主死曰“九月初四”,也就是說永泰公主是在其兄長和夫君死後的第二日便也死亡,不難猜測永泰公主的死因與太子和郡馬的死難脫干係。

歷史上唯一死後墓地為帝王規格“陵墓”的公主,離世時年僅16歲

李仙蕙漫畫形象

儘管唐代律法中有孕婦犯罪可緩刑的規定,但不等於慣用刑殺的武則天對永泰公主免於處死難,至多也只是緩刑而已。這恐怕才是墓誌銘中“槐火未移”的真正所指。永泰公主未遭殺害,卻又突然死去,可能是由於其夫被殺,精神受到打擊而小產病亡,或者是服毒墜胎而死,也有可能是武則天採取其他手段使她流產而喪生。

歷史上唯一死後墓地為帝王規格“陵墓”的公主,離世時年僅16歲

更為悽慘的說法是:忽然失去了丈夫的永泰郡主,胎氣受驚而早產,卻因為無人敢於陪伴幫助,一個人在血泊中孤零零地呻吟慘叫之後,帶著她的孩子一起追隨著丈夫而去。 難怪中宗李顯對這一幕如此傷感自責,至死都念念不忘。

歷史上唯一死後墓地為帝王規格“陵墓”的公主,離世時年僅16歲

中宗復位登基,愛子愛女夭逝的一幕,對窩囊無能的李顯來說,是鏤骨銘心的痛。這年的四月,李顯追封李重潤為“懿德太子”,追封李仙蕙為“永泰公主”,而且空前絕後地特許他們陪葬乾陵,並號“墓”為“陵”,規格與帝王同等。至於為什麼公主墓號墓為陵,也許是因為中宗打心底裡痛恨母親的殘忍,認為兒女及女婿因為反對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專權含冤而死,為他們平反。又或是中宗和韋后對於愛女尚未享受他們榮耀與恩惠便於早早離世,以慰亡靈。總之,這便是歷史上唯一的公主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