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檔案|中國第一次海空大決戰,炸死的全是自己人!

岭南档案|中国第一次海空大决战,炸死的全是自己人!

本文字數:2543字

前言

1932年控制廣東最高軍政權力的陳濟棠為控制省內空軍、海軍而對後者實施改編。海軍司令陳策把大部分海軍調往海南島,意圖割據自守。陳濟棠調遣空軍實施轟炸,“飛鷹”艦沉沒,海軍最後屈服。這場“現代化”的自相殘殺令廣東當局的聲望大幅下跌。

1932年7月6日,廣東空軍第二飛機隊隊長丁紀徐率領5架飛機從雷州飛往海口,目標是秀英炮臺及海口附近水面的軍艦。當天所有預定目標均被命中,其中飛鷹艦被擊中沉沒。這大概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在實戰中用飛機炸沉軍艦,但這個珍貴的戰例無關國防,而是來自內戰。

1931年2月,蔣介石軟禁粵籍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激起幾乎所有粵籍國民黨人團結反蔣。他們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非常會議,於5月28日成立廣州國民政府——即另一箇中央。

岭南档案|中国第一次海空大决战,炸死的全是自己人!

1931年,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期間,胡漢民(左邊)被囚禁在南京東郊湯山。圖片來自公元圖片數據庫

廣州國民政府,政治上覆蓋了胡漢民、汪精衛、孫科(孫中山長子)、西山會議這些派系,其武力後盾主要是陳濟棠統率的第八路軍,加上空軍司令張惠長(廣東人)從南京拉過來的空軍及陳策的第四艦隊(常駐廣東),這次的反蔣力量看上去非常強大。

岭南档案|中国第一次海空大决战,炸死的全是自己人!

既然廣州成了“中央”,自然要有“中央部隊”,陳濟棠部升格為第一集團軍。空軍和海軍方面,本來它們只是地方部隊,隸屬陳濟棠。現在卻升格為空軍總司令部和海軍第一艦隊總司令部,與陸軍平起平坐。加上張惠長、陳策在政治上支持孫科,受後者庇護,陳濟棠自然十分忌諱。割據廣東的陳濟棠內心並不高興身邊還有個中央,他首先向實力不強卻想做“盟主”的孫科派開刀。

1931年11月18日,廣州反蔣派自行召開獨立於南京的國民黨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地點為中山紀念堂。陳濟棠故意令孫科難堪,其支持的部分代表跟孫科派的代表上演“全武行”,紀念堂內一時筆墨橫飛。這場鬧劇直接導致孫科負氣出走。張惠長、陳策隨即對陳濟棠實行武裝示威,令空軍、海軍分別在唐家灣和虎門集中,局勢一度緊張。

由於發生918事變,廣州與南京之間相互妥協。廣州國民政府自行取消,蔣介石下野,胡漢民被釋放,南京國民政府大改組,孫科赴京擔任行政院長。於是陳濟棠乘機清理留在廣東的海空軍。

1932年5月初,陳濟棠下令撤銷空軍總司令部。由於空軍實力單薄,部分人員被收買分化,張惠長及其親信相繼離開廣東。

清理海軍部署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陳策探知情況後,立即下令停泊珠江的各艦艇駛往黃埔,然後部分開赴唐家灣,部分開赴瓊崖。廣金、中山、海虎三艦經過虎門要塞時發生炮戰,其中只有中山、海虎突圍出海。5月3日晚,陳濟棠飭令公安局秘密戒嚴,派出兩個教導團連夜奔赴黃埔,準備接收海軍司令部。在陳氏的分化之下,“廣金”、“廣庚”、“堅如”、“舞鳳”、“仲元”等小艦表示歸順,但陳策仍掌握多數軍艦。“飛鷹”、“福安”、“海瑞”、“平南”到達海南島,其餘內河艦集中在內伶仃,由“中山”艦指揮。

岭南档案|中国第一次海空大决战,炸死的全是自己人!

廣東海軍司令陳策,圖片來自網絡。其左腿被截原因有謂是抗戰負傷,有說是疾病

15日,陳策在海口成立海軍行營,所有一切稅收,均由行營截留,宣佈自立,將瓊崖十三屬縣長一律撤換,並將海口戒嚴。行營下增設檢查科,凡船隻入口以及商民登岸,必須經嚴密之檢查,“飛鷹”、“海瑞”、“福安”遊弋巡邏。

岭南档案|中国第一次海空大决战,炸死的全是自己人!

