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有這麼多寶貝,點進來留言就送你好禮!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你知道嗎?

在廈門人身邊

竟然有這麼多的“寶貝”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除此之外,廈門還有

市級非遺項目24項

區級非遺項目56項

送福利

廈門農行聯合廈門日報社推出

“非凡匠心 非遺薪傳”特別行動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提出好建議有機會獲好禮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您對廈門非遺保護和傳承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或者願意為非遺的保護和傳承貢獻力量,歡迎撥打本報熱線968820,或在本條文章下方留言告訴我們。

您將有機會獲得中國農業銀行廈門市分行和廈門日報社一起送出的精裝畫冊《世界為你而歌——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影像集》,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撥打熱線以先後順序為準,微信留言以9月4日12時點贊數排序為準)。

雖然廈門“非遺”項目數目較為可觀

但這幾年,傳承人漸漸老去

非遺保護更顯迫切

葉亞瑩登錄廈門市文化館官網“非遺保護”頁面的後臺,找到拍胸舞傳承人黃欲國的照片,點開又關上,關上又點開,反反覆覆不知多少回合,終是按下刪除鍵。

這是2018年的尋常一天,卻是葉亞瑩在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8年來最漫長的一天,她一共從公開頁面刪去了7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信息。至此,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總數定格在113位,比2015年統計的120人少了7位。

傳承人在老去

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

一項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

也由此更顯急迫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來,以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代表的廈門非遺專業力量在調查建檔、傳承人認定、社會普及等多個層面為非遺保護與傳承急速奔走,取得了一定成績。

統計數據顯示,我市現有區級以上非遺項目120項,其中,世界級1項、國家級11項、省級28項、市級24項、區級56項。

就在三個月前

廈門又新添三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講古仙範壽春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高甲戲一代名伶(梅花獎得主)吳晶晶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人陳和永

雖然廈門非遺的數目較為可觀並在不斷增多

但主心骨老去、後續力量難以為繼

依舊是它們要面對的難題

廈門市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

呼喚著更多社會力量的加入

也呼喚著每個廈門人的關注

廈門是如何創新非遺保護工作的?

讓我們從這幾個故事說起……

2017年底,一場全市性青少年講古電視大賽在鷺島風起雲湧,各路少年“講古仙”或持書本或持摺扇,藉助閩南方言俚俗語、歇後語,談古論今,生動有趣。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吳蘇恆表演《蛇與蟹同居》。

決賽那晚,年逾九旬的講古代表性傳承人範壽春因身體原因未能到場,但在提前錄製的視頻裡他說:“很開心看到現在青少年講古遍地開花,這是很難得的,我很欣慰,講古有了許多接班人。”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決賽現場評委發言。

廈門講古是閩南方言的曲藝說書形式,清道光年間《廈門志·風俗記》就有記載。新中國成立前,家住鼓浪嶼的少年範壽春是講古場常客,那時站在牆邊聽講古仙話三國、談水滸的他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成為這門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1991年,電臺的閩南話節目開播講古欄目,對閩南話頗有研究的範壽春毛遂自薦擔任“講古角”主講人。2001年,他再度自薦常駐金榜講古場,8年義務講古300多場。

但也正是那段時間,他發現觀眾大多年過六旬,少有年輕人。範壽春有些著急了。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廈門講古在2000年初基本沒幾位活躍的講古仙了,保護任務非常急迫。”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8年思明區為範壽春在觀音山設立了老榕樹講古場,在這裡範壽春依靠有關部門的支持一下就收了31位徒弟。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如今,這些弟子已成為廈門講古的中堅力量,學生們又在培育著更年輕的“講古仙”。目前活躍在一線的講古仙有近百人,覆蓋各年齡段,可以說廈門講古被救活了。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講古新生

是我市非遺工作的一個縮影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近年來,我市非遺工作果實累累,形成了一些值得總結的經驗做法。最受關注的就是資源優化整合,創新性地推動各類非遺傳習中心(所)建立,這一方式也在國內首屈一指。

那麼,什麼是非遺傳習中心(所)

它對推動非遺項目保護又起了什麼作用呢?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非遺傳習中心(所)是由社會組織或個人自願建立,以傳承非遺項目為目的,以代表性傳承人為依託的民辦非企業機構。

2009年,廈門將建立非遺傳習中心的消息第一次傳出,此後陸續成立了廈門市承雲南音傳習中心、廈門蔡氏漆線雕技藝傳習所、廈門正人珠繡傳習所等近50家傳習中心(所),形成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傳習中心、傳承人共同發力的新模式。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答嘴鼓講古傳習中心

“在傳習中心成立之前,廈門答嘴鼓、講古的力量是分散的。它成立後我們形成了合力,不僅相互交流促進自身業務精進,還能有計劃更科學地推動非遺傳承與保護。”

廈門市鵬翔答嘴鼓講古藝術傳習中心負責人林恆星告訴記者。

這家傳習中心成立於2017年的文化遺產日,把廈門現有的講古、答嘴鼓非遺傳承人以及愛好者集合起來,以鷺江街道老劇場為據點,定期向市民遊客舉辦公益演出。傳習中心還籌辦了少兒培訓班,目前已有上百個孩子在這裡接受了培訓。

