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戰爭利器陌刀,後世不在出現,它是怎麼消亡的

陌刀功能多於眉尖刀掩月刀。 工藝上強於日本刀。至於宋朝進口日本刀,那不是因為工藝,而是因為宋朝自己偷工減料把武器搞的太差,無論什麼工藝,偷工減料到宋朝那“鐵刃不剛,筋膠不固”、“全不堪用”、“多脆狀,造之不精,且不適用”、“徒有其數,實皆濫惡” 、“苟簡滅裂,而不中用”的程度,也發揮不出來。(例如在工藝完全能生產高質量的產品的情況下,因為資本被人貪了一部分,而買不合格的原理,而把原有的工序減少一部分,導致生產出低質量的產品。)


唐朝戰爭利器陌刀,後世不在出現,它是怎麼消亡的

從南北朝到唐朝,鎧甲技術已經大發展,而且敵我雙方都有大規模重甲騎兵、重裝步兵。 而陌刀正是善於破甲的。元朝仍然流行重甲騎兵、重裝步兵。 唐、宋、元時期,軍隊都是 重甲騎兵、重裝步兵、輕騎兵、輕步兵 共同組成的軍隊。
唐朝戰爭利器陌刀,後世不在出現,它是怎麼消亡的

五代時期是由於軍閥混戰,軍械製造技術水平下降,各個割據勢力都傾向於裝備技術含量低、造價低廉而且可以快速生產的武器裝備,陌刀無法裝備。唐朝有錢養強大的精銳兵團,而宋朝不注重武力建設,而軍事投入較弱,不足以養得起強大的軍隊。宋朝重文輕武,武人再怎麼玩都沒出息。宋朝是反動軍閥建立的,為了防止人民奪取政權,極力收繳民間武器,不僅軍用武器不許民間持有,宋朝百姓家裡連菜刀都很少。
唐朝戰爭利器陌刀,後世不在出現,它是怎麼消亡的

中國有十八般兵器,是因為戰爭的演變,戰場的需要,和採取的護具盔甲有關。比如三國採用的槊,槍,之類的較多,是為了更好的破甲。而陌刀太過笨重,造價高昂。陌刀過重,需要身高體壯的人。故而在唐朝也只有安西有(西方血統的少民),唐朝時要找身高高的,體格壯的,因為陌刀近3米的長度!經濟基礎,體力和鑄造技術缺一不可陌刀是用來對付騎兵衝鋒的。要求穿重甲,拿大刀,對兵的身體素質,訓練水平,心理素質,戰鬥經驗都有很高的要求。屬於成建制的職業軍人。
唐朝戰爭利器陌刀,後世不在出現,它是怎麼消亡的

五代十國以後,不論財政,兵員素質都無法滿足了,後面沒有一個朝代具備這樣的條件。唐代陌刀工藝比較複雜,打造成本較高,中國的軍隊一般都是幾十萬級別,所以後期造價驚人,被淘汰是遲早的事。
唐朝戰爭利器陌刀,後世不在出現,它是怎麼消亡的

其次就是修補成本也高,一般越是精良的刀具,一旦損壞都不能修補。最後就是宋朝時期不那麼尚武,這類制刀制劍工藝就慢慢沒了市場。另外就是騎兵戰術也在逐漸變化發展,但了後來騎兵越來越重視騎射,圍著步兵射箭,等到步兵崩潰了,才衝過來收割。

所以,即便宋朝建立陌刀兵,也對付不了蒙古的騎射。反而是射程比騎兵弓箭更遠的弩更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