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街巷|此路独得风气先

我们的街巷|此路独得风气先

录制:金秀丽

我所熟悉的街巷——

此路独得风气先

公园路应该是宁波城区最早的街道。因为它位于子城之内,子城是随着唐长庆元年明州州治自鄞江移至三江口附近而建立的,而现在的中山路原形却是经过77年筑罗城后才逐渐形成的。不过,四周街巷还铺着石板的时候,公园路已经具有了现代街道的形态——两边有人行道,中间路面还是水泥铺就的。街上的店铺中,有不少是砌着水泥假面的。用一架相机朝公园路的一面拍张照片,乍一看会以为是哪处繁华的商街。半个世纪前这条路上多的是照相馆,从中山公园门口到府侧街口的短短一段路上先后有过三家照相馆。中山公园门前的一家, 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也是很有气派的,三层楼的房子,装饰着西洋风格的假面。店名叫大中华照相店。临近府侧街的那家照相店,玻璃橱窗上映着大大的一幅戏装人像,底下写着三国英雄马超,白盔白甲煞是威风。

我们的街巷|此路独得风气先

中山公园大门

公园路上还有不少出售传统文化用品的商店,例如文华阁。上世纪6 0年代这些商店都歇业了,但一些熟客还是能敲进门买到笔墨纸砚、空白对联之类的文化用品。这以后公园路上多的是“小书摊”,里面的书架上一排排放着《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连环画。一些小孩放学后,向父母要上五分钱,就能在那儿坐着看到吃晚饭。

我们的街巷|此路独得风气先

原中山路鼓楼段

我们的街巷|此路独得风气先

鼓楼

公园路是条文化氛围很浓的街道,而且一直如此。改革开放后,公园路又逐渐兴办起不少书店。作家肖复兴来宁波,回去后发表了一篇关于公园路的文章,他将公园路比做一支笛子, 而这些书店就是笛子上的笛孔。

还有名头更显赫的文化名人与公园路有缘。一个叫王安石,一个叫薛福成;前者与鼓楼有关,后者与中山公园有关。有了这两个人、两个地方,公园路才显得更光彩耀人。

有子城起就有鼓楼了,鼓楼是子城的南门。北宋王安石任鄞县令时在鼓楼上制刻漏一架,并写下了一篇《新刻漏铭》:“ 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勿棘勿迟,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出召之,彼宁不勤,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呜呼有州,谨哉惟兹,兹惟其中,卑我后思。”他告诫人们要勤于政事,不要做时间的罪人。元末,该建筑毁于大火,想必刻漏也被毁掉了。现在的鼓楼是民国年间重建的,其风格中西合壁,城墙中是拱形的门洞,公园路穿门洞而过,城上则是三重檐牙高啄的城楼,城楼上又有长方体的钟楼,四面都有时钟,各个方向都能看到,也算是宁波的一景吧。

我们的街巷|此路独得风气先

中山公园从来就是宁波的政治中心——子城本来就是明州治的产物,而中山公园是子城的中心。到了明代,这儿又成了军事中心——宁波卫指挥使司的衙门。直到现在,周围的居民还将公园路称作卫门口。到了清代,中山公园又成了宁绍台道的道台衙门。

我们的街巷|此路独得风气先

在道台衙门中坐过的最著名的人要算薛福成了。公园路是幸运的,因为薛福成在公园路上走过。清光绪十年(1884)初夏,薛福成出任浙江宁绍台道道台。其时爆发中法战争,浙江沿海成为军事重地。他奉命综理营务,会同提督欧阳利见等官员在宁波、镇海等沿江、沿海一带加强战备, 严阵以待。次年,多次打退来犯的法舰。他又建议并主持修筑笠山、招宝山、金鸡山等处炮台,历时4年完成。他还创办了宁波第一家公立图书馆——薛楼。 后来,他又从公园路走出去,出任西欧四国公使,在英国,去了一趟白雷登,薛福成写下了《白雷登海口避暑记》,文中赞叹“西人”的休闲度假意识,感叹“电气车风驰云迈”。不过,他太悲观了一些,预言要数百年“电气车”才能行之于中国。其实几十年后,公园路上就有汽车行驶了。在法国巴黎观油画,他看到法人自绘败状,就意识到“其意深长矣”,洋洋洒洒写下了《观巴黎油画记》。难怪薛福成被列入放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中。

我们的街巷|此路独得风气先

公园路上后来多西式诊所,眼科的、产科的、牙科的都有,还有一家综合性的鼓楼医院。也许这是沾了薛福成的光,得了风气之先吧。

更多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