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入學家長會,我講了什麼

一年級新生入學家長會,我講了什麼

今天是我們學校的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本文是我在新生入學家長會上的發言。文章較長,6000字左右。

01

親愛的家長們:

上午好!

首先感謝大家準時前參加家長會,這足以表現出您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對學校和老師的尊重,也懇請您今後把這種態度一以貫之,始終保持!

其次,歡迎您的孩子走進咱們這所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了。您選擇了我們學校,意味著您對我們的信任。未來希望我們能夠彼此信任,攜手共育。

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中文碩士,讀研之前和讀研以後,一直從事小學教師工作,多次帶一年級,工作經驗豐富。我有一個兒子,明年上學,所以我同時會用老師和家長的視角看待孩子的學習和教育。

我的教育理念——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我的班級管理理念——培養好學會學的學生,打造團結向上的集體。

我鄭重承諾:

我將用百倍的努力,萬分的真誠對待您,

用愛心、耐心對待您的孩子。

嚴格要求,快樂學習,

感受成功,收穫碩果。

今天是第一次家長會,不誇張的說,您對這次會議內容的領會和吸收,將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和校園生活,所以再次強調,務必請您重視,手機靜音,有需要請出去接電話,適當做記錄。因為有很多事情佈置,所以會議時間較長,還請您理解和堅持!先謝謝大家!

今天我講的內容,主要是以下4項。

幼小銜接

各項準備

建議、要求

其他事宜

02

一,幼小銜接

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孩子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對孩子來講,他將面對新的校園、新的老師、新的夥伴、新的作息時間、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期望水平。

1、時間安排——緊

學生上學後,每天的時間安排遠比幼兒園來得緊湊,對新入學的孩子來說顯得有點緊張。學生8:00上課,上午要上4節課(40分鐘一節課,課間10分鐘休息。)

2、生活方面——獨立完成

在幼兒園裡除了午飯還有點心,在小學沒有點心。在學校吃午飯,拿飯、打湯,洗手,都要自己來,大小便後的事要自己來做。

3、紀律方面——硬性要求

在幼兒園,課堂上可以說話,大小便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但小學一般是在課間才能上廁所。在幼兒園,遲到早退請假相對比較自由,但是小學,如果經常有這些現象,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在班級的形象以及各項評定。

4、學習方面——學科多

學習任務重、心理壓力大,幼兒園以活動、遊戲為主,進入小學開始以學習為主(學科有: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體育、品德與生活,7—8門學科,各課都有相應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參與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法、獲取文化知識。

家長要轉變心理期待。我兒子還上幼兒園大班,我知道,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比較省心,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在小學裡,沒有生活老師,40個學生1位班主任,還有大量的教學任務,餵飯、擦屁股、盛飯、接水,這樣的生活上的事,全靠孩子自己。過去我們一年級遇到過家長和老師提餵飯的要求,遇到過學生不會自己吃飯的情況。

從幼兒到小學生角色的轉變,需要家長積極幫助孩子去適應。因此剛入學的第一個學期,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為了更好地完成小幼銜接,希望家長幫忙做:

按時就寢,遵守制度,培養自理,重視學習。

按時就寢:早睡早起,有的孩子越是到了晚上,精力越充沛,上了床也難以入睡,做大人的必須保證孩子9——10小時睡眠,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每天的學習。

培養自理:在幼兒園有老師幫助餵飯、擦屁股、穿衣服,在學校不但生活上都要自己做,還要做衛生值日。所以,要放手,多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且,自理能力強的孩子,一般學習能力也強,容易建立自信。

遵守制度:就是按學校要求做,孩子剛入學,家長也是不太摸門,一時不知從何抓起,請您每天認真閱讀老師所發短信,按上面要求去做,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有些事很小,但是教育無小事,每一件小事都認真做,遵守制度,孩子自然就能成為一個有秩序感的好孩子。如果您總覺得晚一會兒沒關係,或者因為種種原因忘記做,那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苦惱了。

重視學習:重視學習,並不表現在你每天一道題一道題看著孩子做,給孩子報很多輔導班,

很多時候老師會給予要求和指導,請您按老師要求做,比如,老師在課堂上要求同學們抬頭看黑板要強調某一筆畫了,有的孩子可能剛剛讓寫的字還沒寫完,就只顧著低頭寫,課堂上是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的,如果沒按要求做,這一筆就帶過了。日久天長,聽講的習慣隨之減弱了。需要家長配合的是,在家裡的日常生活中,養成按大人指令做的習慣,比如,該吃飯了,大人招呼去洗手,孩子能立刻照辦。長久以往,他在學校也能一切行動聽指揮,這跟孩子獨立的個性發展並不衝突。他按老師要求做,受到表揚,內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會幫他形成在校的良性循環。

