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陰道流血——拉響孕期危險警報

孕早期陰道流血——拉響孕期危險警報

孕早期的出血,少則僅為褐色分泌物,多則猶如正常來月經,有時還伴有下腹不適或疼痛,讓人十分擔心。網上的說法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查完常令人更加六神無主。

那麼,孕早期的出血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是不是都有危險呢?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產科主任薛秀珍教授為您解答,並教您如何應對。

一、胚胎種植出血

胚胎從輸卵管受精後會遊走至宮腔內,胚胎就像一粒種子種植在宮腔內膜這塊土地上,在尋求最佳種植部位的過程中可能觸及到子宮內膜的血管。這時可能會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這種情況下,無需擔心,陰道流血只是一過性的症狀。

二、生化妊娠

如果種植後種子沒有穩穩紮根在土壤中,就會出現臨床上的“生化妊娠”,即抽血可以查出血HCG,但超聲卻看不到孕囊,過幾天開始陰道出血,血HCG逐漸降低,一直降至正常,表現為一次延期的月經或是一次經量較多的月經改變,這是擦肩而過的母子緣分。

三、異位妊娠

如果種子沒有種植到“肥沃土壤”的宮腔內,而是種植到了“鹽鹼地”輸卵管或其他地方,就出現了宮外孕,在醫學上又叫做“異位妊娠”。這種情況是比較危險的,但是往往懷孕時間過早,又不能通過超聲觀察到,處理上就需要嚴密觀察。臨床上可以通過檢測血孕酮和血HCG初步判斷,重在動態觀察。如果確診是宮外孕,就得住院治療。

四、宮角/宮頸/剖宮產瘢痕妊娠

如果種子在土壤中種植了,也發了芽,但是“長歪了”,長在宮角或宮頸,甚至上次剖宮產的瘢痕上,那麼這種情況是很危急的,務必第一時間住院治療。

五、自然流產

如果種子長的不好,比正常發育的芽要小,往往提示胚胎髮育不良,在醫學上叫做“先兆流產”。如果這時給土壤施點肥,情況有可能扭轉。但是如果施了肥,植物仍然長的不好,自己蔫掉了,陰道流血逐漸增加,可能預示著“流產”;如果葉子都落到了土壤上了,陰道流血進一步增加,還出現了下腹部疼痛,排出爛肉樣組織,就是“不全流產”,會引起大出血;如果未趕到醫院,妊娠的組織就流出來了,務必保留至醫院讓醫生仔細檢查,因為這可能是“完全流產”。流產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是作為早孕陰道流血的婦女,一定要及時就診。

六、稽留流產

如果種子發育到一定階段停止了,在臨床上叫做“胚胎停止發育”或是“稽留流產”。這種情況,原則上是要及時終止妊娠的,但是好多婦女情感上不願接受,延長了觀察的時間。其實這種等待只能讓停止發育的胚胎更難清理,對子宮內膜影響更大。

七、葡萄胎

葡萄胎是一種良性絨毛膜疾病,因為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異常增生,末端絨毛轉變成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狀似葡萄,因而稱為“葡萄胎”。在懷孕初期會有不正常陰道出血、嚴重孕吐甚至心悸等症狀。

薛秀珍教授提醒,除了上述與妊娠密切相關的出血,早孕期的出血還有非妊娠的因素,多見於宮頸病變, 如宮頸息肉等。如不注意檢查排除,就會造成不必要的盲目保胎。對此孕前就要注意及時檢查處理,孕後在發生出血時要及早排除宮頸病變,不要因孕期不能婦科檢查的誤區而延誤診斷。(許文軍 謝雅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