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首座能行大法師與「皇家護佑之寶」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

法源寺首座能行大法師與「皇家護佑之寶」

北京法源寺


唐朝 初名憫忠寺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為哀悼北征遼東的陣亡將士,詔令在此立寺紀念,但未能如願。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賜名憫忠寺

安史之亂時,一度改稱順天寺,平亂後恢復憫忠寺名稱。

唐末景福年間(892—893年),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並增建“憫忠閣”。

閣甚雄偉,有“憫忠高閣,去天一握”之讚語。


宋 遼

宋遼鬥爭,幽州是雙方爭奪的戰場

憫忠寺多次被毀,直到遼宋劃分邊界

才得以重建,後來這裡成為皇帝舉辦法事的場所

後來,靖康之難

宋徽宗、宋欽宗被掠至燕京時

當時,徽宗被關在大延壽寺

而欽宗就被關在憫忠寺


元代

從遼代開始,這裡關押漢族官員成為傳統

與文天祥同榜登科的謝枋得抗元失敗

被元軍所俘,囚禁在法源寺,最終絕食而死


明代

明朝正統二年(1437年),寺僧相王容法師募資進行了修葺,易名為祟福寺

明朝末期

抗清明將袁崇煥被崇禎皇帝凌遲三天而死

他死後,屍骨又被剁碎被當時不明真相的百姓分而食之

只有袁崇煥一位佘姓部下相信他是被冤枉的,便冒險將他的頭顱秘送法源寺保存。


清代

法源寺地位不變

且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再次重修

重修後,改名“法源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法源寺再次整修

竣工後乾隆親自來到這裡、

御書“法海真源”匾額賜寺

此匾至今仍懸掛在大雄寶殿上


清未民初

維新變法時戊戌六君子被殺

傳說,是當時京城大俠大刀王武

將譚嗣同等人的屍身偷運並停放在這裡


縱觀中國歷史變遷

法源寺總會在歷史的長河中顯蹤露影

於是,李熬寫下《北京法源寺》


1977年,文革結束後。能行大法師回到法源寺。


法源寺首座能行大法師與「皇家護佑之寶」

能行大法師


上能下行長老,俗姓李,1927年生於河南省鄧州市,早年在廣州市六榕寺覺澄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在虛雲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接本煥長老臨濟宗法卷,成為禪宗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

接佛源長老雲門宗法卷,成為禪宗雲門宗第十四代傳人;

能行長老中國禪門泰斗,北京法源寺首座,廣東雲門寺、南華寺首座,河南丹霞山方丈,紐西蘭國崇福寺方丈,博山正覺寺住持。


能行長老依中國禪宗特色,講求身體力行和真修實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教導弟子,多行不言之教,以身教為主。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能行長老在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廣州光孝寺、韶關南華寺、雲門山大覺禪寺、五臺山碧山寺等多個道場傳戒,擔任竭摩阿闍黎。長老的戒弟子遍天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佛協重新成立時,趙樸初會長請能行長老出任副會長,長老堅辭不受,連常務理事也不擔任,只做一名普通的理事。在北京法源寺,僅做一名知客師。


2002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發行一枚印有乾隆皇帝元旦開筆加蓋清宮璽印的[皇家護佑之寶],大法師欣然題字,並舉行佛家儀式為之開光,這就是這枚[護佑之寶]


法源寺首座能行大法師與「皇家護佑之寶」

天子之寶


法源寺首座能行大法師與「皇家護佑之寶」

能行大法師手書[護佑之寶]

法源寺首座能行大法師與「皇家護佑之寶」

能行大法師手跡


更多信息請關注本頭條號,加關注,有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