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尋常的開端,就有不尋常的成果,全部皆有定數之大清龍脈

《陽二宅全書·龍說》雲:“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古代“風水術”經常提到的“龍脈”到底是什麼哪?皇帝家的龍脈又如何哪?龍就是地理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尋龍首先應該先尋祖宗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必須瞭解來龍去脈,才能判斷因果吉凶。

有不尋常的開端,就有不尋常的成果,全部皆有定數之大清龍脈

公元1677年,在距長白山2400裡外的京師紫禁城,一位年僅24歲的滿族皇帝,向內大臣覺羅武默納、親隨侍衛首領耀色等四人下達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命令。讓他們遠赴祖宗發祥之地的長白山脈,在當地軍民的協助下驗看長白山,“以便酌量行禮” 。這位皇帝,正是同時面臨著三藩之亂陷入僵持、臺灣鄭氏家族對閩浙沿海騷擾不斷、黃河決口數十處亟待整治等等棘手問題的清聖祖康熙皇帝。

有不尋常的開端,就有不尋常的成果,全部皆有定數之大清龍脈

蘇子河畔,啟運山腳下的永陵是大清皇帝愛新覺羅氏族的祖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父親、祖父、曾祖等皇室族親的陵墓。當初這些陵墓是如何選址的哪?相傳:努爾哈赤祖先在長白山被其他部落打敗,於是,努爾哈赤的祖父揹著父親的屍骨,沿著長白山走下來,打算給自己的部落找一個落腳的地方,便在當地請來了一位能人(風水師),風水師來到在一樹前仔細地勘察了一番,發現此地形龍是西東走向,龍頭在西,龍尾在東,蜿蜒起伏,大小不等十二個龍脊(砂峰山頭),就告訴他“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後面的山是一條龍脈,對面一座照山叫煙囪山,還有一條蘇子河環繞,加上龍崗山的十二峰,預示著你家後世將有十二代皇帝坐天下,天意不可違,你就把屍骨葬在這裡吧。”努爾哈赤斷定好龍穴,才修建了現在的永陵。

有不尋常的開端,就有不尋常的成果,全部皆有定數之大清龍脈

在《盛京典制備考》中,可以找到清朝龍脈保護範圍的詳細記載以及龍脈保護地圖。為了保護龍脈不被侵犯和破壞,清王朝在關外專門修築了一條長達三千多里的著名的柳條邊牆。史料記載,柳條邊不像長城採取築牆的方式,而是挖壕溝。壕溝一般寬八尺、深八尺。從壕溝裡取出的泥土在溝邊再堆成高三尺的土堆,然後在土堆上每隔五尺栽三棵柳樹,柳樹和柳樹之間用繩連接,就形成了一道柳樹牆,史稱“柳條邊”。在柳條邊保護圈內,清廷派出重兵保護,禁止當地百姓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和生產。這一措施無疑使得遼寧一帶的社會發展陷於停滯,並導致了城敗地荒、人煙蕭疏的荒涼景象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