但是,不是每個非遺傳承項目

都像廈門講古這般幸運

2016年6月22日晚,翔安拍胸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欲國因病離世,時年63歲。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從幼時跟長輩學藝成為頗受鄉鄰喜愛的“拍胸舞小舞星”,到牽頭成立翔安金柄村拍胸舞表演隊,成為遠近聞名的拍胸舞表演藝術家,“黃欲國”三個字一度成為翔安拍胸舞的代名詞。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2007年,金柄村拍胸舞被廈門市政府公佈列入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同年黃欲國也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此後,翔安拍胸舞在他的帶動下影響力與日俱增,金柄村拍胸舞表演隊更是活躍於民間各類迎神賽會、婚喪喜慶活動中。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少了黃欲國的表演隊,雖然還是這個隊伍,但就像少了靈魂。”市非遺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黃老在世時曾培養過一些年輕人,但目前還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扛起金柄村拍胸舞的大旗。”

市非遺保護中心近來正在調研翔安拍胸舞的保護現狀。一個好消息是,黃老在世時曾向自己的孫子傳授過技藝精髓,這個少年跳起拍胸舞也頗有些爺爺的神韻,但要真正將他和整支團隊培植起來,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十幾年前

閩南皮影戲的獨家傳承人陳鄭煊離世

也為皮影戲的保護、傳承

留下了極大的空白和遺憾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一位位老去的非遺人不斷提醒著人們非遺保護與傳承的緊迫性,但這項工作的展開僅靠一群非遺保護工作者還遠遠不夠。

“要對非遺進行保護與傳承,一個必要前提是社會知曉率。”有業內人士指出,非遺項目要有人繼承、有人保護,首先得有關注者和愛好者。這些人,才是非遺活化的社會基礎。

這一點在世界級非遺項目南音上表現特別明顯。這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古樂在廈門一直有一批發燒友,多年來他們的關注和熱愛催促著廈門南音人不斷前行。

如今,南音不僅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會每週固定時間在中山公園與市民見面,全市範圍的南音比賽也已成功舉辦了二十年,在去年的廈門會晤上更是向世界展現了廈門南音的保護成果。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2018年翔安區南音大會唱現場(蘇華琦 攝)

讓更多人知道非遺、瞭解非遺、欣賞非遺、保護非遺,成為廈門在多年非遺保護工作中總結出的經驗。這也是近年市非遺保護中心不斷組織非遺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活動的初衷。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省級傳承人蘇燕蓉在戲迷見面會上傳授歌仔戲表演(蘇華琦 攝)

“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類普及活動帶來的益處,越來越多孩子開始對非遺感興趣,我們也從中看到了一些好苗子。”

非遺工作者們說,儘管步履蹣跚,但他們欣喜地看到非遺在廈門越來越受重視,也有越來越多社會力量加入了這場行動。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龍人古琴進校園系列活動(蘇華琦 攝)

宋江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逢重要節慶,宋江陣的愛好者們就化身水滸裡的108將,手舉刀槍棍棒、身著錦衣戰袍,招招式式展現武術魅力。

近年來,翔安區以內厝鎮宋江陣為試點,促成內厝宋江陣與一家工貿公司的合作,由區文聯牽頭,以企業、內厝鎮蓮塘村為依託,成立了翔安區宋江陣文化研究會,走文化資源與企業資本融合之路,對宋江陣文化進行了有效的保護與傳承。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非凡匠心 非遺薪傳”特別行動

即將推出!

中國農業銀行廈門市分行,一家植根於閩南鄉土、以“守住文化傳承與社會責任之根”為使命擔當的企業,一直在積極探訪和蒐集那些凝聚著閩南文化精髓和神韻的文化瑰寶,喚醒市民對於文化遺產的高度關注和自覺意識。

早在2014年,廈門農行就聯合廈門日報社,共同編印了《觀雲識天氣——閩南民間氣象諺語集》,將洋溢著質樸淳厚的閩南鄉土風味、傳承著閩南故土民俗文化之魂的朗朗上口的閩南諺語民謠,重新帶入廈門人民的視界。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和“堅定文化自信”為主線,廈門農行還將聯合廈門日報社推出“非凡匠心 非遺薪傳”特別行動,走進廈門非遺、傳播廈門非遺,帶領更多的人自覺弘揚閩南傳統文化,守護城市歷史文脈。

“國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1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這樣寫道。市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提供更多機會讓社會力量參與到非遺工作中。“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採取多種方式參與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工作”,也寫進了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廈門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辦法》。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南音傳承活動現場(蘇華琦 攝)

接下來,日報君要跟大家說一個新消息

為了細細盤點非遺“家底”,市級非遺名錄和傳承人申報將啟動!

我市定於下半年正式啟動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第五批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評審工作,同時對市、區兩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調整規範,以進一步豐富完善我市非遺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體系。

屆時,廈門非遺工作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對葉亞瑩而言,也許很快就能在官網上再錄入新的非遺項目及傳承人信息。雖然網上名單裡已沒有黃欲國等人的姓名,但他們為廈門非遺做出的點點滴滴都被記錄在檔案裡,永存於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核。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暱稱
微信號暱稱微信號
廈門日報xiamenribao廈門招考xiamenzhaokao
廈門晚報xmwb597城市捷報chengshijiebao
海西晨報
haixichenbao臺海雜誌taihaizazhi
廈門網xmnn-cn遇見婚戀網yujianw520
廈門人有這麼多寶貝,點進來留言就送你好禮!
厦门人有这么多宝贝,点进来留言就送你好礼!

更多資訊請猛戳閱讀原文下載廈門日報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