福安艦線圖,取自陳悅《中國軍艦圖志 1855-1911》。1897年造於福州船政局,本為練習艦,後改為運輸艦。長72.52米,寬9.8米,吃水4.26米,航速11.5節。配2門57mm哈乞開司炮,2門37mm哈乞開司炮。本次衝突後逃往香港。另外,海瑞艦是在外購的二手德國商船上改造成的軍艦,具體資料不明

危機發生後,胡漢民、孫科等粵籍國民黨高層紛紛出面調解,粵海局勢一時趨向和緩,但到5月下旬,陳濟棠再度要求改編海軍,局勢終於爆裂。

據當時報紙的記載,陳策在海口、瓊州分別設立第一、第二道防線。駐瓊艦隊及陸戰隊第一團在海口布防備戰工事。第二道防線趕修新戰壕及炮臺。同時將剛買的20門高射炮,4000多杆新槍分發各部。第一道防線安置高射炮5門,第二道防線安置8門,其餘7門環島安置。

6月15日,為解決軍餉問題,海軍“中山”、“海瑞”兩艦運載三個營的陸戰隊突然在北海登陸,搶走該地貯藏的鴉片銀數十萬兩,並提走北海中央銀行現款20餘萬元,從容運回海南島。

6月21日,陳濟棠派“水東”號輪船運送步槍4000支、子彈800箱、機槍6挺增援雷州半島,不料被“中山”艦在伶仃洋截獲。

6月22日,陳濟棠決定撥軍費百萬,派兩個團作先鋒,將所僱商船漁船配置防衛,分兩處渡海。空軍第二飛機隊隊長丁紀徐於23日率飛機四架飛往雷州,同時第二軍開往陽江、陽春地區策應。26日,粵空軍飛至伶汀洋麵,轟炸此處的 “中山”等十餘艦艇,各艦艇用高射炮和機槍還擊,飛機不敢低飛,所扔炸彈均未擊中目標。陳策令各艦駛至香港附近水面暫避。這些軍艦多為淺水小型船隻,既不能駛往更遠更深的區域,又不斷遭飛機騷擾,補給困難,狀況兇險,幾天後放棄抵抗,“願服從歸隊,脫離陳策之指揮”。唯一逃脫的只有中山艦。

7月5日,陳濟棠渡海船隊被海軍發現,“海瑞”艦出擊,一艘運兵帆船被擊沉,多艘被擊傷,船隊潰退。

從7月5日至8日,廣東空軍多次轟炸瓊州秀英炮臺及瓊山、海口的目標。四個煙囪的“飛鷹”艦外觀明顯,個頭最大,故受到重點”關照“。

“飛鷹”艦是清朝於1894年向德國伏爾鏗船廠購買的魚雷炮艦,艦長79米,寬8.71米,吃水4米,排水量850噸,航速22節,配2門105毫米克虜伯速射炮,6門哈乞開司37毫米機關炮,3具14英寸口徑魚雷發射管,總體設計更像巡洋艦。

岭南档案|中国第一次海空大决战,炸死的全是自己人!

飛鷹艦線圖,取自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

海軍艦隊被炸好幾天,但似乎沒什麼防空妙法,只因飛機轟炸技術不佳而沒被命中。 7月6日丁紀徐飛機隊再度出現,沒有任何招架之力的“飛鷹”艦仍停泊在原海域,被投中兩彈,一在機房,一在艦側機關炮附近。機房內所有氣管炸斷,海水自氣管衝入艙內,軍艦逐漸下沉。飛機隊看到“飛鷹”掛出救生旗和白旗,未再繼續攻擊,改去掃射海口市區。奇怪的是,“飛鷹”艦上的人沒有對軍艦進行什麼救助,本來關閉水密門就能控制住的傷情,竟成了致命之禍,原因或許是海軍的訓練、保養不善。7日清晨6時,“飛鷹”完全沒入海中。

被轟炸過幾天后,海軍終於被迫妥協。交戰雙方初步議決:在瓊海軍交十九路軍收編調福建,路費由第一集團軍撥助。各淺水艦交還粵方,大艦 “中山”等歸中央。清發海軍欠餉30萬元,陳策出國,重新委任粵軍艦隊司令等等。粵海風潮自此告一段落。

時人估計,本次衝突中“飛鷹”艦共計死去28人,財產損失方面,算上艦內儲藏的物資,全部損失約四百五十萬元。 同時‘福安'艦因躲避炸彈觸碰暗礁,雖未沉沒亦受損嚴重,價值總計在二百萬元以上。

陳濟棠共收編 “飛虎”、“福安”、“海瑞”、“江鞏”、“江固”、“舞鳳”艦6艘、內河小艇32艘,其第一集團軍總算控制了海軍。但是廣東人內部在918國難的大環境下公然自相殘殺,損害了陳濟棠在國人心目中的政治形象,也給他的統治及軍事集團內部留下極其不穩定的因素。1935年6月,在南京當局的指示、陳策的佈置下,粵海軍 “海圻”、“海琛”兩艦倒陳 (濟棠)逃走,次年5月,雷艦第一號、第四號突然逃港。同年,廣東空軍集體叛逃南京,廣東陸軍將領集體倒戈,陳濟棠黯然下臺。

今日作者

岭南档案|中国第一次海空大决战,炸死的全是自己人!

·END·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