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街巷|尚書本是親民官

我们的街巷|尚书本是亲民官

錄製:金秀麗

我所熟悉的街巷——

尚書本是親民官

我们的街巷|尚书本是亲民官

尚書街並不長,卻被截成兩段。從空中俯視,尚書街一定像一條長鞭。這根“鞭子柄”從呼童街起到孝聞街,與孝聞街平行有一條孝聞河,短短的一條尚書街就被孝聞河截成兩段,就靠一座芳嘉橋聯結,從呼童街到芳嘉橋的尚書街就像長鞭的柄。這根鞭子柄還鑲著邊——尚書街的南側也有一條河——以前寧波到處都是河。從西往東過了芳嘉橋,尚書街就曲裡拐彎了,就像拴在鞭柄上的皮鞭。這條“鞭柄”很短,短到什麼程度呢?我有件親身經歷的事。這條街的西頭是芳嘉橋小學,我的家卻在呼童街,尚書街到頭往南拐彎還有三五十米。那時剛上小學一年級,手工勞動課忘了帶剪刀,於是在課間十分鐘飛快跑回家去取,趕回學校足足還與同學們玩上了一陣子。再看那條“皮鞭”部分呢,也不長。回想一下,經芳嘉橋,從東向西走去,先是左轉,不幾米就是右轉,走不多遠又是左轉,不幾步再左轉,然後直通文昌街。這每一轉角之間不會超過十米,即使最後通到文昌街那段長些,也不會超過五十米。

我们的街巷|尚书本是亲民官

剛才說到了芳嘉橋。說起來芳嘉橋還是座廊橋,因為橋上蓋著頂,兩邊卻不擋風,只設兩排平鋪的木板,朝外有欄杆,橋上坐著人,看上去就極像《芥子園畫譜》上的圖畫。芳嘉橋西堍有一座小廟。廟的屋頂還借用著橋的廊頂,廟雖小裡面供奉的神像卻有三尊,除了兩尊人像還有一匹馬。印象中,小廟經常香燭通明,橋廊頂上也被燻得黑黑的。

我们的街巷|尚书本是亲民官

說起橋,尚書街東頭有座祝都橋,

這座祝都橋卻是大有來頭的。

道光二十四年( 1844),英國倫敦東方婦女教育促進會女教士愛爾德·賽在祝都橋竹絲牆門內大屋創辦女校。不僅開甬上女子教育先河,也是浙江省第一所洋學堂,全國第一所女校。芳嘉橋與祝都橋中間還有兩座橋,與芳嘉橋相鄰的叫智惠橋,與祝都橋相鄰的叫五星橋。這四座橋,除了芳嘉橋是東西走向,尚書街兩頭的聯結點,其餘三座都是與街垂直。上面已經說過順著尚書街有一條河——尚書街是一條半邊街。街面最多隻有三塊大石板那麼闊。想起來這樣的設計是很有道理的,因為當時運輸主要靠船,柴米油鹽中最笨重的是柴,可是家家戶戶又每天都要燒柴,缺了它就做不成熟飯,這柴就必須從河道運進來。從我家到芳嘉橋有三家柴店,其中兩家就在尚書街,一家在祝都橋旁,一家衝著智惠橋。

我们的街巷|尚书本是亲民官

小河的另一個功用就是排水。沒幾年,小河填塞了,一時又沒有修下水道,一到八月十六大潮汛,再碰到下大雨,尚書街就是汪洋一片。街兩邊的人家是倒黴了,小孩卻乘機能趟大水。那年我讀初中,上學還得從尚書街過。聽說尚書街上發大水了,老爸就叮囑我從中山西路走。我口中答著,心中早打定主意不能錯過這麼好的機會,因此一出家門就拐進尚書街。知子莫若父,剛趟進水中,就聽到老爸撐著傘在後面叫喚,我只好悻悻返回。

我们的街巷|尚书本是亲民官

尚書街上還多祠堂。芳嘉橋小學本來就是董家祠堂,聽說就是董孝子廟那個董家。學校內有兩棵森森古柏,歲寒不凋。我剛人學,就聽老師說,你們來這兒不是光識幾個字的,主要是學做人的道理。老師的話與古柏至今我都沒有忘記。與董家祠堂緊挨著的是紀家祠堂,再往東走數百步是屠家祠堂。

幾個祠堂中,最顯赫的要數屠家祠堂。屠家出過尚書嘛。屠家的屠滽,明孝宗時官至吏部尚書。與屠家祠堂隔幾間房子就是尚書第,尚書街之名也因此而來。尚書第大門在尚書街,一頭卻通著永壽巷,因此成了附近居民的尥路牆門。不過這條路可不好尥,因為尚書第中有好幾道高門檻,道道都高得驚人,差不多要與小孩的腰相齊了。我當時就為此大發牢騷。一位大媽聽到了,就說:“宰相家當然不是隨便能進的,所以門檻要高嘛!”尚書第中門檻高,那是禮制使然,其實,他倒是能體恤下屬的。那天,屠滽穿著一身白綾衣在吏部上班,辦事員不小心將墨汁濺到屠滽的白衣上,嚇得伏在地上請罪。居滽卻說,“去,去!我正厭惡衣服太白,染上墨汁正好。”即使一股人遇到這樣的事也會感到十分惱火,可是官級大大高於小吏的屠滽卻妙語化解,還令下屬十分舒坦。

不過,《明史》中並沒有屠滽的傳,我只在《劉大夏傳》看到他的名字:太監劉瑾要陷害劉大夏,“都御史滽持不可”。劉大夏“忠誠懇篤”,屠滽堅持正義,敢於跟劉瑾抗爭,也確實值得欽佩。不過他的官雖大,卻不如官小的。他同族的屠隆只不過是個禮部主事,卻在《明史》中有傳。鄭振鐸在《中國文學史》中稱其“代表了一個思想荒唐凌亂的時代”。能夠代表一個時代確實是不簡單的,因此直到現在,人們並沒有忘記屠隆,寧波市文保所前幾年還在蒼水街的屠園巷豎了一塊石碑,告訴大家,屠隆曾在這兒住過。而屠滽呢,總算還有條尚書街是紀念他的。

更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