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八大文人酒鬼,誰排前三

唐朝的八大文人酒鬼,誰排前三

飲中八仙

杜甫曾作一首《飲中八仙詩》,講述唐朝八位嗜酒好仙的學者名人: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唐朝的八大文人酒鬼,誰排前三

這八人中,喝酒最為出名的三人當屬賀知章、李白、張旭。

第一名,賀知章。賀知章年事最高的長者。在長安,他曾“解金龜換酒為樂”(李白《對酒憶賀監序》)。詩中說他喝醉酒後,騎馬的姿態就象乘船那樣搖來晃去,醉眼朦朧,眼花繚亂,跌進井裡竟會在井裡熟睡不醒。相傳“阮咸嘗醉,騎馬傾欹,人曰:‘個老子如乘船遊波浪中’”。杜甫活用這一典故,用誇張手法描摹賀知章酒後騎馬的醉態與醉意,瀰漫著一種諧謔滑稽與歡快的情調,維妙維肖地表現了他曠達縱逸的性格特徵。

唐朝的八大文人酒鬼,誰排前三

回鄉偶記

第二名,李白。李白則是眾所周知的酒仙,酒後的李白不羈禮法,豪氣縱橫,狂放桀驁,敢讓高力士脫靴,敢讓楊貴妃磨墨,糞土萬戶侯。這首詩中的李白煥發著美的理想光輝,令人敬佩!李白一生與酒相伴,在月下、在花間、在舟中、在亭閣、在顯達得意之時、在困厄鬱悶之際、都少不了酒的陪伴。可以說,李白無時無刻不在醉酒,最後也是因為醉酒落水而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李白的《將進酒》是他的酒徒人生的最好寫照。“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無論得意失意,只有醉酒才是最痛快的人生。李白有詩“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在他看來,有酒之處便是他的故鄉。如今中國又不少地方都在爭取“李白故鄉”,若按太白的意願,他肯定是選擇有好酒的地方為故鄉吧。

唐朝的八大文人酒鬼,誰排前三

吃蟹飲酒,李白很快活

第三名,張旭。張旭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他深得草書筆法,後傳給了崔邈、顏真卿。張旭說:“開始時,我聽說公主與挑夫爭著走路而悟得草書筆法的意境。後來觀公孫大娘舞劍而悟得草書筆法的神韻。”

唐朝的八大文人酒鬼,誰排前三

張旭草書《自言貼》

張旭每次飲酒醉時就草書,揮筆大叫。將頭浸入墨汁中用頭書寫,世上人稱他為“張顛”。酒醒後看見自己用頭寫的字,認為它神異而不可重新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