總之一句話:學習成為主體,轉變不可避免。

03

二, 各項準備。

(一)心理準備

家長的心理準備

孩子入學,是接受系統教育的開始。家長都很重視,容易焦慮,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您的重視和焦慮,怎樣用行動來表現,來化解?千萬別以為,孩子讀一年級,僅僅是孩子的事。

在全社會都日益重視孩子教育的今天,孩子入學,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可以說是全家最重要的事,用我的話來說,孩子培養的是否成功,才是一個家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家長,你在事業上再成功,如果孩子不成材,你怎麼把你的成功繼續延續?

重視,反映在行動上,對孩子的關心和幫助,對老師的理解和配合。焦慮,可以用行動化解。當你盡到了家長的職責,孩子一定能夠適應學習生活,這時候,你還會焦慮嗎?

一年級,其實關於知識的學習並不難,難在哪裡,難在孩子的習慣養成上,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養成之後,也將是受益終生。一年級習慣好的孩子,家長會越來越省力省心,習慣差的孩子,家長會一直很忙碌,發現自己怎麼忙、怎麼重視、怎麼幫助,效果都不夠好。

一年級的老師最難當,難在哪裡,不是孩子年齡小,不懂事,而是既要培養孩子,更要培養家長。有的家長不重視,覺得一年級學的簡單,看上去孩子都會,成績分數很好,就高枕無憂了,經常這只是假象,孩子在吃過去6年的老底兒。我過去教過的學生家長,就有的說,開始只想著不給孩子壓力,看她都能完成,就不管他了,結果到了二年級、三年級,發覺自己的思路不對了,再回過頭來管,不是不行,但是更費力,效果更差了。

給大家一個建議,如果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值,這一年請全程陪同。怎麼陪,在今後都會講。

在這裡要和大家明確一個觀點,儘管也許作為老師我這樣說要承擔被誤解的風險。孩子的學習和教育,首先是家長的責任和義務,不是學校,不是老師,請您一定不要以為,孩子上學了,總算有人管了,我可以放心了。

說到學校和老師,沒錯,我們是專業的教育機構,我們負責傳道授業,我們研究孩子研究教學,我們負責診斷開藥,但是我們不是神聖,無法保證實現家長的期待。因為,在教育這件事上,有三方,教師、學生、家長,

少一方都保證不了效果。

我說這麼多的意思,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孩子上一年級,家長有了一個新身份,小一家長。孩子學習怎樣做一年級學生,您學習怎樣做一年級的家長。也許有家長聽完這番話更焦慮了,那我再告訴您一句話,既然您認可我們是專業的教育人員,那麼請相信我們,理解和配合我們,接受我們的指導,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多學習,多陪伴,多觀察,多思考。

2. 孩子的心理準備

正常來說,孩子都向往長大,而上學是長大的第一步,所以孩子都盼望上學。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表達,既不要流露出:上學了,就上小夾板了,讓孩子覺得上學很辛苦。又不要隨意說:你平時這麼不聽話,等上學了老師收拾你,讓孩子覺得老師很可怕。

用欣喜的心情,和孩子一起去迎接新生活的到來。家長什麼心態,孩子就有什麼表現。

(二)物質準備

1.學具的準備:

一個不太大,比較輕便的書包,(便於放在樓道的小櫃子裡,且每天要揹回家的書本並不多。)每天至少準備6支尖鉛筆、乾淨的橡皮、一把直尺、一塊軟墊板,學具不要太花哨,以免影響孩子學習的注意力。

儘量給孩子準備筆袋,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經常把文具盒碰掉地上,這樣很容易把新買的文具盒摔壞,而且會發出很大的聲響,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如果換成筆袋能這樣的事情就會避免很多。

在家裡為孩子準備安靜的學習環境和專門的書桌,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在開學的一兩個月之內,慢慢幫孩子養成每天提前準備學具的習慣(如:削好尖鉛筆、清洗橡皮、按課表準備學具、檢查該帶的東西是否帶齊)。

由於孩子年齡小,剛開始階段請囑咐孩子看管好自己的東西,有可能的話,學具上貼上姓名,同學間儘量不要隨意交換,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2.餐具的準備:

