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掛屏,指單扇、無座無腳、掛在牆上的屏風因像畫軸和畫框一樣掛在牆壁上而得名。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紫檀巨匠顧永琦先生紫檀珍品館的《寒雪獨鷥圖》掛屏

它是屏風的一種,但已經完全沒有屏風擋風、障蔽、間隔等任何實用功能,而成為純粹的裝飾品,起的是美化廳堂的作用。


宋代以前,就有用竹、玉、石雕刻的類似掛屏的裝飾品。掛屏的真正興起,是在明末清初,與明清傢俱的發達和家居裝飾的繁榮有很大的關係。清代,掛屏十分普及。民國時期,掛屏得以延續。

近些年,掛屏重新受到重視,收藏和懸掛它的家庭越來越多。不僅僅是紫檀木的稀缺,檀雕大師們的再創作也將這種純裝設品推向了藝術品收藏市場,價格伴隨著價值的攀升而節節攀高。在客廳和書房的牆壁上能夠懸掛一幅大師的作品,已經成為一種既是投資又彰顯一種低調的奢華。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中華木作大師薛愛民作品《寒雪獨鷥圖》


掛屏一般都成對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組稱四扇屏,或叫“四幅成堂”,八扇一組則稱八扇屏。一般每扇屏之間的圖案都有一定的情節聯繫。也有中間掛一件中堂,兩邊各掛一扇對聯的。這種陳設形式,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更是風行一時。在紫禁城和避暑山莊的皇帝和后妃們的寢宮內,幾乎處處可見。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養心殿


被稱為紫禁城中“最豪華的宮殿”的倦勤齋,名取“耄期倦於勤”之意,位於皇宮東北隅寧壽宮乾隆花園內,其建築部分完成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為典型的遊樂場所,是乾隆皇帝為自己當太上皇而修建的居住、休閒之所。乾隆之後,嘉慶、道光、光緒等皇帝也有在倦勤齋活動的遺蹟,並以此作為書房。齋內的內裝修及其佈局沒有大的變動,基本保持了乾隆時期的原貌,僅根據皇帝各自生活習慣的不同略有改變。《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二期發表的故宮《倦勤齋陳設檔》,記載了倦勤齋的內部陳設,其中多有關於掛屏的內容:“……南牆掛紫檀邊鑲漆心詩意掛屏二件……門斗上掛御筆詩黑漆嵌螺鈿邊海棠式掛屏二件、紫檀邊緙絲西洋人物掛屏二件……見柱上掛漆掛屏二對……南北牆掛紫檀邊緙絲萬叟同慶掛屏二件、紫檀邊嵌玉梅竹掛屏二件……”每間都設有掛屏,是當時宮中陳設掛屏情況的真實反映。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倦勤齋


一幅掛屏掛在室內牆壁上,深沉的顏色、精美的雕刻使室內增添一種古樸、寧靜之美,不僅起到了裝飾和欣賞的作用,讓人從中體味到美的享受,更讓人從掛屏中讀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寓意。它們細巧玲瓏,精緻而典雅,富麗華美,工藝絕倫。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薛愛民工筆檀雕作品《三羊開泰圖》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薛愛民工筆檀雕作品《行空圖》


掛屏工藝在當代有所發展和創新。

2003年8月,四川成都能工巧匠精心製作完成百鳥朝鳳金銀花絲浮雕掛屏,並以“最大的金銀花絲作品”正式申報吉尼斯紀錄。這件掛屏所耗費的珍貴原料令人咋舌:純銀11126克,純金360克,天然優質寶石138克拉。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百鳥朝鳳金銀花絲浮雕掛屏


很多藝術品被製成掛屏,用作禮品乃至國禮。

這組由中華木作大師薛愛民根據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的作品《十俊犬》製成的工筆檀雕系列掛屏就深受藏家追捧,並被北京恭王府永久收藏。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系列紫檀工筆檀雕掛屏《十俊犬》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系列紫檀工筆檀雕掛屏《十俊犬》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系列紫檀工筆檀雕掛屏《十俊犬》

「檀事」檀雕收藏的背後:室雅人和說掛屏,有種奢華叫“低調”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本頭條號,加關注,有驚喜!

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涉及版權請聯繫本作者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