一張書桌大小的桌墊(也可以是一塊大毛巾,便於攜帶)、勺子或筷子、湯盆(最好帶把兒便於端,開口大些,便於師傅盛湯,以免燙手)。學校沒有條件讓孩子在校清洗,囑咐孩子每天放學時記得把餐具帶回家清洗。

學校有直接飲用的白開水,可以用杯子接水喝,也可以自己帶水,水瓶上要寫清班級姓名。

學校有營養餐,餐費20天一收,交餐費時會提前通知,請家長按照要求準備銀行卡,學校統一扣款。

請把所有的物品讓孩子認識,記住,並做好記號,可以貼上姓名貼。

請一定按照要求準備,帶給孩子最大的便捷。

04

三, 建議、要求。

1. 嚴格遵守考勤制度,

有事有病的,要向班主任請假說明,有稱呼和落款,否則老師短信很多,不知道您是哪位同學的家長,尤其是發燒的孩子要說明發燒多少度。

醫院診斷出傳染病的,一定第一時間向班主任報告,說明診斷醫院及病情,我們也要及時向上級機關彙報,以免學校整體工作上的被動。請假一定要及時,最好8:00前給老師發短信。家長電話要暢通能第一時間聯繫上。

臨時有事的,請留出時間差給老師發短信,老師不能隨時接電話、看手機,以免誤事。

2. 認真收看各項通知。

開學初,小幼銜接的工作比較瑣碎,特別是學校一些集體性的活動,比如開學典禮、社會大課堂等,怕孩子回家說不清,放學時比較亂也聽不清,我們會及時發飛信通知,請大家一定認真看短信內容,按上面的要求做。

另外,現在的管理比過去細緻、全面,經常有一些上級傳達的任務,比如學籍、學生卡、填寫表格、等級信息之類的工作,將來還有孩子的體檢等,需要家長配合。

特別想在這點上多說兩句,孩子剛入小學,我們做大人的要以身作則,要幫孩子儘早適應,您重視學校的要求了,孩子才會重視,才能遵守制度,受到表揚,形成良性循環。集體生活中,的確存在很多指令性行為,咱們大人其實也是要遵守各項規定的,並不是說遵守制度就泯滅了個性,一個有個性的人,首先是有秩序感的人。家長把學校的任何一件事,都上升到這是教育孩子契機的時刻,就不會有忽視了。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糾正姿勢:下發坐立行走及寫字姿勢圖表,請家長平時在家也能隨時督促,特別是寫字姿勢(演示: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拇指、食指握住筆桿下端,指尖用力,中指自然隨後)。

強調:不拖拉作業、及時訂正、大聲朗讀、家長簽字、不過度神話快樂學習減負

拖拉作業,絕不是小問題,其實反映的可能有:孩子不會、學習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沒有時間觀念、不專注、不守信等。我上一個班教了3年,有幾個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拖拉作業,當天不能按時交,到三年級還是交不上來。這意味著什麼?你的孩子在最初的階段,已經在集體中落後了。為什麼一直改不了?就是因為在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家長不重視,以為是小事,補上就行了。

朗讀的好處太多,我不一一贅述,一年級會教孩子們預習,預習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把課文讀下來,讀熟練。家長簽字之前,一定要聽孩子讀的情況,您可以一邊休息一邊聽,一邊做飯一邊聽,可以陪著孩子練習,也可以只聽最後一遍。

讀的要求是:大聲、正確。正確的意思是:不丟字、不添字、不換字、不回讀、不破句。當然,要求是慢慢提高的。

關於家長簽字。我知道天天籤,很麻煩,但是對孩子好,很重要。老師也是想用這種方式,引起家長的重視,引起孩子的重視。我前面教的學生,有幾位家長,每天、每次作業、所有的作業、記事本,都給孩子簽字,他們也工作很忙。這麼忙還關心孩子的學習,孩子也就很認真努力。各方面都很優秀。

關於快樂學習,減負。是一個大課題,無法展開說。我只想說幾個數據。《經濟學家幫家長算了筆精明帳:減負誰當真誰就輸了》一文中寫到:

建國以來國家頒佈的減負令

1949-1967,37個減負令。

1967-1977文化大革命。

1977-2000,12個,

2000-2013,7個。

一共56個。

世界各名牌大學的錄取率和報名率

美國學生進哈佛的比例0.06%,

日本學生進東京大學的比例0.19%,

中國學生進清華北大0.04%。

不要隨便和孩子說:考試成績不重要,導致孩子不重視學習,以後會後悔的。正確做法是:您心裡可以更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能力提高、視野開闊等,分數不是衡量孩子的全部,但是對於孩子的作業正確率、測驗成績,一定要重視,考得好要誇獎,考得不好,要幫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對症下藥。

4.孩子的學習,請不要扔給老人負責。放學後人多車多,請您接孩子儘快離開,需要和老師溝通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短信、電話、約好到學校來。儘量不要讓老人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毋庸諱言,老人對孩子的寵愛,知識更新換代,對孩子的威懾力,身體情況,都不適合。我們也怕孩子表現一時的不好,刺激老人,影響身體健康。

5.怎樣做家長,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家長。

指導者、伴飛者、大朋友,做孩子心靈的港灣。管教孩子要寬嚴結合,俗話說:打一下,揉三揉。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的嚴格管教,是為了他成為更優秀的孩子,也是愛的表現,給孩子安全感。

05

四, 相關事項。

1.作息時間

每天大致這樣:早7:30以後入校,8點上課,上午早操或課間操,四節課,中午12點左右下課;下午1:00上課,3:40放學,週二3:30放學,週五下午沒有課,中午12:30放學。班主任會將課程表及具體時間放在班級郵箱。學校每週一及重大活動要求孩子穿校服,校服上要寫清班級姓名,以免同學間弄混。今後發了小黃帽,也要求每天帶。這幾樣東西也應該在準備學具時放在書包旁,以防忘帶。

2.接送孩子

① 每天上下學按時接送,早上不要來的過早,由於老師沒有進校,學生的安全無法保證,學校7:30以後才能入校, (特別是以後天氣漸冷,孩子在外面站上二、三十分鐘容易生病的)也不要來的過晚,8點上課再匆匆趕進教室,影響老師、同學、自己也受損失,最晚也要7:50入校,給孩子準備用具、上個廁所的時間,通常,我會安排孩子早上進教室後讀讀書,進入學習狀態。

② 接孩子時也要準時,老師每天放學後還要打掃衛生、集體備課、開會等,不能陪孩子一直在外等候,孩子看到別的同學接走,也會著急,因此,請您一定按時接,並囑咐孩子放學家長沒來時跟著班主任返回到校園等候。

學校那麼多班級和學生,上下學高峰時一定是人多車多,請家長按照學校要求,不要將汽車、自行車開進學校指定的區域,即為了自己的安全,也為他人行方便,更為自家孩子做遵守制度的榜樣。放學接孩子時,在指定區域等候,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堆在校門口眼巴巴地看著孩子出來,再尾隨著隊伍走,那場面一定很混雜。也拜託大家告知臨時接送孩子的人員遵守,特別是老人接送孩子的,麻煩您跟他交代清楚。

還要注意接孩子時不要在人家窗根下聊天,接到孩子儘快離去,確保鄰居的利益。(注:小學周邊就是小區)

放學後,需要集體站隊,在孩子們解散之前,您不要接過孩子的書包,讓孩子們自己背書包。等我帶孩子們排隊走出校門,整隊再見,您再招呼自己的孩子回家,一定不要在門口擁擠,為了您的孩子的安全,請一定理解學校的工作。

接到孩子以後,牽著手,院子裡車多,注意安全。

不要回教室取忘帶的物品。每天在放學的時候,我都會提醒孩子們檢查自己的物品有沒有帶齊,也請您要求孩子,這也是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

建議製作接送卡。很多家裡是老人接孩子,說不清孩子的班級,記不清孩子幾點放學,所以建議製作接送卡,寫上孩子的班級姓名、每天的放學時間和地點。

放學地點:×××××××

3. 家長值周

從11周開始輪到咱們一年級家長值周,每天早上7:30—8:00時間段,提醒送孩子的家長在指定地點留步。

4.建立家長委員會

5.班級群(飛信群、微信群),群裡傳播正能量。

6.班級郵箱:網易郵箱、密碼

7.吃飯銀行劃賬交款

8.發書本後包皮寫名字,檢查書有沒有缺損。

9、對於班級管理工作,請各位家長給予理解和支持,不要過多幹涉。比如,家長們最關心的孩子的座位問題,老師會根據孩子的性別、身高來確定。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坐前排、坐中間,但是兩邊和後邊的位置也總要安排孩子去坐。我理解家長的心情,請各位也理解我的工作。

10.近幾天具體安排

題外話:

我近些年多次帶一年級,實踐、學習、思考、總結,這也是和同事、領導學習的收穫。很多強調的點,是幾年來在工作中,接觸家長,發現的問題,所以希望在第一次家長會上就加以強調,以免家長和學生走彎路。

有的並非我個人獨創,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此一併致謝!

一年級新生入學家長會,我講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